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异史氏曰,“后贤诗云:‘尽掘
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宁 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瞒也!然千馀年而朽骨不保,变诈亦复何益?呜呼,瞒之智,正瞒之愚耳!”
[3]
曹操:即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据《
三国志魏书》本传,死 葬
漳河旁“
西门豹祠西原上”。设七十二疑冢之说,见
陶宗仪《辍耕录·疑 冢》。后贤诗:此指宋人
俞应符诗。诗云:“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 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葬君尸。”见陶宗仪《辍耕录·疑冢》。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今
亳州市)。其生前被
刘协封为“魏公”,
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曰
姬发。二月丁卯,葬
高陵区”。
曹操之子
曹丕称帝后,追其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
曹操”。出土的刻铭石牌称“魏武王”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曹操称“魏武王”只有很短的时间,正是他下葬时的称谓。石牌不大可能铭称“魏公”或“魏王”,更不可能称“武皇帝”和“魏武帝”。
许昌市城外有一条河,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临近一处崖岸的地方,河水的颜色变成深黑色。盛夏天,有人从这里跳进河中洗澡,忽然像被刀斧斩过一样,尸体断为两截,浮出水面。后来又有一人也如此这般。人们深感惊奇。县令听说这件事后,派人截断河的上流,排尽余水,见崖岸下有一个深洞,洞中安装着一个转轮,轮上排列着锋利的刀刃。拆掉转轮,深入洞中,发现一块小石碑,碑上的字都是汉篆字,细细辨认,原来是曹操墓。于是打破棺材,散掉腐骨,将殉葬的金银财宝全部取了出来。
异史氏说:“后代的贤人作诗说:‘尽掘
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他那里知道
曹操的尸体是葬在七十二冢之外呢?曹操真不愧称为奸雄呀!然而千年以后,他的尸骨终究被挖掘抛弃,奸诈又有什么用?唉呀,曹操的聪明,也正是曹操的愚蠢呀!”
蒲松龄(1640-1715),
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
淄博市)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原是一个读书人,因在科举上不得志,便弃儒经商,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财产。等到蒲松龄成年时,家境早已衰落,生活十分贫困。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
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