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休·卡茨
伊莱休·卡茨
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生于1926年,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
基本介绍
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一生却致力于传播学的研究,并为传播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卡茨先后任职于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和耶路撒冷大学,并与不同学科——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和传播学——的众多学者合作。他的研究曾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色列国家艺术发展委员会的资助。自1992年起,他受聘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董讲座教授,同时兼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及应用社会研究所所长(现已从该大学退休),目前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博格传播学院(the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Upenn, USA) 。
学术活动
卡茨是参与早期哥伦比亚传播研究而至今仍活跃于学术第一线的唯一学者,作为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的同事。他的学术活动跨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整合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概论的取向,纵贯微观(如个人态度和选择的形成)和宏观(如文化的变迁)的分析层次,他的活动领域包括欧、亚、美三大洲的众多国家。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凸显了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特征,而且反映了传播学研究应有的全球视野。基于他的学术成就,卡茨曾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加拿大麦克鲁汉奖、德国博达(Burda)媒介研究奖,根特蒙特利尔巴黎、海法等大学的荣誉学位,并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
卡茨的学术活动跨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整合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概论的取向,他的活动领域包括亚、欧、美三大洲的众多国家。他的学术成就凸显了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特点,也反映了传播学研究应有的全球视野。
1955年,他与导师保罗·拉扎斯费尔德合著了《人际间的影响》(Personal Influence,1955)。这是凯茨的第一本学术著作,现已成为传播研究的经典之一。沿着该著作所呈现的路线,他继续探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在不同领域的互动,包括早期典著名社会学家詹姆士·柯尔曼(James Coleman)等合作,探讨创新的扩散,以及最近以法国社会心理学家伽毕瑞尔·塔德(Gabriel Tarde)关于媒介、交谈、舆论和行动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公共领域的构成。他的学术研究还拓展到其他领域。
在1960和1970年代,他接受以色列政府邀请,在以色列从事引入电视广播的规划和研究,并在此后受英国曼贾斯特大学邀请,展开第三世界国家引入广播和英国广播公司广播接收与效果的研究。与此同时,他还探讨了从传播效果到传媒使用的理论转向。其后,他的研究更深入到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媒介事件与文化构成和再现之间的关系、媒介文本的跨文化解读,以及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等领域。
卡茨的跨学科研究策略,对传播学领域的一系列相关连的不足进行了研究。例如,个人、群体和媒介机构之间的关系,媒介效果和媒介帝国主义等等。他综合了多种研究策略,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研究了媒介过程,他和其他学者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策略来研究受众,在《人际间的影响》一书中,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测量学的策略体现尤甚。
卡茨对传播学和人文学的关系也表现出极大地兴趣,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意义的输出》一书,在该书中,卡茨与其合作者采用传播学和语义学相结合的研究策略,表明传播学中的所谓行政学派和批判学派是有结合的可能的。但是对卡茨其人,我们国内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甚至可以说很匮乏。
卡茨对于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即,他的主要传播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际关系思想;第二,意见领袖的观点;第三,对受众的研究。
主要著作
《大众传播的使用》(The Uses of 质量 Communications,1974)
《休闲的世俗化》(The Secularization of Leisure,,1976)
《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Mass Media and Social Change, 1980)
《媒介事件》(Media Event,1992)
《意义的输出》(The Export of Meaning,1990)
《媒介研究的莫基文献》(Canonic Texts in Media Research)等。
主要研究
卡茨的传播效果研究
伊莱休·卡茨(E·Katz)在1977年首次对过去42年的传播效果研究进行观照扫描、归纳比较,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理论:
(1)昙花一现期(1935一1955)媒介映像是“媒介万能”,但具体研究很快钻进死胡同,走向没落。
(2)苦闷焦虑期(1956一1960),此时的媒介映像是“效果有限”,人们失望地发现传播媒介极难改变一般人的态度或行为,普遍陷入苦闷焦虑的精神状态,思考媒介是否值得研究和本身要不要另谋职业。
(3)凤凰涅期(1960一1977),此时的媒介映像是“效果相当强”,人们看到传播媒介在反越南战争、妇女解放运动、青年暴动、水门事件等一系列社会动荡中的突出作用,加之麦克鲁汉在其著作中对传播科技作用的鼓吹,学者们重新恢复信心,展开更大范围的研究。
使用满足理论
卡茨从6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在关注受众对于传媒“使用与满足”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论为“逃避”而使用大众媒介:一个概念的澄清》(1962年)、《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等论文,并与J·G·布鲁姆勒主编了《大众传播的使用》(1974年)一书。其中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1974年,卡茨、布拉姆勒、格里维奇的经典论文《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总结了当时使用与满足领域所做的研究,他们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的是:“(1)需求的社会和心理起源;(2)人们的需要;(3)需求产生的期望;(4)期望指向的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来源:(5)这些来源引向对不同形式媒介的接触(或参与其他活动);(6)由接触造成需要的满足;(7)与满足同时产生的其他后果,也许大多是无意获得的结果。”
同时他总结出了使用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
(1)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2)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两个条件:a 接触媒介的可能性;b 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3)受众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内容开始使用。
(4)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
(5)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学术活动
主要著作
主要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