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宿舍
1983年史蜀君执导的电影
《女大学生宿舍》(Girl Students' Dormitory)是史蜀君执导的青春校园片,由罗燕主演,徐娅陈鸿梅、李霞等参演,于1983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改编自喻杉的短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东南大学中文系205号女生宿舍中,五个一年级女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但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发生了一系列争执和误会后,最终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故事。
该片于1984年获得中国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奖优秀故事奖的二等奖。同年,该片的导演史蜀君也因此片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剧情简介
20世纪80年代初,东南大学中文系205号女生宿舍迎来了五个新生姑娘。匡亚兰(罗燕 饰)坚强独立,不愿成为养母的负担,靠打零工勉强读完高中。辛甘(徐娅 饰)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受到父母宠爱,性格任性。宋歌(陈鸿梅 饰)是班干部,尊师守纪,热爱劳动,但内心缺乏对同志的信任和热情。夏雨(江一萍 饰)胆小而单纯,具有诗人的气质。来自农村的骆雪梅(李霞 饰)性格温和善良。
第一天见面时,同母异父的姐妹辛甘和匡亚兰因为争上下铺而发生争执。宋歌悄悄告诉了老师,但当老师来到时,辛甘和匡亚兰却突然和好了,大家对此对宋歌的行为表示不满。
在评定助学金和困难补助会上,大家发现匡亚兰是个孤儿,便一致同意给她甲等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费。这反而使匡亚兰陷入痛苦的回忆中:在昔日的政治风暴中,母亲(朱玉雯 饰)揭发了父亲,抛弃了他们父女俩改嫁他人。她10岁时,父亲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她决心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山的女儿》。
在学校的讨论会上,辛甘被化学系男生兰为(王伟平 饰)的发言所吸引,并爱上了他。但当她了解到兰为在插队时已有了女友,便克服了失恋的痛苦,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中。由于宋歌的片面汇报,匡亚兰的助学金被降级,她不得不到码头干活维持生活,同学们愤愤不平地跑到校长那里告状。在学校的晚会上,匡亚兰意外遇到了她的母亲——辛甘的妈妈。母亲流着泪请她原谅,但匡亚兰无法忘记父亲和自己所受的痛苦,拒绝了母亲给的300元钱。在第二次助学金讨论会上,由于这300元钱,同学们对匡亚兰产生了误解。匡亚兰不得已道出了自己最不愿提起的往事,哭着离去。大家明白了小说《山的女儿》写的就是匡亚兰自己,都被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倔强性格所打动。在江边码头上,同学们找到了正在搬砖的匡亚兰。
一个学期过去了,205宿舍的五个姑娘最终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影片制作
前期准备
剧本改编
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原本计划由宋崇执导,但因他被调去拍摄一部关于老干部的重要电影,上影厂领导决定将执导任务交给了没有独立执导经验的女导演史蜀君。虽然并非主动选择,但史蜀君对大学生生活这一全新题材充满了创作热情。
电影的初版剧本是由小说作者喻杉和一个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老编剧合写的,本来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初稿的剧本因果关系明确,戏剧性强,史蜀君认为其缺乏生活气息。为此,她走访了多所大学征求意见,并将剧本带到北京,请北京大学学生们提出建议。然而,反馈并不理想。于是,她来到武汉大学住了一两个月,与大学生们和文学老师讨论交流,并多次在女生宿舍过夜,观察大学生们的生活和思想。
根据所见所闻,史蜀君重写了80%的情节,将原本锁链式结构的剧本改为板块式,尝试散文诗的电影形式。她削弱了原剧本中关于文革“伤痕”的部分,着重展示五个不同性格的女大学生的生活片段,反映她们的追求与探索,欢乐与苦恼,以及她们之间的矛盾、友情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她的改编得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徐桑楚的支持。
演员选择
《女大学生宿舍》的女主角罗燕是由史蜀君的丈夫推荐的。罗燕当时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三年级的学生,上大学前曾在纺织厂做过女工,因此比同年级的同学年龄稍大,经历也更多。史蜀君与罗燕谈话后,看着她离开时的背影,感到那背影充满了忧郁,于是决定让罗燕来扮演匡亚兰。
辛甘的扮演者徐娅是史蜀君偶然发现的。史蜀君在电视上看到徐娅演的一个角色从双层床上跳下来,觉得她的节奏感很好,并且有一种什么都不在乎的感觉,于是她仅用了一秒钟就决定由徐娅来扮演辛甘。
服饰准备
《女大学生宿舍》中人物的校服是按照上海交通大学的校服制作的,演员们穿上很有大学生的状态,很靓丽,该想法由该片的道具组提出。
拍摄过程
为了追求真实感,电影《女大学生宿舍》的所有拍摄地点都选择在大学校园内进行,群众演员也全都是真正的大学生。外景和实景主要在武汉大学进行拍摄,将东南大学宿舍设定在武大的老斋舍。开学迎新的场景则在浙江大学校园内拍摄,而元旦晚会的场景则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大厅取景。在拍摄中,导演还有意识地采用偷拍、抢拍,常把大特写镜头留给片中不知名的群众演员。
尽管片中元旦晚会的场景设定在冬天,实际的拍摄时间却是在七月,现场的五千瓦大灯高照,使得气温极高。演员们穿着毛衣,在灯光下大汗淋漓,甚至导致照明师的手都烤出了泡。
制片公司
《女大学生宿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其制片主任为柴益新。
影片原声
上映信息
1983年,《女大学生宿舍》在中国大陆正式上映。
荣誉奖项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相关评价
正面评价
《女大学生宿舍》的编导在再创造上取得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紧紧掌握了这个窗口,沿着原作的轨迹前进,保留了原作的优点,又做了大量的加工,大其在表现八十年代这一特定的时代环境与人物风貌方面,补充得更多。象“野餐”中女孩子们议论的民意测验题目——“ 玛丽·居里和贤妻良母你选择哪一个 ”,高年级男生讨论会中讨论的 “ 大学生在社会上的位置” ,学生们对 “ 文学欣赏 ”课的评论,以及后来毕教授在教学改革中提到的 “ 东西方文学的比较” … …等都是颇典型的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的内容 , 展现了今日大学生的思想活跃、信息灵通和勤奋学习的特点。(《电影新作》评)
影片《女大学生宿舍》,以其新颖的题材,清新委婉的笔调,和富于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电影评介》评)
反面评价
影片没有反映出大学里生活的本质方面,反拣得一些皮毛点缀,由此构成的一些重要细节,又是随意夸张,既显得不严肃,又颇肤浅。(《电影评介》评)
《女大学生宿舍》将镜头对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天地,这在传达时代信息、掘示思想内蕴方面, 本来是大有作为的。当代大学生干分幸运地赶上了社会变革的大好时光。对于新时代中纷纷露头的各种新的价值观念、信用观念、法制观念、时空观念、审美观念等最敏感、最少保守思想、因而也往往最具赞同态度,但是,从银幕效果看,《女大学生宿舍》却没有成功地形成这方面的特色。相反,在一些镜头采取和展现上,却暴露了创作者的某些僵滞和狭窄以及现代化意识的淡薄。这只消分析一下"买书"一场就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下巴顶着一大摞新书的大学生从书摊前拥挤不堪的人群里走出来。镜头接着就转向他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汗衫背上有好多破洞、影片不惜用大特写去突出其间的对比意义,但是,这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比较一般,没有《人到中年》中的类似描写那样感人;而且在思想意义上,深看起来很成问题。(《中国电影年鉴1985》评)
参考资料
女大学生宿舍 (豆瓣).豆瓣电影.2020-08-19
女大学生宿舍.优酷.2024-07-17
女大学生宿舍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4-07-17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影片制作
前期准备
剧本改编
演员选择
服饰准备
拍摄过程
制片公司
影片原声
上映信息
荣誉奖项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相关评价
正面评价
反面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