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瑜
昆剧表演艺术家
汪世瑜,男,汉族,1941年出生,太仓市人,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生平
汪世瑜,昆剧演员。江苏太仓人。1955年入浙江昆剧团。历任浙江昆剧团演员、副团长。1985年获第二届戏剧梅花奖。长于扇子功和手指技巧的运用。擅演剧目有《风筝误》《墙头马上》《西园记》等。
2022年1月15日,担任艺术指导的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相约北京遇见江南”苏州市文化艺术展示周精品剧目,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上演。
2023年2月14日,执导的越剧《狮吼记》在福州芳华剧院首演。4月21日至23日,担任艺术指导的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在天津中华剧院上演。
获得奖项
2002年参加全国昆曲展演,被文化部表彰为“有显著成就”的艺术家。现为浙江昆剧团名誉团长。
2020年12月25日,获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授予的“百名优秀戏曲专业专兼职教师”的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2日,拟入选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合格等次人员公示名单。
2022年5月,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合格等次人员公示名单。
艺术特色
汪世瑜扮相清秀俊美,嗓音甜润,身段潇洒,颇具名家风范。他擅演风流俊爽之才子书生,表演上不拘泥于程式,注重以情出戏,以情感人,声情并茂,深受观众和行家推崇。
个人轶事
67岁的汪世瑜已经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每一年参加全国“两会”,他总不忘为保护昆曲艺术而疾呼。“每年我都会提两三件关于昆曲的提案或建议。作为一名来自文艺界别的委员,我有义务和责任为保护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说起心爱的昆艺术,这位老艺术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我第一次担任政协委员的时候,提的第一件提案就是‘救救昆曲’。那时,很多地方的昆曲院团都面临生存的困境。”自2001年昆曲被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国家对昆曲艺术的保护和振兴工作十分重视,加强指导,制定规划,拨出了专项经费,举办了一系列宣传和展演活动,扩大了昆曲的影响,昆曲院团面临的困境也有所改善。汪世瑜风趣地说:“现在昆曲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存危机暂时解除了,但艺术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传承,最重要的是下一代的继承与发扬。所以,2008年我要再次建议把昆曲艺术列入高等学校素质教育课程。”汪世瑜高兴地说,我省不仅经济走在全国前列,文化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我省正在建设文化大省,“八大工程”中专门指出要实施文化保护工程,这为我们保护好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演绎牡丹亭
由这位老艺术家任总导演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这几年在全国各地许多高校巡演,深受年轻大学生的喜爱,激起很多高校学子对昆曲的兴趣,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提这个提案的信心。“这说明我们的下一代并不排斥传统艺术,关键是我们要引导他们去欣赏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传统戏曲也能在年轻人中唱响。”
艺术传承
越剧演员徐铭胆子一向很大,2012参与投资自己主演的越剧《一缕麻》,并赚了钱。昨天,徐铭又跨行拜昆曲名家汪世瑜为师。中国几乎所有剧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昆剧的滋养,所以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越剧人则亲切地称呼昆曲为奶娘,因此,徐铭跨行拜师,得到了她的老师、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的支持。
“这下奶娘变成了亲娘,一定会好好学。”徐铭在拜师仪式上,一跪一叩。
实际上,在此之前,汪世瑜有三个弟子:陶铁斧周志清俞玖林。“三个都是男弟子,两个昆曲演员,一个婺剧演员,这次来了个越剧演员,还是个女弟子。”汪世瑜说,他曾给弟子俞玖林定了一种魔鬼训练。每次形体训练要开肩,胸前的软骨吱吱响,一年下来,俞玖林脱胎换骨,气质就这么出来了。也因此,俞玖林挑起了青春版《牡丹亭》男主角的担子。
徐铭走的路子不一样,教她昆曲,是让她更好地演越剧,这是她的饭碗。拜师后,汪世瑜将教徐铭昆曲表演,让她了解不是在演一个行当,而是学会表现人物。他的设想是把徐铭打造成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小生,这和《一缕麻》中的“呆大”完全不一样。“如果不行,那就换条戏路,是金子总会发光。”汪世瑜信心十足。
著名导演杨小青见证了整个拜师过程。对越剧演员的跨行拜师,她特别推崇:“现在很多演员都忘本了,连最基本的表演样式都忘得一干二净,希望有更多的演员去学学昆曲。”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获得奖项
艺术特色
个人轶事
演绎牡丹亭
艺术传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