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异丙胺
用作农药除草剂等的化学物质
健康危害:药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蒸气可引起肺水肿。蒸气对眼有刺激性;液体可引起眼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虚弱和虚脱。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简介
管制信息:本品不受管制
中文名称:二异丙胺
英文别名:Diisopropylamine,N-(1-Methylethyl)-2-propanamine,DIPA
CAS号:108-18-9
储存: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带氨臭的挥发性液体,无色液体。有氨的气味。易挥发。呈强碱性。溶于水、乙醇和大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d22)0.722。沸点84℃。凝固点-96.3℃。折光率(n20D)1.3924。闪点(开杯)-6℃。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770mg/kg。有腐蚀性。
物理参数
密度:0.7178g/ml(20°C)
沸点:83-84°C
色泽(APHA):小于10
闪点:-7°C
蒸汽压:6.67kPa/20℃
熔 点: -61℃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稳定
安全术语
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远离火源。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H₂O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S45In case of 意外事故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20/22Harmful by inhalatio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及吞食有害。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伤。
危险标记
3类危险品
主要用途
用作橡胶促进剂、医药中间体农药除草剂表面活性剂等。用于生产染料、矿物浮选剂、乳化剂以及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
环境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770mg/kg(大鼠经口);LC5048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97ppm×7小时×5天,1/2死亡;大鼠吸入261ppm×7小时×2~20日,4/5死亡。
刺激性:750µg,重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肠道沙门氏菌1µg/皿。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样品用装有硫酸溶液的撞击式取样管收集,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或者用比色法测定
5.环境标准:
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 0.5mg/L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0.38ppm
应急处理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松软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或高温装置除去。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 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松软土。用水灭火无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物理参数
安全术语
风险术语
危险标记
主要用途
环境影响
环境行为
应急处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