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 enterica),又称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是革兰氏阴性菌,有鞭毛,
沙门氏菌属的一员。伤寒杆菌是引起伤寒病的
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有很强的传染力。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高烧、腹痛、严重
腹泻、头痛和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俗称“
伤寒”。肠道出血或穿孔是伤寒杆菌最严重的并发症。此外,伤寒杆菌还是微生物
遗传学发展的重要细菌。
中医学定义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素问·热论》说:“今夫
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
《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
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
病,有
温病。”其“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
有关伤寒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问》。继后,《
难经》明确指出,
伤寒的涵义有广有狭,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以及中风(感受
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中风)、温病、热病、湿温等疾病,即以伤寒名称兼风、湿、热等病邪所致的多种外感疾病。汉代
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六经证治为纲要,撰写了《
伤寒论》一书,使
中医学理法方药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奠定了
辨证论治的基础,无论对外感热病和其他系统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内因。广义伤寒各种疾病的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之邪;狭义
伤寒由冬令感受风寒所致。伤寒发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素体虚弱,或劳倦饥饿,起居失常,寒温不适,房事不节,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病理病因
伤寒杆菌属
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满布鞭毛,运动活泼,在含有胆汁的
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因胆汁中的
类脂及
色氨酸可作为伤寒杆菌的营养成分。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传染源
伤寒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和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饮水和食物,经口感染。
苍蝇在本病的传播上起媒介作用。
病理病变
伤寒是主要累及全身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感染性疾病,病变突出表现在肠道
淋巴组织,
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和
骨髓等处。此外,由于败血症的存在,在病菌及其释放的
内毒素作用下,全身许多器官也可受累。
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属急性增生性炎症,主要是巨噬细胞的增生。其吞噬能力十分活跃,胞浆中常吞噬有伤寒杆菌、受损的
淋巴细胞、红细胞及坏死细胞碎屑,在病理诊断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故常称这种细胞为伤寒细胞。伤寒
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图18-19)。革兰染色可见伤寒细胞胞浆内含有被吞噬的伤寒杆菌。伤寒杆菌引起的炎性反应的特点是病灶内无中性粒细胞渗出。
肠道病变
以回肠下段的集合和孤立
淋巴小结的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按病变自然发展过程可以下四期,每期约1周。
(1)髓样
肿胀期:在起病的第一周,回肠下段淋巴组织明显肿胀,凸出于粘膜表面,色灰红,质软。其中以集合淋巴小结肿胀最为突出,表面形似
脑回样隆起(图18-20)。肠粘膜有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等变化。
(2)坏死期:从发病的第二周开始进入坏死期,肿胀的淋巴组织在中心部发生多数灶性坏死,并逐步融合扩大,累及粘膜表层。坏死组织失去正常光泽,色灰白或被胆汁染成黄绿色。
(3)
溃疡期:一般发生于发病后第三周。由于坏死组织逐渐崩解脱落、形成溃疡。溃疡边缘稍隆起,底部高低不平。(图18-21)溃疡一般深及粘膜下层,坏死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及
浆膜层,甚至穿孔,如侵及小动脉,可引起严重出血。
(4)愈合期:相当于发病后的第四周。溃疡面坏死组织已完全脱落干净,并长出肉芽组织将溃疡填平,然后由溃疡边缘的上皮再生复盖而告愈合。
由于上述肠道病变,临床上每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腹胀、便秘或
腹泻及右下腹轻压痛。粪便细菌培养在
病程第二周起阳性率逐渐增高,在第3~5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5%。
由于临床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如
氯霉素,以上四期的病变极不典型。
(1)肠系膜淋巴结:回肠下段附近的肠系膜淋巴结常显着肿大,充满大量吞噬活跃的巨噬细胞,也可有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形成。
(2)脾:中度肿大,约为正常的2~3倍,包膜紧张。
切面呈混浊的
栗色,质甚软,有时如果酱样,并可用刀背刮下,脾小体不清楚。镜下见巨噬细胞弥漫性增生,并可有
伤寒肉芽肿和灶性坏死形成。临床上在发病后第六天左右可触及肿大的脾,质软并具压痛。
(3)肝:肝肿大,质软。
肝细胞呈高度浊肿,并有散在、边界较清的伤寒肉芽肿形成,肝窦扩张充血,汇管区可见
单核细胞和
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也可因细菌毒素的直接作用或伤寒小结压迫引起的缺血而发生灶性坏死。
(4)
骨髓:也有巨噬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和灶状坏死形成。由于骨髓中的巨噬细胞摄取病菌较多,存在时间较长,故骨髓培养阳性率可高达90%,较血培养为高。
其他脏器的病变
(1)
胆囊:虽然伤寒杆菌易在胆汁中大量繁殖,但数患者胆囊无明显病变或仅有轻度炎症。值得注意的是,病人临床痊愈后,细菌仍可在胆汁中生存,并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在一定时期内仍是带菌者,有的患者甚至可成为慢性带菌者或终身带菌者。
(2)心肌:心肌纤维有较重的混浊
肿胀。重症患者可出现中毒性
心肌炎。毒素对心肌的影响或毒素导致的
迷走神经应激性增高,或许是临床上出现特征性重脉或相对缓脉的原因。
(3)肾:肾曲管上皮可发生混浊肿胀,以往认为临床上出现的蛋白尿与此有关。但近年来通过肾活检免疫
荧光检查,发现肾小球
毛细血管壁可有
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C3)沉着,并查见Vi抗原,因此考虑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但这种肾的病变可迅速消退。尿培养早期多为阴性,
病程第3~4周的阳性率约为25%。
(4)皮肤:部分患者在病程第7~13天,皮肤出现淡红色小
斑丘疹,称玫瑰疹,以胸、腹及背部为多,一般在2~4天内消失。在
皮疹中可查见伤寒杆菌。
(5)肌肉:膈肌、
腹直肌和股内收肌常发生凝固性坏死(亦称蜡样
变性)。临床出现肌痛和皮肤知觉过敏。
并发症况
1.肠出血和
肠穿孔均多发生于
溃疡期。肠出血严重者可引起
失血性休克。肠穿孔是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穿孔多为一个,有时也可多个,且发生在
肠胀气和
腹泻的情况下,穿孔后常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5%。
2.
支气管肺炎以小儿患者并发为多,常因抵抗力下降,继发肺炎球菌或其他
呼吸道细菌感染所致,极少数病例也可由伤寒杆菌直接引起。
3.其他伤寒杆菌可借血道感染其他器官,如
骨髓、脑膜、肾(肾实质及肾盂),关节,但皆少见。
胆囊的感染常见且重要,因胆囊炎若成慢性,将长期排出
伤寒菌作为本病的传染源。
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一般经过4~5周就可痊愈,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败血症、肠出血和
肠穿孔是本病重要的死亡原因。自从使用抗生素治疗伤寒以来,
病程显着缩短,临床症状也大为减轻,典型的伤寒肠道各期的病变及全身病变已属少见,但复发率却有一定的增加。
治疗方法
治疗伤寒应掌握
辨证论治原则。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三阳病多属表证、
热证、实证,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多属里
虚寒证,治法应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病的诊治较为复杂,倘若误治,可致变证迭现。如
太阳病虽有表邪,但不能发汗太过,否则津液耗伤,甚则汗多亡阳;太阳病表邪未解,不可误行攻下,否则可成痞证或
结胸;
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阳明病肠胃燥热,故禁发汗及利小便,以免重伤津液;阳明邪热在经,尚未与燥屎相合,不可过早攻下;
少阴病阴阳皆虚,不可误汗、误下等等。
知识
简介
副伤寒(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副
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
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尚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副伤寒的
病原体有3种,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及副伤寒丙杆菌。各种副伤寒杆菌均有“O”和“H”抗原,在自然条件下,副伤寒杆菌一般只能感染人类,仅偶尔感染动物。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传播方式与伤寒大致相同,但以食物传播较为常见,因副伤寒杆菌可在食物中较长时间存在。
我国
副伤寒的发病率较伤寒为低。成年人中以副伤寒甲为多,儿童易患副伤寒乙,但可因地区、年代等而不同。
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副
伤寒甲、乙的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大致与伤寒相同,副伤寒丙的肠道病变较轻,肠壁可无
溃疡形成,但体内其它脏器常有局限性化脓病变,可见于关节、
软骨、
胸膜、
心包等处。
临床表现
副伤寒的潜伏期较伤寒短,一般为8~10天,有时可短至3~6天。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类似,但副伤寒丙的症状较特殊。
(一)
副伤寒甲、乙起病徐缓,但骤起者不少见,尤以副伤寒乙为多。开始时可先有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呕吐、
腹泻等,约2~3天后症状减轻,继而体温升高,
伤寒样症状出现。发热常于3~4天内达高峰,波动较大,极少稽留。热程较伤寒短,毒血症状较轻,但肠道症状则较显着。
皮疹出现较早,且数量多,直径大。复发与再燃多见,而肠出血、
肠穿孔少见。
(二)副伤寒丙临床症状复杂,常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伤寒型症状与副伤寒甲、乙大致相似,但较易出现肝功异常。
2.胃肠炎型以胃肠炎症状为主,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病程短。
3.脓毒血症型常见于体弱儿童和慢性消耗疾病患者。发病急、寒战、高热、热型不规型,热程1~3周不等。常有皮疹、肝脾肿大、并可出现
黄疸。半数以上病人可出现
胸膜炎、
脓胸、关节及骨的局限性脓肿、
脑膜炎、
心包炎、
心内膜炎、肾盂炎等迁徙性化脓性并发症,此类并发症极顽固,治疗期长且困难。
副伤寒甲、乙、丙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与伤寒大致相同。对并发化脓性病灶者,一旦脓肿形成,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
存活
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力强,耐低温,水中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维持1~2个月,冰冻环境可维持数月,但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60℃15分钟或煮沸后即可杀灭,对一般
化学消毒剂敏感,消毒饮水余氯0.2~0.4mg/L时迅速死亡。
抗原
伤寒杆菌有三种抗原,称为O抗原、Vi抗原及H抗原。
O抗原:体抗原D群;
H抗原:鞭毛抗原。
引发疾病
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造成之伤寒病,常称“
伤寒”(typhoidfever),其症状包括高烧,可达39°至40°C(103°至104°F);其他症状有腹痛、严重
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rosespot)等。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染力很高。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
内毒素,是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随污染的饮水或食物进入
消化道后,穿过
小肠粘膜上皮
细胞侵入肠壁的
淋巴组织,特别是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并沿淋巴管至
肠系膜淋巴结。在些淋巴组织内,伤寒杆菌一方面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另一方面经
胸导管进入血液,引起
菌血症。血液中的病菌很快被全身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如肝、脾,
骨髓和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并进一步在其中大量繁殖。在这一段时间内,虽然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反应,但临床上无明显症状,称为潜伏期,一般10天左右。
此后,在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的病菌及其释放的
内毒素再次大量进入血液,并随之散布至全身各脏器和皮肤等处,引起败血症和毒血症,呈现全身中毒性症状和病理改变。病变主要发生于回肠末段,其肠壁的
淋巴组织出现明显的增生
肿胀,此时相当于疾病的第一周,血培养常为阳性。随着
病程的发展,在发病后的第2~3周,伤寒杆菌在
胆囊内繁殖到一定数量,大量病菌随胆汁再度进入
小肠,又可穿过肠粘膜再次侵入肠道淋巴组织,使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导致坏死、脱落和
溃疡形成。伤寒杆菌随同脱落的坏死组织和粪便排出体外,故此段时间粪便培养易获阳性结果。与此同时,人体的免疫力逐渐增加,血中的抗体不断上升,肥达反应在病程第二周以后多数出现阳性。但近年来有研究证明血中抗体
滴度的高低与患者对伤寨杆菌的抵抗力无关,而系
细胞免疫在对抗病菌上起主要作用。即在致敏T细胞所产生的某些
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灭菌功能。在
病程的第四周,随着免疫力的增强,血液和器官内的细菌逐渐消失,中毒症状减轻、消失,病变随之愈合而告痊愈。
预防
1.患病时首先要隔离,注意休息,严格卧床,排泄物应彻底消毒。
2.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情况及大便
性状的变化。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和皮肤卫生。
3.高热时可用冰敷、
乙醇等
物理降温方式,不应用大量退热药,以免虚脱。
4.患者在体温正常的15天后,或5天做粪便培养一次,连续两次阴性,可以解除隔离。
5.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都需要消毒处理。带菌者应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6.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的习惯。
治疗
病原治疗:选用适当抗菌素。
(1)对非耐药菌株感染、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
氯霉素,复方新诺明、丁胺
卡那霉素、氨青霉素、酸和其他辅助药物。
(2)对耐药菌株感染、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啶酸或氟秦酸、头孢三秦、头孢他定和其他辅助药物。
(3)对妊娠合并
伤寒,小儿伤寒,血象低,肝、肾功能不良者,可选用:氨辩
苄青霉素、头孢三秦、头孢他定和其他辅助药物。
(4)对伤寒并发肠出血或
肠穿孔者,应联用抗生素,加强对症支援等综合治疗。
(5)对慢性带菌者:应选用有效抗菌药联用,药量足、疗程长,有并存症者应用特需药物进行治疗。
生物学性状
伤寒杆菌属沙门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短粗杆状,体周身满布鞭毛,运动活泼 ,在含有胆汁的
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因胆汁中的
类脂及
色氨酸可作为伤寒杆菌的营养成分。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由于O及H抗原的
反应原性较强,故可用于
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以测定血清中的O及H抗体的效价来辅助临床诊断。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
内毒素,是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利用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鞭毛素基因用PCR方法扩增进行分子杂交,可以检出3~300活菌
细胞,达到敏感和特异的效果。
基本形态
大小( 0.6~1.0μm)x(2~3μm),无
芽孢,一般有鞭毛,无
荚膜,多数有菌毛,
革兰氏阴性杆菌 。
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
兼性厌氧菌,在普通
琼脂平板上形成中等大小、半透明的S型
菌落。在肠道杆菌选择性
培养基上形成无色菌落 。
不发酵乳糖和
蔗糖,不产生
吲哚,不分解
尿素,VP试验阴性,大多产生
硫化氢。发酵葡萄糖、
麦芽糖和
甘露醇,除伤寒杆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
沙门氏菌属均产酸产气 。
流行病学
1907年,厨师
玛丽·梅伦造成伤寒玛莉事件,可说是医学史上有名的案例。一个赖特未能预料到的问题是“伤寒玛莉”。玛莉这位妇女是位厨师,她所到之处都引发了
伤寒的蔓延,尽管她本人并未患病,但却把所携带的病菌传染给了吃她食物的人。当最终被证实为传播病菌的人后,她被扣留并终生隔离。
19世纪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因伤寒而死亡的士兵是因战伤而死亡的10倍 。到了1898年,尽管这种疾病在当时仍然无法治愈,赖特却研制出了伤寒疫苗。在次年爆发的
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士兵死于伤寒者仍然要5倍于因战伤而死亡者。然而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得到了采用。数百万的士兵因战壕内恶劣的条件而死亡,但死于
伤寒的只有100人 。
伤寒常见的传染源为遭病菌污染的水源,或者是被伤寒病人或带菌者接触过的食物。如今,伤寒可用抗生素治愈 。
检测方法
细菌培养和
血清学反应是诊断伤寒杆菌的传统方法,但敏感性低且费时。近年来出现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和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且操作简单、快速 。
流行特点
病人和带菌者是伤寒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和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饮水和食物,经口感染。
苍蝇在本病的传播上起媒介作用。病人从潜伏期就能通过粪便排菌,病后2~4周排菌最多。有的甚至排菌超过3个月 。
伤寒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本病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水源的污染。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流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主。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少见。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以
热带、
亚热带地区多见 。
预防
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隔离并治疗患者和带菌者,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止,或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2次(每周1次)阴性方可出院。对带菌者应彻底治疗。连续大便培养4次阴性可恢复与食品、儿童有关的工作。②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
苍蝇),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③保护易感人群:流行区内的易感人群可接种
伤寒菌苗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