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而不能排出,多表现为腹部膨隆,叩之呈鼓音,有痉挛性疼痛,当胀气压迫膈肌时,可出现气急和
呼吸困难。患者有胀气感,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腹胀、腹痛等症状。
病因
总述
肠胀气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腹部手术,也可见于
腹膜疾病、
心血管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等,在进食过多产气食物或吞入大量空气后也可导致肠胀气。
症状起因
1、胃肠疾病
胃炎、急性胃扩张、胃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结核、肠梗阻等。
2、肝、胆、胰腺疾病
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
3、腹膜疾病
结核性腹膜炎、腹膜癌等。
4、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肠系膜血管栓塞、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
5、急性感染性疾病
6、其他疾病
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低钾血症、
脊髓病变、药物反应、结缔组织病、黏液性水肿、
营养不良、外科手术后、进食过多产气食物或吞入过多空气等。
肠胀气具体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类:
1、吞入空气过多:
吞气症、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肠道疾病可吞入大量气体;大量饮水或进食太快时也容易吞入空气;婴儿过度哭闹也会吸入过量空气。
2、肠道排空障碍:
大肠梗阻、肠壁张力或动力减弱时,过量气体可积聚于肠道。
3、肠道产气增多: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是指远端
肠道菌群易位进入小肠,引起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从而产生过量气体可导致腹胀、
肛门排气增多等症状。其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肠病、
肝病、克罗恩病、小肠憩室、
胰腺炎、
短肠综合征、
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常见疾病
胃炎、
急性胃扩张、
胃癌、
肠结核、肠梗阻、
肝硬化、
慢性胆囊炎、胰腺炎、
结核性腹膜炎、
腹膜癌、心绞痛、
肠系膜血管栓塞、血栓形成、
肠系膜动脉硬化症、毒血症、
败血症、中毒性肺炎、
伤寒、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
低钾血症、黏液性水肿、
营养不良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常规、大便检查、胆汁检查、肝功能检查、
胰腺功能检查、X线检查、X线剂造影、CT检查、B超检查、MRI检查等,以便于明确患者的病因。
体格检查
肠胀气可见腹部膨隆,严重时可出现胃肠型、蠕动波;触诊可有腹部疼痛;叩诊腹部鼓音明显;肠梗阻、肠麻痹等疾病可出现肠鸣音异常;
肛门指诊有助于发现肛门、直肠部位的病变。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和
中性粒细胞增高常提示存在全身、肠腔内、腹腔内或脏器的感染。
2、大便检查
镜检有红、
免疫细胞与黏液者,多为肠道炎症;
消化不良者,大便中含大量不消化的食物;
糖类消化不良时,大便带酸臭味,镜检有大量淀粉颗粒。
3、胆汁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对胆道与
胰腺疾病有诊断意义。引流液中有大量白细胞提示有炎症;胆道炎症时引流液培养可找到致病菌,如有
寄生昆虫感染,可查到虫卵。
4、肝功能检查
对疑有
肝病患者,通常会作肝功能、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血清甲胎蛋白等检测。
5、胰腺功能检查
疑有胰腺疾病的患者,可进行胰功肽试验(BT-PABA试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等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可确定胃肠积气的部位和程度,对诊断胃肠梗阻或穿孔所致的气腹有较大价值。
幽门梗阻、
急性胃扩张患者,检查可发现巨大胃泡及液平面。
2、X线钡剂造影
对胃肠道病变有诊断意义,可发现胃幽门梗阻的致病因素。
3、CT检查
对腹部器官的病变、病变的性质有确诊价值。特别是对腹腔内实质性病变、占位病变,如
肝癌、
单纯性肝囊肿、
胰腺囊肿、肾实质病变及
肾囊肿、脾脏及盆腔器官病变等有确诊价值。
4、B型超声检查
可以通过该类检查排除腹部脓肿、血肿或腹腔胀气等。
5、MRI检查
通常用来检查腹部实质脏器内有无病变及占位性肿物等。
治疗
预计治疗
肠胀气的治疗原则是排除气体和促进肠蠕动。首先需要明确病因,然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严重腹胀患者需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措施。
治疗方法
1、原发病治疗
大部分器质性疾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1)急性胃肠炎
①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
电解质液以补充
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
半流质食物,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②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解痉药,如
颠茄。止泻药,如
蒙脱石散。;
③抗菌治疗: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
肠炎,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但应防止滥用。
①内科治疗:
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直至呕吐、腹胀症状消失,肠鸣音恢复为止;积极抗休克治疗;症状缓解后可试进流质饮食。
②外科手术治疗:一般先做胃壁切开术,清除胃内容物,将坏死部分胃壁作内翻缝合。不能作内翻缝合时,可考虑胃部分切除术。胃功能长期不能恢复,可做空肠造瘘以维持营养。
(3)肠梗阻
对于单纯性、
不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是广泛粘连者,一般选用非手术治疗;对于
单纯性肠梗阻可观察24~48小时,对于
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基础疗法包括
禁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及毒血症。
2、一般治疗
饮食结构和日常作息的调整。
3、药物治疗
4、特殊治疗
对严重腹胀的患者,根据病情可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措施。
相关药物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如胃肠道内气体排出障碍等,并结合相关的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胃炎、
急性胃扩张、
胃癌、
肠结核、
大肠梗阻、
肝硬化、
肝癌、
慢性胆囊炎、
胰腺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急性胃肠炎
一般起病较急,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中上腹胀满不适、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
绞痛,厌食、恶心、呕吐,因常伴有
肠炎而有
腹泻,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
呕血和(或)
便血、脱水、休克和酸中毒等症状。
2、急性胃扩张
患者发病初期觉上腹饱胀、上腹或脐部疼痛,一般为持续性胀痛,可有阵发性加重,但多不剧烈。继之则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呕吐物常为棕褐色酸性液体,隐血试验阳性。患者自觉
口渴、
精神萎靡、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且腹胀多不对称,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严重者可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下降,
意识障碍等
感染性休克表现,
肠鸣从亢进转为减弱。
可以影响
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患者多出现乏力、腹胀、
胃肠神经官能症甚至
吸收不良综合征,内分泌功能障碍可有
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
月经失调、男性
乳房发育、
腮腺肿胀。
本病多数起病较缓,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伴有倦怠、发热、贫血、
消瘦等全身症状。
腹部胀痛,多位于上腹部,可放射至背部、两肋,坐起或前倾有所缓解。可伴有纳差、厌油、消瘦、脂肪泻等。晚期慢性胰腺炎因脂肪泻可有营养不良的表现;若急性发作,则可出现中至重度的上腹压痛。
日常
护理原则
1、指导患者调整日常饮食。
2、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
3、鼓励患者适当活动。病情允许时,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卧床患者可做床上活动或变换体位。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肠胀气。
4、轻微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腹部按摩。严重胀气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行肛管排气。
预防
预防措施
1、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
2、进餐时细嚼慢咽,勿狼吞虎咽。
3、饮食规律、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4、避免食用产气性食物或饮料,如洋葱、韭菜、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类、面食、牛奶、高蛋白的食品以及
碳酸饮料等。
5、餐后适当运动。
注意事项
1、注意日常饮食,食物搭配不良会带来消化问题,例如
蛋白质与淀粉。
2、可以适当服用肠道益生菌。
3、适量摄取高纤维食品。
4、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参考资料
肠胀气.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