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墓葬
东周墓葬
战国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原地区东周墓葬进入了铁器时代。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种变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欠明,现存最高的达十余米。河北省河南省辉县,在墓室的地面上建“享堂”,则应看作是继承商代以来的旧制。
背景介绍
在战国时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有些国君和大贵族的陵墓,如上述平山中山王墓、辉县魏王墓和邯郸赵国贵族墓,都在墓室的两面设墓道,与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国君的墓,如安徽省,则和许多贵族的墓相同,仅有一个墓道或没有墓道。随州市,开凿在丘陵的岩石中,规模甚大,但没有墓道,而且墓室的形状不规整,是罕见的特例。诸侯、贵族的大墓,仍流行附设车马坑。中山王墓的附近除车马坑以外,还有船坑,坑内埋船。这时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内积石以加固,积炭以御湿。辉县市的魏王墓,则在墓内大量屯沙以防盗。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种白色或灰色的粘土填在棺的周围,以保尸体和随葬品不朽。棺椁仍然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诸侯、贵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椁。随州曾侯乙墓椁室庞大,分隔为4个部分,双重木棺都漆施彩绘,十分精致。
后期变化
由于生产的发展,
好的保存,有可能是因为这一墓葬采取了独特的棺木葬法。这些棺木造型各异,加工讲究,部分棺表还有髹漆现象。它们多由完整的楠木对半剖开后剜成,下葬时用篾绳捆绑,之后裹以数层竹席,分三个小区分别埋葬。每个小区都有青膏泥封裹,白膏泥上有黄土层加固,黄土层经火烤,坚硬致密,防水防潮,十分少见。这也使棺木历经漫长的2500年,仍保持了一个有利于尸体保护的小环境。
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例如:曾侯乙墓有编钟一架,共64件(东周),编磬一架,共32件,显示了诸侯行礼作乐的大排场。青铜礼器中,有“升鼎”一组共9件;一组共8件,正符合墓主的国君身份。下层贵族和上层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铜礼器的陶“礼器”随葬。在各地发掘的大量战国小型墓里,随葬品甚少,却都有着一组仿铜的陶器,如鼎、豆、壶之类。只有渭河流域的秦公一号大墓是例外,墓中的陶器是鬲、盒、罐、瓮等大宗商品,而不是礼器,这可能是由于秦受礼制的影响少,有它自己的葬俗。在渭河平原中原地区的战国晚期小型墓中,出现了横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种体积庞大的空心砖筑椁室以代替木椁的。这种横穴式墓空心砖墓在当时还很不普遍,但它们的出现意味着商周以来的传统墓制发生了变化。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战国初期的一些大墓里仍然存在,但总的说来,在战国时代,确比商代、西周少见了。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从商、西周以来,墓主的尸体多是仰身直肢。到了战国时代,除了南方的楚国以外,黄河流域的秦、韩、魏、赵、燕等首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特别是西方的秦国,屈肢葬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墓中尸体侧身而卧,四肢蜷曲。这可能是受黄河上游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一种特殊葬俗的影响。
大脑组织
初步认为是由于棺木空间狭小,而且棺木的密闭性能好,阻止了腐败菌的繁殖,墓主的大脑组织才得以保存。另外,墓葬的地势较高,比较干燥,墓葬的密封性较好,也是墓主大脑组织保存下来的原因。
墓葬中的人
此次多位专家受国家文物局委派,将对靖安东周墓葬进行多方面的保护和研究。除现场保护外,将综合多学科的研究,对出土人骨进行性别和年龄的鉴定;同时,将通过对古代人骨的观察和测量,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可确认这些墓主人群是土著还是移民等特点。专家还将对这些人骨开展人骨病理学研究,了解并分析其死因信息,确认这一墓葬群的性质。另外,专家还将提取这些骨骼中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分析这些人群的食谱,进而分析这一人群的古代经济生活方式。
专家介绍,还将通过目前世界考古最前沿领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把从骨髓中的脱氧核糖核酸提取出来分析,以解决这些棺木的死者在遗传学上有无联系,以及族群的属性,甚至还可以将这些DNA与其他古代居民的DNA进行比对,解决族属问题。
考古新发现
2020年11月2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平遥古城墙外发现一组东周金朝时期的古墓葬,这是迄今在平遥古城附近发掘的年代较早的地下文物遗存。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后期变化
大脑组织
墓葬中的人
考古新发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