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7月生,
河北省永年区人。1988年毕业于
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文学
学士;1991年毕业于
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
南开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员,河北省人学研究会理事。出版著作、教材、译著等11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和校级科研课题5项,主研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9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
三等奖2项。主持校级重点课程1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
人物经历
1988年李素霞在
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顺利完成学业,获文学
学士。之后,她继续深造,并于1991年在
安徽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4年李素霞在
南开大学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李素霞开始其教学生涯,担任教职,现为河北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法政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欧洲哲学史。
研究生课程:1、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3、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
主要贡献
编著书籍
1、《西方哲学史》,
高教社,2001年6月出版(参编)。
2、《
莱布尼茨》,中华书局,2002年10月出版(译著)。
3、《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参编)。
4、《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独著)。
发表论文
1、《邓小平和谐思想探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3期。
3、《主体超越性与社会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年第7期全文转载)。
4、《社会历史哲学视野中的交往问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论交往方式》,《理论探讨》2003年第6期。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理性精神》,《经济论坛》2003年第8期。
7、《德治与法制辩证关系初探》,《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8、《论历史发展的主体性与客观性》,《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9、《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0、《交往合理性探微》,《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4期(《
光明日报》2004年9
月21日论点摘编)
11、《交往手段革命与人的发展》,《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
12、《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问题研究》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版。
13、《交往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理论探讨》2005年第5期。
14、《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5、《当代交往革命的文化效应》,《河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6、《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科研课题
1、“社会稳定的社会心理条件研究”(2000年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S00416,独立。)
2、“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2004年校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2004816,独立)
3、“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2005年校一般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2005Y05,独立)
4、“网络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2006年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608007,主持人)
5、“和谐范畴与当代社会发展”(1999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99BZX006,第二主研人)
6、“
无神论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价值研究”(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BZX005,第二主研人)
另外参加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社会环境研究”、“当代社会发展观的人学阐释”等7项,省教育厅项目1项。
获奖记录
1、2006年专著《
交往手段革命与交往方式变迁》获
河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三等奖。
2、2002年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被评为首批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
3、2007年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第二次被评为河北省省级精品课程。
4、2006年被评为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2005-2006学年优秀任课教师。
5、2007年被评为河北师大汇华学院2006-2007学年优秀任课教师。
参考资料
李素霞.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