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珍
李仁珍
李仁珍,女,曲艺家、演员。1946年生,江苏扬州市人。1961年毕业于扬州艺校。
扬州政协(地辖市)第一、二届委员扬州政协(省辖市)第一、二、三届委员。历任扬州文工团曲艺队队长,国家二级,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苏曲协理事。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理事,中国国际名人协会理事,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入编《当代中国》《中国曲艺志》《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大辞典》等多部书籍。
生平事迹
入编《当代中国》、《中国曲艺志》、《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中国曲艺界人名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十多部书籍。
60年考进扬州市曲艺园,幼时家贫自学成才。学过扬州评话、清曲,因嗓音条件好,专习扬州弹词,不久载誉书坛,是一位说“表弹唱俱佳”的演员,被人们誉为“弹词皇后”、“广陵绝唱”。初试锋芒敢和王少堂同台演出,王老送她一个雅号——李大胆!
60年代初
陈云同志在京观看老艺人演出时指出:“扬州弹词曲调单调”,她学习这一指示后受到启迪,改革曲调,创设新腔,在85年第三届广陵书荟艺术研讨会上,省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李仁珍攻克了我省专业音乐工作者二十五年来一直未解决的扬州弹词曲调单调的难关,“创作了百多首富有特色的弹词新腔,自成一派,形成李调。”同年五、六月份,李任珍赴上海奇芳居书坛演出,场场爆满,社会反映强烈,新民晚报、上海文化艺术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发表了“李大胆沪上行”、“扬州市弹词兴盛有日”等十余篇报道、评论。上海曲协为她举办了“扬州弹词、苏州弹词经验交流会”,
社会评价
上海文艺、新闻、出版界知名人士及我市有关领导前往观摩其演出,李任珍一个半小时的说表弹唱表演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上海评弹名家朱介、顾宏伯等人士一致认为:“李任珍说表细腻,层次清楚,角色分明,功底深厚,气质好,这个人不得了,阿拉上海没。”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陈汝衡当众提示出赠李仁珍:“扬州弹唱最精真,衰落而今技艺陈,李调多姿评借鉴,开来继往是仁珍。”上海广播电台录制了《李仁珍扬州弹词专辑》、上海电视台继蒋月泉之后为李仁珍拍摄了电视片。上海演出结束凡扬后,省文化厅、曲协和市文联分别予以表彰,颁发证书。1988年,新民晚报记者周丁在“维扬珍珠落玉盘”文中评价李仁珍:“这位十三岁起就问师的女演员,从继承的台阶步入创造的殿堂,光彩照人。扬州评话弹词的专业演员包括南京、镇江市上海市的几位,才几十人,鼎盛于百年前的这门曲艺寥落至此,当今老观众视李仁珍为明珠,弥觉珍贵,是很自然的。”
相关事件
曾参加全国曲艺凋演、上海首届曲艺节(全国曲艺精英荟萃、南北曲艺名家专场演出)、首届中国曲艺节(主会场、开幕式演出)、二届中国曲艺节、首届全国曲艺(鼓曲唱曲)大奖赛、98NCA中国曲艺荟萃,90江苏省之星综合文艺晚会和中南海、民族文化宫,赴朝鲜等交流、比赛、汇报、访问演出。多次与日本朝鲜艺术家交流演出,成功举办“中日艺术家演唱会”,与日本、苏联作家代表团和美国、挪威德国戏剧家进行文化交流。国内名家徐平羽、曹禺、王朝闻、冯亦代、费孝通、白桦茹志鹃罗杨吴宗锡等一致认为:书正、味美、清丽高雅,婉约缠绵,风格独特,韵味绕梁。终于把弹词的演唱艺术推向新的阶段。
创作成就
81年,扬州地区举办戏曲、曲艺比赛,参赛节目《歌吹古扬州》、《恭喜发财》双双获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尔后曾多次获省、市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
84年夏,为上海电视台拍摄的《古运河畔》设计主题音乐并担任剧中角色,该片曾参加国际计划生育会议展播;从89年以来曾为中外十几部电影电视片配音表演。中国中央电视台一、二、四、七、十一频道录制发表弹词、清曲书目40多个,出版盒式录音磁带4合,有20多个弹词、清曲作品入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编写《李仁珍唱腔集》。
90年获首届全国曲艺(鼓曲唱曲)大奖赛表演一等奖、创作、音乐设计三等奖,95年获二届中国曲艺节中国曲艺牡丹奖,92年省政府授于全省文学艺术最高奖项—江苏省文学艺术奖(二届),事迹参加96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展览。(90年参赛作品扬州弹词《歌吹古扬州》,95年参赛作品扬州弹词《望江楼》)
代表作品
弹词、清曲:
《江姐》、《唱支山歌给党听》、《咏梅》、《水乡渔歌》、《运河联曲》、《送礼》、《歌吹古扬州》、《恭喜发财》、《赞颂高仁林》、《杜十娘》、《黛玉悲秋》、《午夜钟声》、《最美扬州桥》、《张玉良传》、《西厢记》、《珍珠塔》等。拥有著作权作品:《西厢记》、《珍珠塔》、《落金扇》、《审刁案》、《玉蜻蜓》、《张玉良传》、《江姐》、《六号门》、《一锹土》、《送礼》、《歌吹古扬州》、《恭喜发财》、《杜十娘》、《咏梅》等;清曲《运河联曲》、《狭路相逢》、《风仙伤别》等,1992年,载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第一部)1360页,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离调《你允许三月三》、波扬《一轮明月》、软平《风风雨雨》,1987年6月,载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上册出版;《道情》(三)、(四)《海曲花》、《剪剪花》、弹词《西厢记》、《歌吹古扬州》、《恭喜发财》、《张玉良传·求潘·护画》,1987年6月,载入《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上册出版;《道情》(三)、(四)《海曲花》、《剪剪花》、弹词《西厢记》、《歌咏古扬州》、《恭喜发财》、《张玉良传·救潘·护画》,1987年6月《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下册出版;《歌吹古扬州》、《小小瘦西湖》、《风风雨雨》、《西厢记·赴约》、《一轮明月》、《杜十娘投江》、《望江楼》、《恭喜发财》,1985年,载入《李仁珍唱腔选段》,由上海有声读物公司出版;《风仙伤别》、《你允许我三月三》,1986年,载入《扬州之歌》,由中国唱片上海分公司出版;《李仁珍与扬州弹词专辑》,1985年,由上海广播电台录制,1985年载入《上海广电报》第34期;《婉约缠绵,甘之如饴》,1985年,由上海电视台拍摄;《李仁珍与扬州弹词》,1991年1月,由江苏省扬州广播电视台拍摄电视片;《落金扉》90集电视书场,1994年,由扬州电视台拍摄单人表演;弹词《岳临城下》、《三笑》、《送瘟神》、《唱支山歌给党听》、《人民大会堂》、《打倒四人帮》、《水乡渔歌》、《午夜钟声》、《赏月曲》、《最美扬州桥》及扬剧《女县令》幕间音乐等。
获得成就
李仁珍,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著名扬州市弹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曾获得首届全国曲艺大赛表演一等奖,中国曲艺“中国曲艺牡丹奖”等。首创扬州弹词“李派”“李调”,被誉为“弹词皇后”。
小放牛唱进城
1946年的春天,李仁珍出生在扬州西郊农村。自小就聪明伶俐的她,很受祖父的宠爱。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祖父常常把她扛在肩头,和一帮老学究坐在一起,诵《三国演义》,读《水浒传》。年幼的她,看着这些大人摇头晃脑,乐在其中,常歪着脑袋不解地问祖父,“这读书哪来这么大的乐趣?”祖父回答她,“奥妙都在书中。”或许她当时并不知道,那些书中的儿女情长,英雄气概,就如此潜移默化到她幼小的心灵中了。
那时的农村,经常有一些文娱宣传队走村串乡,恰巧,平时用来排练节目的“俱乐部”,就在李仁珍家隔壁。每当锣鼓喧天,弦歌飞扬时,李仁珍就会忍不住好奇,偷偷溜过去观看。因为祖父尽管非常宠她,但并不希望她学唱歌,跳舞,“女孩子整天在外面疯疯癫癫,有点不正经。”
可是,李仁珍实在是太喜欢唱歌了,就连那些田间地头的秧歌号子,也能让她听得入迷。一到俱乐部排戏,她硬是挤进去,跟着唱。“别人念一遍的词,自己没记住,我就在一边提示他。”自然而然,她就成为了“俱乐部”里的一员。
“开始是唱《五姊妹夸夫》,我一唱,大家都笑,我那么小,哪来的‘夫’呢?”逐渐地,李仁珍也有了自己的“保留曲目”,那就是一段《小放牛》,清澈童真的嗓音,无邪单纯的表情,让她成为了方圆十里的小红人。就连开始反对的祖父,也默认了她的“演艺”。也正是这段《小放牛》,让她在报考曲艺团时,获得了一路绿灯。
日练夜练
刚开始进入曲艺团学习,李仁珍感到有些不适应。最主要的是觉得“不热闹”,不像乡村“俱乐部”那样,整天都是歌声沸天的。“大家都坐在那里学习,一坐就是大半天。”
逐渐地,她就感觉到艺术的奥妙来了。以前在乡下,都是凭着一副好嗓子,但是团里的老师唱起来,“每个字都是‘立’在嘴里的”。而她从前在乡间听到的那些号子,原来都有名字,或叫《银钮丝》,或叫《耍孩儿》。一旦迈入艺术的大门,就一发不可收了。她每天鸡鸣即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走路也在口中念念有词。
和她的刻苦相比,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更是让她难忘。
因为家境窘困,她带到团里的所有铺盖,只有一张草席,就连被褥都是和师姐共用的。有次饭菜票丢了,她只能每顿泡腌咸菜为食。走在路上,腿脚发飘,“忽然就觉得喉咙一甜,吐出一大口血来”。老师赶忙把她送到医院,医生也没检查出什么毛病来,只是嘱咐她,“不能这么苦自己了。”
尽管生活艰辛,但是在艺术的海洋中,李仁珍却乐在其中。当时,扬州市有不少剧团,京剧越剧、淮剧,经常会有演出。凭着曲艺团演员的身份,可以享受免费看戏的特权。舞台上的流光溢彩,也深深影响了李仁珍的艺术风格。她的齿音、嗓音、喉音等基本功,就显得格外扎实,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也很强,形成了她特有的清新婉转、明丽动人的口风。李仁珍吸收戏剧的“现身中说法”,广收博采戏剧手法,来丰富弹词的表演手段。
跑码头时,眼镜王蛇爬进屋
第一次登台的经历,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当时个子很小,书台很高,经常是观众把我抱上去。”尽管人小,但是她那玲珑剔透的嗓音,还是让她拥有了不少自己的书客。
做演员,就需要经常在外面跑码
冬日,一丝斜阳,暖暖地照射在客厅地面上。
转瞬之间,那丝阳光,似乎跳跃到琵琶上来了。
李仁珍一拨琵琶,就是一阵急切,宛如珠落玉盘。这是《杜十娘》的一段前奏,唱腔未开,已是风高浪急,杜十娘坐在船中,百般思量的苦闷呼之欲出。恍惚中,唱腔起,高如闲鹤穿云,低若幽咽泉流。让人难以辨别,眼前人是李仁珍,还是杜十娘
如今的李仁珍,被业内业外尊称为“弹词皇后”。她用手中的琵琶,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也缔造了扬州市弹词的高峰。然而,回首这一生的艺术生涯,李仁珍说得最多的,还是那种深入骨髓的艰辛。
头。表演曲艺的,经常是一个人独身在外。对于当时还是小女孩的她来说,生活上是个不小的考验。表演完,书场上的书客散去了,孑然一身的她,还要忙着自己烧饭,铺床等。
而在金湖演出的经历,更是让李仁珍至今想起来,还会觉得非常后怕。“我坐在宿舍里温书,忽然听到背后有老人咳嗽的声音,我掉头一看,竟然是一条巨大的COBRA,就盘在房梁上,对我吐着信子。”李仁珍吓得夺门而逃,连忙喊人过来打蛇。后来才知道,这条眼镜蛇是从马戏团里溜出来的。
这些磨难,还可以克服。但是在“文革”期间,她也遭到了批斗。“我才20岁出头,哪知道那些斗争,就觉得莫名其妙被卷了进去,整天被押着,还要剪我头发。”李仁珍叹了一口气,“但无论环境多恶劣,我都在想,从事艺术总没有错。”
弹词皇后
“文革”过后,李仁珍的艺术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她忽然发现,有那么多的艺术需要学,有那么多的功课需要补,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社会对文艺的需求猛增,整个曲艺团都在忙着“演新出新”,“拿个话本来,迅速就要编上曲,立到台上去演出。”
很多时候,李仁珍都在忙着“编曲”。说来也怪,李仁珍接受的正规声乐训练并不算多,但是她对于音符有一种天生的熟悉感,她很快就能自己用简谱记乐谱,并逐渐推广开来,“有些调子我不喜欢,就自己编新的旋律”。在农村,在城市,在一场场演出中,李仁珍的“李调”已经在不自觉中具有雏形。
1985年,在李仁珍的演艺生涯中,绝对是一个转折点。当年,她独自一人,来到上海奇芳居书场演出,上座率达到了场场爆满的奇迹,《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报刊连续发表了10多篇评论文章。
一个来自扬州市的弹词演员,为何能够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中,取得如此惊人的上座率?中国曲协上海分会在上海市文联大厅举办了“扬州弹词、苏州弹词经验交流演出”活动,以李仁珍为主,她一人就演出了一个半小时,弹词名家朱介生顾宏伯等人一致叫好:“李仁珍说表细腻,层次清楚,角色分明,表演自然,功底深厚,气质好,这个人不得了,阿拉上海没。”
从此,“弹词皇后”李仁珍的名号,就响彻了大江南北。她的“李调”,也被大家所熟知并认可。随后,李仁珍又将全国曲艺大赛表演一等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奖项收入囊中。
在中南海演出时,黄镇同志特地走到她面前,跷起大拇指说:“你演得交关好,交关好!”
李仁珍,将扬州市弹词这项艺术,推上了新的高度。
曲艺衰落
但是,“弹词皇后”的美誉,“李调”的形成,并没有让李仁珍有一种“大红大紫”的感觉。相反,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的传统艺术都走了下坡。身在其中,仅凭李仁珍一人之力,也难以抗衡。
“当时,我在团里,肩负着很重的演出任务,经常到外地去演出。眼见着,那些书场越来越少,来看演出的书客们,也是越来越稀。”李仁珍叹了口气说,“我也知道,这是大环境,但是我总是想,凭着我的艺术,能够延缓一点曲艺衰亡的速度。”
在上海,房子漏水,半夜醒来,拖鞋都浮了起来,她二话不说,只是收拾好琵琶,不让乐器受潮;在丹阳,因为语言不通,所以书客们听不懂她在演什么,但是她还是坚持了下去,“哪怕只有一个人,我都要演下去。”
落日余晖,逆光而行的李仁珍,有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固执”。
退休后,李仁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琵琶。去年,扬州艺校“曲艺班”的学生们结束了在校学习,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李仁珍关切的目光。
尽管在舞台上接受过无数次的掌声,但是在课堂上,学生们齐刷刷的掌声还是让她感到了一种震撼。
还记得第一天给孩子们上课,我给他们表演了一出弹词,乐音刚落,教室里的掌声经久不息。在那一刻,我觉得这些掌声比以往的任何一次赞许都珍贵。”也就是在那时,李仁珍下定决心,要把每个学生都雕琢李宪,“学生的天资有高低,如果是块玉,那就要打造成传世精品。哪怕是块砖头,也要塑造得有模有样。”
3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汇报演出结束后,孩子们不舍地抱着李仁珍哭起来,泪水模糊了彼此的眼睛。“我仿佛能够看到,我的艺术生命,扬州弹词的艺术生命,都会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得到延续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生平事迹
60年代初
社会评价
相关事件
创作成就
代表作品
获得成就
小放牛唱进城
日练夜练
弹词皇后
曲艺衰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