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耳竹(拉丁文名:Bambusa aurinuda)是
禾本科簕竹属下的一种多年生丛生植物。生于丘陵地林边或溪边。分布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
越南。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竿高5-10米,直径约2.5厘米,尾梢稍弯,下部近直;节间长30厘米左右,无毛;节处稍隆起,无毛,偶于竿基部第一节上生有短气根;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二节开始,3至多枝簇生,主枝较粗长,竿下部枝条的基部所分出的小枝常硬化成刺。鞘早落,背面毛,干时纵肋隆起,先端呈不对称的三角形,边缘无毛;箨耳不
相等,边缘通常不具继毛,或在竿上部竿箨者具l-2条淡黄色或棕黄色的波曲状继毛,但此毛易脱落,长5-10毫米,大耳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5毫米,小耳倒卵形至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箨舌拱形,高约2毫米,先端全缘而被极短白色细纤毛;箨片直立,卵状三角形至卵状
披针形,背面无毛,腹面于脉间被
褐色小刺毛,先端突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心形收窄后即向两侧外展而与箨耳相连。
箨片基底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2/3,中部以下的边缘被短纤毛。叶鞘无毛;叶耳榄绿色,镰刀形或倒卵形,长达3毫米,边缘具数条卷曲或波曲状细继毛;叶舌极低矮,全缘;叶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一般长8.5-14厘米,宽8-12毫米,上表面无毛或
近无毛,下表面疏被柔毛,最后变无毛,先端急尖或长渐尖具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
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长4.5—5厘米,其基部的穗轴极短而无毛;具芽苞片常为2片,卵形,先端钝;
小穗含两性小花5-12朵,其中最上2或3朵和有时最下l朵为不孕小花;小穗轴节间呈棒状,无毛,长约为内的l/4—1/3;颖常1片,形似外稃,长5—6毫米,稀可达8.5毫米,无毛;外稃舟形,纸质,长达10毫米,背面无毛,具淡紫色纵脉多条,先端急尖具细尖头;内稃与外稃近等长或稍短,具2脊,脊上疏生短纤毛,脊间仅近先端疏生短硬毛,先端具一小簇毛;鳞被3,近
相等,卵状
披针形,先端钝,边缘被纤毛;花药黄色,先端钝;子房顶端被短硬毛,花柱短而稍粗,被短硬毛,柱头3分,羽毛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