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轶,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于
通渭县。1989年毕业于
青海师范大学政治系,哲学学士。现供职于青海省电力公司。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
青海省作协理事,青海省诗歌学会副会长。2001年4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2005年,被青海省人事厅、
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青海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创作
诗歌创作
1986年开始诗歌创作,有作品500余首。1987年3月在《
飞天》发表诗歌处女作;自后有数百首作品发表在《大河》《
绿风》《
星星》《青海湖》《上海文学》《
四川文学》《
新大陆》《
文艺报》《敦煌诗刊》《
诗歌月刊》《
红岩》等国内外报刊。有作品入选《再见,20世纪(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中国九十年代诗歌精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建国50周年青海文学作品精选(诗歌卷)》《中国新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2002年诗歌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中国先锋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等选集;另有诗歌分别入选
作家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选本;诗歌《听惠特尼·休斯顿的歌》被选入
甘肃省中学语文高二年级补充教材;2004年6月出版诗集《秘密的季节》。2007年3月,诗歌创作受到《青海新文学史论》课题的关注和论述。2007年8月,组诗《青海之书》被收入青海诗歌选集《高大陆上的吟唱》。
散文创作
1990年开始散文创作,有作品百余篇。主要有《河湟笔记》《低河之水》《忧郁之书》等,发表于《
飞天》《朔方》《青海湖》《青春》《美文》《
中华散文》等刊物和国内数十种报纸的文学副刊;有作品被《
散文选刊》转载;入选《建国50周年青海文学作品精选(散文卷)》《中国西部人文地图(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新散文百人百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昆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十年回眸(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等选集。
小说创作
1997年开始小说创作,有“低河系列”十余篇;作品刊登在《
朔方》《青海湖》文学月刊。
文学评论
多年来,注重对本省作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和探讨,在《
青海日报》《青海湖》《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了50余篇十多万字的评论文章,主要有:《悲壮的突围》(
杨志军荒原系列小说述评);《漫游者的证言》(风马长篇小说《生灵境界》评论);《在变迁中回归》(
马丁诗集《家园的颂辞与挽歌》评论);《词语背后的直觉》(《梅卓散文诗集》评论);《马嚼铁一样闪光的时间》(
王文泸《站在高原能看多远》评论);《马非的意义》(马非诗歌评论);《在诗歌的逆光中劳作》(张荫西诗歌评论)以及王贵如、
龙仁青、张薇、唐涓、轩西明、蔡永峨等作家、书法家作品的评论。“这些文学评论颇具才情和见识,反映出评论者精细入微的文本解读能力。他将作品放置到广阔、深远的文学传统中加以审视评判,旁通参照的运思之道,不仅超越了我省以往文学评论的套路,而且其贯穿于字里行间的平实、冷峻的批评精神,一扫文学批评界惯见的哄抬吹嘘、信口雌黄,隔靴搔痒,粗作大卖之态”。(1998·3·15《
青海日报》在刊发《漫游者的证言》时的编前语)
电视作品
1989年至2005年,创作、拍摄了《黄河之光》《风起高原》《大河作证》《光明的历程》《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的普罗米修斯》等数十部电视专题、文艺节目,在全
中国国电力系统、
青海省电视台、青海广播电视学会、国电影视杯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奖,其中《隆务河之光》《草原夜明珠》两部专题分别获1991年、1992年度“青海新闻奖”;同时,还创作了《黄金在天上舞蹈》《高原的抒情图像》《在文字的脚手架上》《光明的朝圣者》等朗诵诗,在
青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和各类文艺演出中朗诵,2005年5月,诗歌《荒原眷恋·可可西里》在中央电视台《
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
作品奖励
2007年,组诗《风吹青海》获“诗意青海,和谐世界”有奖征文
优秀奖2005年,诗集《秘密的季节》获
青海省第五届文艺创作
政府奖。
2005年,诗集《秘密的季节》获第三届全国电力文学优秀著作奖。
2003年,评论《被误解的教育本质》获“青海新闻奖”副刊作品
一等奖。
2002年,散文《低河之水》获青海省第二届青年文学奖。
2000年,组诗《北方叙事》获青海省首届青年文学奖。
2000年,诗歌《铁青马》《暮昏》获全国第二届电力文学一等奖。
1999年,评论《漫游者的证言》获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政府奖。
1998年,评论《睡眠的森林》获“青海新闻奖”副刊作品
二等奖。
1998年,组诗《纪念夏天》获《
青海日报》副刊头题征文优秀作品奖。
1997年,散文《今年夏天有谁归来》获《青海日报》副刊征文二等奖。
1995年,散文《寻找河流》获
青海省“散文电视”入选作品奖。
1995年,评论《你看它惊人的美丽》获“新华杯”读书征文二等奖。
1994年,评论《
光荣与梦想》《流浪在大地》获《青海日报》优秀作品奖。
1993年,散文《黄金在天上舞蹈》获《青海日报》副刊优秀作品奖。
创作观点
阅读和写作,在今天,它们本身就是充满诗意的旅程,必然会帮助作家和作家以外的人们找到一条回归自我本质的秘密途径,帮助人们营建估量自我努力、自我信仰、估量世界的价值体系,从此,最终要消逝的喧嚣及其必然地被置于经验的外面。在诗歌创作中,马海轶仍然坚持一百年前就已确立但如今不再时髦的
浪漫主义立场,借助于这种言说,力图寻找被“胜者通吃”的逻辑湮没的个人、情感、个性和要求,寻找心灵,寻找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词、节奏和工艺将一百年来不断破损的梦想复原,让人们获得纯粹和情感生活带来的愉悦和幸福。他认为,一位严肃的作家应该承担两方面的重任,首先是他的心灵必须对纷繁的崭新的生活做出自己的阐释;这种阐释应该具备广泛而积极的意义,它应该遵循真善的规律;其次是一位志存高远的作家始终寻找一种语言、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梦想和梦想中的现实,它是首先被发现的,因而体现着独一无二的气质,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家不是由量决定的,而是由这种独特的质决定的,他应该对自己生命延伸的事业有所贡献,应该对美有所贡献。
在文学评论的写作中,他推崇公正典范,努力保持独立而自由的批评者尊严;他所谓的公正典范的评论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理清或曲折或复杂或潜伏的情节,并从技术上阐释评价这些情节,以便给其他读者提供读懂它的可能。其次,分析上述的情节,挖掘它们包含的独特的思想或哲学,然后用一定的价值系统匡正评价这些思想或哲学。第三,将分析评价的对象置于更广阔的艺术进步的历程中,并估价其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时髦的评论如蝉噪夏日,要么是自吹自擂,要么是互相吹嘘,很少客观地、科学的分析,也少谦虚的睿智的反省,以至于数年过去了,评论者无进步,作品亦无进步,甚至香消玉殒了。在这种情形下,马海轶关于‘公正典范’的主张显然对于恢复文学评论的信誉和价值具有建设意义。”(《青海当代文学50年》)
关注与评价
马海轶的创作受到青海文学界的关注,《青海湖》文学月刊在编发其诗歌时指出:“马海轶思维之敏锐与活跃,对文学之真诚与纯粹,以及所拥有的众多书籍给他的滋养,都是我们所特别关注的。他的诗歌常常于温暖的金色的
艾飞中透露出人性的光辉。他的年轻的生命与成熟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常常不同凡响地表现出一种属于古典的人文精神,他试图在现成的诗歌秩序中,重建人的尊严,从民众严肃的命题与目光中,看到柔韧的理性力量。”(《青海湖》1995年7月号第49页)。
2000年12月,
青海省首届青年文学奖在授奖词中指出,“近年来,马海轶大量以故土为资源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农夫、牧羊人和苜等等,不再是一支传统的牧歌或哀歌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被赋予了冷静的、沉思的、感人的细致,被赋予了自我更新的力量,这气质和力量保证某一事物最终成为它本身,成为长期不衰的生命活力和滔滔奔涌着的激情,并与广袤尊贵的土地相匹配;同时还证明了无论何时何地,诗歌都是一种广泛存在,渗入甚至有可能改变现实的精神的艺术”。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