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华,湖南
永顺县人,1990年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
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首批“
芙蓉区学者”,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和国际学术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020年5月18日,郑大华被聘为2020年第一批省政府参事。
主要贡献
郑大华,湖南
永顺县人,“文革”后
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先后师从著名
历史学家
林增平教授和
龚书铎教授,1990年
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主持或承担过多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课题和省、部级重大委托课题,出版著作17种、译著5种(含合译),点校整理资料12种16册,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评论170多篇,获国家及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现任
湖南省人民政府“芙蓉学者计划”首批特聘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并任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兼职教授或兼职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其研究重点,一是思想人物研究,包括
包世臣、
魏源、徐继、
冯桂芬、
何启、
胡礼垣、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孙中山、
章太炎、
梁漱溟、
胡适、陈独秀、
张君劢、
马一浮、
冯友兰、
贺麟、
钱穆等,但研究得较多的是包世臣、梁漱溟和张君,出版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包世臣生平与思想的著作《包世臣》(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一本系统研究张君生平和思想的著作《
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以及《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
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和《
梁漱溟传》(
人民出版社2001年)等。二是思潮史研究,包括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西化思潮、启蒙思潮、
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思潮、激进主义思潮,乡村建设思潮与运动、民族复兴思潮等,90年代初提出文化保守主义的理论形态,是在认同传统的基础上反思传统,在批评西方的前提下学习西方,主张以中国文化为本位、为主体的中西文化融合或调和。这一提法后来被不少学者所接受。1994年出版国内外第一本以梁漱溟和胡适为中心、系统比较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著作《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1999年出版《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第一卷,1840—1914),2000年出版国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民国乡村建设思潮和运动的著作《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自2005年以来,先后主持召开多次国际或全国学术研讨会,就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
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进行研讨,并主编和出版有《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
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等“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近年来又率先开展对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先后主持“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潮研究”、“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思潮研究”、“抗战时期知识界的民族复兴思潮研究”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和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三是综合性的通史研究,如果说人物研究是微观研究,思潮史研究是中观研究,那么,通史研究则是综合性的宏观研究。在长期进行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的基础上,2005年以来,先后出版《
晚清思想史》、《民国思想史论》、《民国思想史论(续集)》等综合性的通史性著作,目前正在从事《中国近代思想通史》的研究和写作。四是思想史学科理论研究,
中原地区的思想史学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思想史学科形成的年代虽然不短,但思想史学界一直缺乏理论上的自觉,对于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历史分期等重大理论问题缺乏有深度的讨论,学科界限混淆不清。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鉴于此,自2004年以来,先后在《
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之我见》、《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期》、《中国近代思想史学科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略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等系列文章,就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历史开端与分期、演化动力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
郑州大学学报》组织了有关问题的系列对话。
课题项目
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先后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一般课题、特别委托课题、重点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和重大、重点课题,国家民委重大委托课题、重大课题以及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等各类课题共20项,出版国内外第一本以
梁漱溟和
胡适为中心系统比较文化保守主义和西化思潮的著作《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45万字,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张君劢的生平和思想的著作《
张君劢传》(48万字,中华书局1997年版、
商务印书馆200年再版),第一本系统研究嘉道经世思想家包世臣的著作《包世臣》(15万字,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一本系统研究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著作《民国乡村建设运动》(45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著作《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1931—1945)》(上、下册,99.6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以及《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30万字,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2年)、《
梁漱溟传》(48万字,
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晚清思想史》(52万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民国思想史论》(50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民国思想家论》(37万字,中华书局2006年版)、《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46万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民国思想史论(续集)》(50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前沿诸问题》(40万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文化保守主义》(40万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等著作17种、译著5种(含合译),点校整理资料12种16册,主编主撰著作5种,发表期刊学术论文170多篇,报纸学术文章28篇,获国家和部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2项、
一等奖3项、
二等奖3项,其中《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著作)2013年获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文化发展史(民国卷)》(著作)2015年获第七届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近代“中华民族”观念及其内涵之形成与演变研究》(系列论文)2017年获第十三届
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先后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成果文库》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学术著作
著作
17、《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1931—1945)》(上、下册,99.6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16、《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文化保守主义》(40万字),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15、《中国近代思想史学术前沿诸问题》(40万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4、《民国思想史论续集》(50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3、《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文化转型》(46万字),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
民国思想史论》(50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1、《
民国思想家论》(37万字),中华书局2006年。
10、《
晚清思想史》( 52万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
梁漱溟传》(48万字),
人民出版社2001年。
8、《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45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28万字),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
6、《
梁漱溟学术思想评传》(30万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
5、《包世臣》(15万字),(台湾)
商务印书馆1999年。
4、《
马一浮》(15万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
3、《张君励传》(48万字),中华书局1997年。
2、《梁漱溟与
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45万字),中华书局1994年。
1、《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30万字),台湾
文津出版社1992年。
译著
5、《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主持主译,30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同治中兴》(合译,3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主持主译,30万字),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2、《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主持主译,30万字),
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993年。
1、《最后一个儒家:梁漱溟与现代中国的困境》(主持主译,30万字),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合著
5、《当代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50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4、《湖南时务学堂研究》(30万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年。
3、《民国文化发展史》(63万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
2、《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30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
1、《20世纪中国十大学问家》(25万字),
青岛出版社1993年
资料整理
12、《中国近代思想文库·包世臣卷》(与
刘平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11、《
梁漱溟集》(与
任青合作),
花城出版社2008年。
10、《
梁启超集》(与
王毅合作),花城出版社2008年。
8、《
胡适全集(共44卷)》(第1——4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7、《二十世纪中华学案·现代新儒家学案》(上、下册),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6、《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上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5、《近代启蒙思想文库·新政真诠》,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4、《近代启蒙思想文库·采西学议》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3、《近代启蒙思想文库·强学—戊戌时论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2、《近代启蒙思想文库·砭旧危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1、《孔子学说的重光:梁漱溟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
1.《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1辑),410千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2.《
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第2辑) 500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
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第3辑)547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4辑) 528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5.《
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第5辑) 563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6.《
戊戌变法与晚清思想文化转型》(第6辑)526千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7.《
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第7辑)500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8.《
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第8辑)500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9.《
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第9辑)516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学术论文
172、《从“整理国故”到“国故整理”——“九·一八”后中国学术研究的新趋向》,《
史学月刊》2017年第2期,15,000字。
171、《中国近代“民族复兴”话语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讨论》,《
浙江学刊》2017年第1期,20,000字。
170、《“民族复兴”话语下“抗战建国”的讨论》,《
中国文化研究》2017年第1期,15,000字。
169、《“九·一八”后知识界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选择》,《求索》2017年第1期,16,000字。
168、《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与
刘平合作),《
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8,000字
167、《论孙中山“赶超”思想及其影响》,《史学月刊》2016年第11期,8,000字。
166、《论孙中山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10期,15,000字。
165、《抗战时期国人对“中华民族复兴”的认识及其意义》,《民族研究》2016年第3期,26,000字。
164、《民主政治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抗战时期知识界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讨论》,《
安徽史学》2016年第3期,18,000字
163、《“民族复兴节”的设立与纪念》,《
河北学刊》2016年第3期,16,000字
162、《学科渗透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学科边界》,《
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3期,9,000字。
161、《五四新文化运动:多元的文化观念》,《
史学月刊》2016年第3期,9,000字。
160、《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潮研究的理论思考》,《
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20,000字
159、《文化复兴与民族复兴》,《
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第18,000字。
158、《民族自信力与中华民族复兴》,《学术研究》2016年第1期,16,000字。
157、《论五四时期李大钊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及其意义》,《
理论学刊》2015年第12期。
156、《论杨松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民族理论的历史贡献》,《民族研究》2015年第3期,20,000字。
155、《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
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第1期,18,000字。
154、《论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
安徽史学》2015年第2期,15,000字。
153、《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
史学月刊》2015年第5期,18,000字。
152、《〈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8期,13,000字。
151、《抗战时期“学术中国化”运动再研究》,《
浙江学刊》2015年第4期,18,000字。
150、《巩固与拓展: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路径之选择》,《
河北学刊》2015年第1期,13,000字。
149、《论晚年孙中山“中华民族”观的演变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19000字。
148、《“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10000字。
147、《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3期,15000字。
146、《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
历史学月刊》2014年第2期,15000字。
145、《论〈醒狮周报〉撰稿人的构成、聚集与分化》(与曾科合作),《
安徽史学》2014年第3期,25000字
144、《近代“中华民族复兴”之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4期,15000字
143、《“九一八”后知识界对“战”与“和”的不同抉择——以\u003c东方杂志\u003e和\u003c独立评论\u003e学人为中心的考察》,《史学月刊》2013年第1期,20000字。
142、《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22000字。
141、《醒狮派“国家至上”思想的西学来源——兼论国家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与曾科合作),《
浙江学刊》2013年第1期,15000字。
140、《论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5期,15000字
139、《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河北学刊》2013年第5期,15000字。
138、《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派对“一战”后民族自决思潮的回应》(与曾科合作),《学术研究》2013年第9期,20000字。
137、《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及当下的民族主义》,《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8期,10000字。
136、《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与王敏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25,000字。
135、《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及其理论建构》,《
近代史研究》(英刊),2012年第2期,18,000字。
133、《论辛亥时期的国民观》(与朱蕾合作),《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9辑《
辛亥革命与清末民初思想》,35,000字。
132、《\u003c改造\u003e与五四社会主义之传入》(与高娟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论文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31、《论国民观在清末的兴起》(与朱蕾合作),《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国际学研讨会论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130、《报刊与民国思想史研究》,《
史学月刊》2011年第2期,18,000字;
129、《中西与新旧之间: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学术研究》2011年第1期,13000字。
128、《论国民观在清末的兴起》(与朱蕾合作),《学术界》2011年第6期,15000字。
127、《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知识界的思考》(与郭辉合作),《
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18000字。
126、《论九一八后文化民族主义思潮》,《
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3000字。
125、《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与朱蕾合作),《
晋阳学刊》2011年第5期,15000字
124、《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15000字。
123、《论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高校理论战线》2011年第10期,15000字。
122、《论五四时期的世界主义》(与马英合作),《
吉首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15000字。
121、《新路:批判国民党一党独裁的第一刊》(与钟雪合作),《
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22,000字。
120、《新世纪以来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与王毅合作),《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秋之卷,15,000字。
119、《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华东师大学报》2010年第5期,18,000字。
118、《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1期,13,000字。
117、《中国知识界对国联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以胡适、罗隆基和胡愈之为例的考察》(与刘妍合作),《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第1期,25,000字。
116、《从徐继畲看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卖国》,《
晋阳学刊》2009年第2期,10,000字。
115、《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影响》(与张英合作), 《世界历史》2009年第2期,25,000字。
114、《论包世臣的吏治思想》,《
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15,000字。
113、《论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苏俄热》(与张英合作),
韩国《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45,000字。
112、《论“民生主义”的内容及其当代意义》,《学术研究》2009年第7期,13,000字。
111、《〈改造〉与五四社会主义之传入》(与高娟合作),《
求是学刊》2009年第3期,18,000字。
110、《理性民族主义——九一八事变后的〈大公报〉》,《
浙江学刊》2009年第4期,20,000字。
109、《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14,000字。
108、《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30,000字。
107、《张君劢对西学传播的贡献》,《
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夏之卷,15,000字。
106、《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的近代转型》,《
历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16000字。
105、《张治中与抗战初期的湖南教育》(与刘鹤合作),《教育史研究》2008年第1期,9,000字
104、《五四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特点》(与周元刚合作),《
四川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24,000字。
103、《张君劢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演变》,《
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20,000字。
102、《30年代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与谭庆辉合作),《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25,000字。
101、《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有研究方法》(与
张宝明合作),《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9,000字;
100、《“五四”前后的民族主义与三大思潮之互动》,(与周元刚合作),《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18,000字。
99、《包世臣的文论、诗论和文学成就》,《
安徽史学》2008年第4期,14,000字。
98、《〈瀛环志略〉与〈海国图志〉之比较》,《
晋阳学刊》2008年第6期,14,000字。
97、《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现代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初探》,《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6期,15,000字。
96、《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动力》(与
张宝明合作),《
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9,000字;
95、《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
浙江学刊》2007年第1期,20,000字。
94、《包世臣与嘉道时期的禁烟和抗英斗争》,《
安徽史学》2007年第2期,13,000字。
93、《30年代思想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争论》,《求索》2007年第3期,18,000字。
92、《民国乡村建设之“公共卫生”研究》,《
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9,000字。
91、《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与
张宝明合作),《
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9,000字。
90、《盘点中国近代思想史·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与张宝明合作),《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10,000字。
89、《论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的影响》,《
中国文化研究》2007夏之卷,18,000字。
88、《论“东方文化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韩国中国
历史学会;《
中国史研究》第47辑,2007年4月,30,000字。
87、《论东方文化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
近代文化研究中心:《近代文化研究》第一辑,2007年6月,30,000字
86、《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社会转型》,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思想研究集刊》第3辑,2007年6月,45,000字。
85、《要加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之互动关系的研究》,《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5期,5,000字。
84、《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形成》,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思想研究集刊》第4辑,2007年9月,30,000字。
83、《嘉道经世思潮与晚清思想的近代转型》,《
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16,000字。
82、《张君劢与1923年的人生观论战》,《
传记文学》2007年第11期,12,000字。
81、《90年代以来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述评》(与邵华合作),《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15,000字。
80、《关于民国乡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第52—59页,15,000字。
79、《九一八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动——以“新年的梦想”为中心的考察》,《
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13,000字。
78、《抗战时期钱穆复兴中国文化的思想及评价》,《
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13,000字。
77、《“九一八”后的民主宪政运动》,《求索》2006年第3期,12,000字。
76、《“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
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15,000字。
75、《90年代以来五四东西文化论战研究述评》(与
伏炎安合作),《
广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13,000字。
74、《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他》,《
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6,000字。
73、《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梁漱溟与现代中国学术》,《
孔子研究》2006年第3期,15,000字。
72、《民国思想史的几个特点》,《
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9,000字。
71、《胡适是“全盘西化论者”?》,《
浙江学刊》(2006年第4期,18,000字。
70、《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
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15,000字。
69、《梁漱溟与马克思主义》,《
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20,000字。
68、《晚清思想家“振兴中华”使命感的历史考察》,《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13,000字。
67、《西学东渐: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
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6,000字。
66、《马一浮新儒学思想研探》,《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20,000字。
6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与
贾小叶合作),《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15,000字。
64、《重评学衡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广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5,000字。
63、《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5000字。
62、《论民国时期的东学西传》,《吉首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5,000字。
61、《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13,000字。
60、《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6,000字。
59、《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求索》2005年第1期,15,000字。
58、《论包世臣在嘉道经世思潮中的历史地位》,近代史研究所思想研究室:《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1集,40,000字。
57、《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与
贾小叶合作),《
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19,000字。
56、《梁启超晚年的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及其疏离》(与哈艳合作),《
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13,000字。
55、《论张君劢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韩国《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5期,30,000字。
54、《泰戈尔访华与五四时期的思想斗争》,《2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5,000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
53、《论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15,000字。
5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近代史研究所思想研究室:《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集刊》第2集,50,000字。
51、《张君劢论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10000万字。
50、《张君劢新儒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9000字。
49、《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综述》,《
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9000字。
48、《梁漱溟与西化思潮》,《求索》2004年第3期,9000字。
47、《1930年代的“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之争》,《湖南师大学报》2004年第3期,12000字。
46、《论张君劢对现代中国学术的贡献》,《
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10000字。
45、《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
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5000字。
44、《国家、社会与个人——张君劢政治思想的演变》,《
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12000字。
43、《一战与战后(1918—1927)中国文化思潮的变动》,《淮阴师范学院》2004年第4期,15000字;
42、《国民党训政制度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继承与背离》,《
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12000字。
41、《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与
贾小叶合作),《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年第3期,8000字。
40、《论国民党的训政制度与孙中山训政理论的关系》,《第七届孙中山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63—274页,(台)台北
孙中山纪念馆2004年9月版,15,000字。
39、《张君劢与西化思潮》,《
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11,000字。
38、《
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求索》2003年第2期,13,000字。
37、《张君劢与1949年中华民国宪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3,000字。
36、《再评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湖南师大学报》2003年第4期,15,000字。
35、《张君劢与现代新儒学》,《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11,000字
34、《重评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史学月刊》2003第4期,15,000字
33、《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略》,《新哲学》2003年第1辑,5000字。
32、《包世臣与道咸年间的经世思潮》,
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第5期,45,000字。
3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思想界》,(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48,000字
30、《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
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20,000字
29、《论民国西学传播的特点》,《
中州学刊》2002年第4期,11,000字
28、《张君劢与西化思潮》,《
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11,000字
27、《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纲》,(
韩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26,000字
26、《论“东方文化派”》,《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18,000字
25、《“五四”是全盘性的反传统运动吗?》,《求索》1992年第4期,15,000字
24、《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4期,18,000字
23、《“古今之别”与“中外之异”——五四东西文化论争反思之一》,《
江汉论坛》 1992年1期,13,000字。
22、《梁漱溟与五四时期反科学主义思潮》,《东方文化》1992年第1期,18,000字。
21、《“评判的态度”与“同情的理解”——论胡适与梁漱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州学刊》1992年2期,13,000字
20、《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2期,18,000字。
19、《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论五四时期梁漱溟与胡适的中西文化之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2年第4期,15,000字。
18,《自卑与自大:两种不健全的文化心态》,《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12,000字。
17、《论胡适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18,000字。
16、《梁漱溟与阳明学》,《
孔子研究》1990年第2期,15,000字。
15、《文化保守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18,000字
14、《梁漱溟与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
求索》1989年第4期,15,000字。
13、《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论析》,《
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15,000字。
12、《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18,000字
11、《关于清末预备立宪几个问题的商》,《
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13,000字。
10、《一八四七年湘桂边境瑶民起义述论》,《
吉首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15,000字
9、《旧民生主义与民粹主义之比较》,《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13,000字
8、《论清末统治集团内部的立宪派》,《
江汉论坛》 1987年 第9期,12,000字。
7、《清末预备立宪动因新探》,《求索》1987年第6期,13,000字。
6、《重评〈钦定宪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7年第6期, 10,000字
5、《旧民生主义不具有民粹主义的色彩》,《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3期,10,000字。
4、《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团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12,000字。
3、《孙中山“毕其功于一役”思想再评价》,《
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 第8期, 10、000字
2、《氏族、部落和民族浅见》,《
吉首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10,000字。
1、《试论湘西土家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吉首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10,000字。
报纸文章
28、1《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光明日报》2016年11月16日第14版“史学版”,3,000字。
27、《\u003c新青年\u003e创刊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走向——纪念\u003c新青年\u003e创刊100周年对话》(与
张宝明、
俞祖华合作),《光明日报》2015年9月9日“理论版”,12000字,其中本人5000字。
26、《“但开风气不为师”——客观评价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光明日报》2015年4月22日“理论版”,3,000字。
25、《文化只有东西之别,没有古今之分吗?》,《
北京日报》2015年3月30日“理论版”,3,000字。
24、《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与
黄兴涛、俞祖华合作),《
光明日报》2014年12月17日“史学版”,12000字,其中本人4000字。
23、《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近代自由主义》,《北京日报》2013年10月21日,5000字。
22、《要加强对五四后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8日是“史学版”,5,000字。
21、《关于近代史上激进与保守的对话》(与
何晓明、
俞祖华合作),《
中华读书报》2010年9月27日, 12000字,其中本人5000字。
20、《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几个特点》,《
光明日报》2010年12月14日“史学版”,4,300字。
19、《继承五四、超越五四——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与高力克、张宝明合作),《光明日报》2009年4月28日“史学版”,12,000字,本人4500字。
18、《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历史分期》,《光明日报》2009年8月18日“史学版”,5,000字。
17、《历史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由主义》(与
耿云志 俞祖华合作),《光明日报》2008年5月10日“史学版”,1,1000字,本人4000字。
16、《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之我见》,《
光明日报》2007年8月26日“史学版”,4,500字。
15、《辩证审视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与
冯天瑜、
李喜所合作),《光明日报》2007年11月30日“史学版”,12,000字,本人4000字。
14、《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理论周刊·史学版”,3,000字。
13、《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与
李文海等合作),(《光明日报》2006年3月28日“史学版”,11,000字,本人3500字。
12、《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其他》(访谈),《
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11,000字。
11、《孙中山“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
光明日报》2006年6月26日“史学版”,3,000字。
10、《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光明日报》2006年9月18日“史学版”,5,000字。
9、《“咬定青山不放松”——著名学者郑大华教授访谈录》,《
历史教学》2006年第9期,16,000字。
8、《如何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光明日报》2005年1月25日“史学版”,5,000字。
7、《论晚清爱国主义的三个特点》,《
光明日报》2005年11月25日“史学版”,5,000字。
6、《辩证看待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8日“历史学”,4000字。
5、《如何深化近代湖湘文化研究》,《光明日报》2004年3月9日“史学版”,4500字;
4、《“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以泰戈尔访华为中心》,《光明日报》2004年6月8日“史学版”,4500字。
3、《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的三个误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1日“史学版”,5000字。
2、《走向共和离历史究竟有多远》,《光明日报内参》2003年第169、170、171期,12,000字
1、《近年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11月,3000字.
任免信息
2020年5月18日,经湖南省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审议,郑大华被聘为2020年第一批省政府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