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彝
张宝彝
张宝彝( 1917-1989),临清市大义街人,驰名大江南北的京剧演员、国家一级导演、剧作家兼戏剧评论家,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特邀编审、原云南省京剧院艺术室副主任。
人生经历
张宝彝幼读私塾,从小酷爱京剧。1931年5月赴北京市考取了由梅兰芳余叔岩等创办的国剧传习所。初习老生,后因“倒仓”改学武生、武净。至1933年,由于九一八事变后华北形势的变化,梅兰芳一家为了躲避日祸迁往上海市,致使国剧传习所一度陷入困境。
在此种情况下,一贯反对张宝彝学戏的父母,坚决令其退学。张宝彝遂被迫转赴济南惠商学校改学商科,而学商终与其志向相差太远。1934年春,恰逢山东省立剧院招收插班生,张宝彝征得家人同意前去应试,以名列榜首的成绩插班到该院高级部就读,专攻武净。
1937年春,剧院中的进步学生,因对院方的毕业方案不满,一度闹起了学潮。张宝彝即随鼓动学潮发起人魏静生,离校并创办“大同剧社”,赴河北省辛集市一带演出。至卢沟桥事变爆发,大同剧社解散,张宝彝重返校园。其时,剧院正常的教学秩序早已被打乱,大部分北京籍教师和外地同学都纷纷避乱离校,最后剧院只剩下师生30余人。遂组成演出队,继续留济坚持演出:同年11月15日,剧院演出队奉令组或“战地服务团”,开赴开封市在那里演出了20余场,待凑足路费遂乘闷罐车南下到达汉口,尔后又到达长沙市。1938年4月,演出队由长沙重返汉口,数日后又乘轮船转赴重庆市。1939年剧院演出队在重庆宣告解散。
至此,张宝彝的学艺生涯才正式宣告结束。张宝彝痴迷京剧,两度学艺,先后在院校学习生活了六七年,一方面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受到了较为严格而又系统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演出活动特别是师生同台演出,也使其艺事大进,名声渐起。所有这一切,都为张宝彝在未毕业之前,就担当起导演重任以及以后成为一名著名戏剧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宝彝第一次当导演是1937年12月,执导的剧目是由田汉编剧的《新雁门关》。1938年在湖南长沙又执导了老舍编剧的《新刺虎》。1941年经田汉介绍,张宝彝在重庆被安排在“军委政治平剧宣传团”工作。之后,张宝彝便一直辗转在四川重庆、成都市和广西桂林等地参与演出。同年在桂林市又导排了欧阳予倩编剧的《新潘金莲》、《葛嫩娘》等剧目。此间与张宝彝搭班演出的著名京剧演员有金素秋、李柴贵、徐敏初、张韵生、李雅琴、夏韵秋、潘鼎新、邹伟成、徐维廉、马最良等。
1949年12月,张宝彝在泸州市,随所属的忠勇剧团一起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西南军区政治部京剧团。其间张宝彝导排了《九件衣》、《将相和》、《太平天国》等剧目。1955年8月因西南军区撤销,张宝彝又随团编入昆明军区国防京剧团。1957年昆明军区国防京剧团转为地方建制称云南京剧团。1960年6月,云南京剧团、云南大剧院与昆明劳动人民京剧团三团合并称云南京剧院,张宝彝在该院继续任导演,一直工作到退休。
1964年6月,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剧团、2400余人参加,共演出35个剧目。张宝彝导排的《黛诺》,作为京剧剧种10个大剧目之一参加观摩演出,受到好评。
作品
张宝彝聪敏好学,志趣广泛,知识渊博,博闻强记,有着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京剧演员、一位著名的京剧导演,也是一位多才的剧作家和戏剧评论家。他勤于思索,笔耕不辍,几十年来创作、整理、改编了数十个京剧剧目。诸如20世纪40年代创作、改编的《刁南楼》、《珍珠衫》、《阎惜姣》(三本)、《蝴蝶杯》(三本)以及与王金锋合作创作的《啼笑因缘》;50年代创作、改编的《锤震金禅子》、《刘胡兰》、《江油关》、《牛皋扯旨》以及与吴枫合作创作的《文成公主》;60年代创作改编的《降龙伏虎》、《李定国》、《铁弓缘》、《岗旗》、《彩虹》、《南方风霜》、《南方来信》;80年代创作、改编的《困龙床》等。特别是京剧铁弓缘》代表了张宝彝编导的较高水平。除此之外,他还发表了数十万字有关探索京剧改革的论述和自己导演、创作经验体会的文章。
参考资料
京剧艺术家张宝彝.临清在线.2012-10-07
目录
概述
人生经历
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