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毅敏(1963年-2023年1月23日),男,博士毕业于群马大学,现任
重庆大学教授、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
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邵毅敏考入
北京钢铁学校(现
北京科技大学)学习冶金机械。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1997年在
日本群马大学结束博士学业后,选择留校任职文部教官,参与日本众多企业项目。2004年回国后在重庆大学任职。2023年1月23日22:45时邵毅敏不幸逝世,享年60岁。
邵毅敏于1963年出生。1981年,邵毅敏报考了
北京钢铁学校(现
北京科技大学)学习冶金机械。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1994年,邵毅敏赴海外留学,1997年在
日本群马大学结束博士学业后,留校任职文部教官,参与日本众多企业项目。
2008年邵毅敏获
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次年获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1项,并在同年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22nd Bienni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Noise大型国际会议组织奖。
2011年-2012年,邵毅敏成为
欧盟EU FP7 Marie Curie International Incoming Fellow (
玛丽·居里学者)。2017年6月2日,赴
安徽大学作学术报告。6月3日,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
精密仪器系作学术报告。
2021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首个重大咨询项目“我国
轨道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高端论坛在成都召开,邵毅敏应邀参加此次高端论坛,并作了题为“国产轨道交通轴承研发现状与挑战”的主题报告。次年12月20日,应邀参加中国(洛阳)轴承产业技术发展大会。
邵毅敏首次提出“复合滤波降噪”的概念,弥补了传统降噪法的缺陷和不足,提高了强噪声环境下机械设备早期微弱故障信号的提取能力。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以及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130余项,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
重庆市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二、
三等奖各1项。
截至2020年,邵毅敏带领的
重庆大学高端装备智能轴承技术与
动力学团队有17位科研人才,在
轨道交通、大型船舶、清洁能源、冶金等众多领域做出积极贡献,开展了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邵毅敏团队首次建立了球-刚性平面接触振动基础模型,发现了非光滑接触界面受迫振动响应振幅突变跳跃现象等,为
国机集团传动系统动力学及设备故障诊断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邵毅敏多年来积极参与了冶金、交通、船舶、车辆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项目,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