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岩黄耆
原变种
锡金岩黄耆(学名:岩黄耆属 sikkimense Benth. ex Baker),是豆科岩黄芪属下的一种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省西部的横断山脉西藏自治区东部和东喜马拉雅山脉山地。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 命名来源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Hedysarum sikkimense Benth. ex Baker var. sikkimense
来源:中国植物志 第42(2)卷 || 豆科 LEGUMINOSAE || 岩黄耆属 岩黄耆属 Linn. || 扁荚组 Sect. Obscura B. Fedtsch. ||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Hedysarum sikkimense Benth. ex Baker var. sikkimense
25a.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图版51: 8-15
var. sikkimense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 植物形态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图版51: 8-15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多年生草本,高5-15厘米。根为直根系,肥厚,粗达1-2厘米,外皮暗褐色,淡甘甜;根颈向上分枝,形成仰卧的地上茎。茎被短柔毛和深沟纹,无明显的分枝。托叶宽披针形,棕褐色干膜质,6-8毫米长,合生至上部,外被疏柔毛;小叶通常17-23,具长约1毫米的短柄;小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2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具短尖头或有时具缺剂,基部圆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沿主脉和边缘被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明显超出叶,花序轴和总花梗被短柔毛;花一般7-15,长12-14毫米,外展,常偏于一侧着生,具1-3毫米长的花梗;苞片披针状卵形,先端渐尖,外被柔毛;花萼钟状,长4-6 (-8) 毫米,萼筒暗污紫色,半透明,萼齿绿色,狭披针形,近等长或有时下萼齿稍长,等于或稍长于萼筒,外被柔毛;花冠紫红色或后期变为蓝紫色,旗瓣倒长卵形,长约12-13毫米,先端圆形,微凹,翼瓣线形,长约等于旗瓣,常被短柔毛,龙骨瓣长于旗瓣1-2毫米或初花时几相等,沿前下角有时被短柔毛;子房线形,扁平,初花时仅沿腹缝线被短柔毛,花后期被密的伏贴柔毛。荚果1-2节,节荚近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9毫米,宽6-7毫米,被短柔毛,边缘常具不规则齿。种子圆肾形,黄褐色,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2n=14。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 产地分布
本种主要为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针叶林区的高山种,主要分布于横断山脉四川省西部、西藏自治区东部和东喜马拉雅山地。生于高山干燥阳坡的高山草甸和高寒草原、疏灌丛以及各种砂砾质干燥山坡。也分布于锡金王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 命名来源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 植物形态
锡金岩黄耆(原变种) - 产地分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