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猪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英文名:landrace),是呈世界型分布的瘦肉型猪种。由于其体躯特长,毛色全白,在中国称之为长白猪。
长白猪1887年由大约克夏猪与丹麦土种猪杂交后经长期选育而成。1961年为丹麦全国唯一推广品种。它全身白色,头窄而长,耳向前倾,体长,较一般猪多1至2个
胸椎,胸较浅,背平或稍弓,大腿丰满,臀部发达,每窝产仔10至12头,
仔猪初生重1千~1.5
千克,成年公猪体重可达250千克以上。此
种猪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饲料利用率高。缺点是系长肢弱、皮薄,对烈日照射和
皮肤病的抵抗力弱,要求饲养条件高。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今农业农村部)首次由
瑞典引入长白猪公、母各10头,饲养于
浙江省杭州市种猪试验场、
河北省涿县(今
涿州市)试验站和
广东省农业厅种猪场。198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从
丹麦引入300余头。此后各地也有零星引入,分布于浙江、
河南省、
湖南省、湖北、广东、河北等省。
2020年5月,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长白猪属于传统畜禽。
物种简介
世界上分布较广的著名猪种,瘦肉型。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于1895年用英国大约克夏猪与丹麦当地白猪杂交选育而成。许多国家相继引入,选育出各自的兰德瑞斯猪种。如有瑞系、荷系、德系、法系、英系、美系等。其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大多与丹麦兰德瑞斯相似。1964年初次引入中国,已分布全国各地。因其体躯特长,毛色全白,故名长白猪。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许多省区开展瘦肉型猪种的选育,由于我国地方猪种的瘦肉率偏低,品种内选育的改良效果极其有限,很难通过选育达到目标,而饲养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猪种,不仅需要资金多,而且也难以适应我国当时的饲养管理条件。于是,各省区在政府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下,运用育种理论,广泛开展猪的杂交育种,以实现选育适合我国
国情的本土瘦肉型猪种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几乎都是选用长白猪与我国的地方猪种进行多种形式的杂交,如简单杂交、轮回杂交、级进杂交等,通常用含长白猪血缘多少来表示。由于长白猪瘦肉率高,而且能有效提高杂种后代的瘦肉率,所以各地选育的培育猪种通过不同形式的杂交后,都可以出现选育目标的理想后代,再通过育种过程达到选育中国本土瘦肉型猪的目的,如当时选育的
三江白猪(
黑龙江省)、
湖北白猪(湖北)等。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实施“菜篮子”和瘦肉型猪项目开始及至现今,每年几乎都有不同的场家从各国引进长白猪。
形态特征
原产于
丹麦,全身被毛白色。体躯呈楔形,前轻后重,头小鼻梁长,两耳大多向前平伸,胸宽深适度,背腰特长,背线微呈
弓形,腹线平直,后躯丰满,
乳头7~8对。成年体重,公猪250~350kg,
母猪约250kg。母猪产仔数11头左右,生长肥育猪6月龄体重达90kg,屠宰率达74%,胴体瘦肉率63~64%。多用于培育瘦肉型品种(系),和生产商品瘦肉猪的杂交父本。
生长繁殖
繁殖性能
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
配种的日龄230~250天,体重120
千克以上。母猪总产仔数,初产9头以上,经产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千克以上,经产45千克以上。
生长发育
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80天以下,饲料转化率2.8:1以下,100千克体重时,活体背膘厚15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胴体品质
10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72%以上,背膘厚18毫米以下,眼肌面积35平方厘米以上,后腿比例32%以上,瘦肉率62%以上。肉质优良,无灰白、柔软、渗水、暗黑、干硬等劣质肉。
种猪要求
符合种用价值的要求。
有种猪合格证,耳号清楚可辩,档案准确齐全,质量鉴定人员签字。
不仅
纯种长白猪生产性能优秀,当用来与其他猪种杂交时,也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后代的产仔数,降低背膘厚度。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长白猪是任何杂交组合中不可缺少的猪种,无论那一个配套系也离不开长白猪。在引进猪种中,长白猪是优秀的母本猪种,也可以用做父本猪种与地方猪种杂交,提高生产性能,生产商品肉猪。
主要价值
体型外貌符合本品种外貌特征。
外生殖器发育正常,无遗传疾患和损征,有效乳头数6对以上,排列整齐。
种猪个体或双亲经过性能测定,主要经济性状,即总产仔数、达100千克体重日龄、100千克体重活体背膘厚的EBV值(估计育种值)资料齐全。
健康状况良好。
优点:长白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等特点,而且
母猪产仔较多,奶水较足,断奶窝重较高。于六十年代引入我国后,经过三十年的驯化饲养,适应性有所提高,分布范围遍及全国。
缺点:体质较弱,抗逆性差,易发生繁殖障碍及裂蹄。在饲养条件较好的地区以长白猪做为杂交改良第一父本,与地方猪种和培育猪种杂交,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