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村人口1780人,耕地面积2900亩,共有党员43人,支部班子成员3人,村委班子成员3人。目前,全村有200多个冬暖式大棚和300多个大
拱棚;占地面积800亩,全村人均收入达6000元左右。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南部乡镇搞突破、北部乡镇抓提高”的2009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思路,结合办事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南部村庄重点发展工业产业,北部村庄重点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产业发展布局。在树立八面旗帜发挥农产品
行业协会作用的基础上,培养更多的龙头和大户使他们发展壮大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作用,走好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路子。曹屯村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成为远近闻名大
拱棚蔬菜生产专业村。
该村制定切实可行的产调规划,立足曹屯村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聘请专家开论证会,科学地制定了该村农业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规划出了以冬暖式大棚和大拱棚为主,中型拱棚为辅的总体框架。在作好结构调整规划的基础上,该村加大品种结构的调整,盯住市场干、围绕餐桌转,从而使调整真正实现增收的目的。同时还注重了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适应市场的需求。使村干部和群众认识到不调不行,不快调还不行;二是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开拓干部的群众的视野,村支部书记多次带领着科技示范户到
寿光市、燕店、河店等地参观,让村干部和群众亲眼看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后,给农民带来的效益,从而消除他们头脑中的思想阻碍,转变观念,使他们与街道党委、办事处在思想上达到共识,在行动上达到步调一致;三是通过效益对比法,改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以大田和大棚的效益为例,农民种一亩小麦、玉米,亩产900到1000斤。按市场价格计算,亩收入1600元左右,除去生产费用500-600元左右,亩收入一年仅在1000元左右。但是大棚年收入高可达3万余元。通过算帐比较,农民的认识提高了,观念转变了,从而掀起了产也调整的热潮。
在农业产调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在打造特色产品,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目前,曹屯村已经形成了以西红柿、
方红甜椒、
香瓜为主,蘑菇、黄瓜为辅的大棚生产体系。这些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显示了 我办事处特色经济的实力,富了一方群众。一是实施以棚富村的战略。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曹屯村的大棚菜生产已俱规模,有着雄厚的生产技术和人才,实施以棚立村是我们的重点。一是要扩大冬暖式大棚以及大
拱棚的生产面积。准备发展冬暖式大棚到300个,大拱棚到500个,其中以高标准大棚建设为方向,加大投入力度。从而实现逐步实现一户一棚甚至是一户两棚的目标。二是实施协会协调战略。把分散经营的大棚户,以农业协会的形式组织起来共闯市场,结合办事处牵头成立的大棚生产协会,成立本村的小协会,吸收大棚户为会员,通过定期举办大棚种植技术的讲座、组织农户到邻近乡镇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从而,提高该村分散经营的大棚生产户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力的保障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三是实施产品调优战略。在稳定大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把功夫下在调整品种结构上,引进名、优、特、新品种,逐步淘汰老品种,向精养、立体种植方向发展,向多样化种植方向转变,提高生产效益。今年,曹屯村就新引进了新品种的西红柿苗30万株,即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