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法语名: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简称EPFL)是一所位于
瑞士洛桑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专注于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领域。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始建于1853年,初名洛桑特别学院,受巴黎中央理工学院启发,旨在培育工程精英。1890年其升格为大学并更名为洛桑大学工程师学院。1944年,学院迁址至
洛桑南部法庭大道,紧接着更名为洛桑大学综合理工学院(简称EPUL)。1969年1月,EPUL晋升为联邦层级,成为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是
瑞士继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后的第二所同类学院。在瑞士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学院迁址至莱蒙湖畔。21世纪以来,EPFL加速国际化进程,推广跨学科教育,校园扩展至多地。2009年,纳沙泰尔校区启用;2014年,设立瓦莱和弗里堡州分校。2015年,学院开启日内瓦校区建设,同期学生规模增至10000人。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占地约55万m2,由建筑、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科学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技术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组成。截至2024年,该校拥有约18,000名师生,吸引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与学者。其教育与科研体系涵盖了包括数学、生命科学、建筑学以及各类工程学科,拥有超过500个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教席及研究团队。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位列“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54位,“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3位,“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26位。
学校历史
1853年-1889年:巴黎灵感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历史始于1853年11月7日设立的洛桑特别学院(École Spéciale de Lausanne),当时该校招收了首批11名学生。学校初创时期,课程设置涵盖了基础科学领域如化学、物理、数学,以及绘画、建筑和土木工程。学院的创办灵感源自法国的
巴黎中央理工学院,旨在
瑞士本土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1855年,首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毕业,比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当时称为苏黎世理工学院)的首次开学典礼还早数周时间。
后来,洛桑特别学院于1869年并入洛桑学院框架内,成为洛桑学院的分支。
1890年-1968年:大学诞生
1890年,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经历两个重要转折点。首先,学院晋升为大学级别,随之其名称变更为洛桑大学工程师学院;随后,增设电力工程专业。
1903年,学校五十周年庆典时,学生数达132名,教授24位。1905年,学院授予塞西尔·布蒂卡兹(Cécile Butticaz,女)工程学位,成为性别平等进步的标志。同年,校长阿德里安·帕拉兹(Adrien Palaz)致力于将学院升级为瑞士联邦级学院,但首次尝试未获成功。直至1943年,学院再次谋求此地位,仍遭到联邦政府否决。
1944年,学院迁址至
洛桑南部法庭大道(Avenue de Cour)的萨沃伊大楼(Hôtel Savoy旧址)。不到两年后,学院更名为洛桑大学综合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de l'Université de Lausanne,简称EPUL),并在此期间建立了物理系,进一步拓宽了学术领域。
至1953年学院百年华诞之时,洛桑大学综合理工学院已拥有一支由45名教授和讲师组成的教学团队,以及约500名在校学生。
1969年-2000年:迈入联邦
1963年4月1日,莫里斯·科桑迪(Maurice Cosandey)就任洛桑大学综合理工学院(EPUL)校长,其有一个坚定目标:将学院晋升为联邦层级。历经六年努力,在1969年1月1日,洛桑大学综合理工学院正式成为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成为
瑞士继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后的第二所同类学院。彼时,学生总数已逾千人。
瑞士联邦政府随后推出了一项为期25年、耗资7亿瑞士法郎的计划,旨在迁移并扩建学院新址至埃库布伦斯-多里尼(Écublens-Dorigny)。1978年,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新校区首批建筑落成,后续建设持续了几十年。至1980年代,彼时学生招生人数已超过2000人。
进入1991年,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校长伯纳德·维托斯(Bernard Vittoz)领导下,创立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园基金会。维托斯的构想是,构建一个科研与产业互动的研究园区,通过园区平台,促进初创企业、公司与学者、学生间的紧密合作,加速技术转化与知识流动。
2001年及以后:走向国际
进入21世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与发展。2001年,建筑系迁至埃库布伦斯校区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正式合并为一个地点。2002年,学院实施重组,以大型跨学科学校取代原有部门,以促进跨学科合作。同期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并与
洛桑大学、
日内瓦大学合作建立了人文学院。一年后,学院迎来150周年庆典,学生人数突破6000人。
21世纪迎来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
瑞士法语区的扩张。纳沙泰尔(Microcity)校区于2009年启用,后于2014年在
瓦莱州和
弗里堡州设立分校。2015年,学院开启了日内瓦生物科技园区(Campus Biotech)的建设,学生人数增至10000。
与此同时,洛桑主校区持续扩建,新增由SANAA设计的标志性建筑——
劳力士学习中心(2010年),以及由日本建筑师
隈研吾(Kengo Kuma)设计的ArtLab(后为EPFL展馆,2016年),和SPOT原型设计空间(2022年)。
2014年,科学园更名为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创新园,该创新园发展迅速,很快拥有2300名员工,汇聚30余家大公司、100多家初创企业及75家处于孵化器阶段的创业企业。
2019年,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在校园中心Place Cosandey推出了新徽标和新空间,庆祝学院联邦化50周年。新空间部分被AGORA Lombard Odier 结构覆盖,在此举办了许多周年纪念活动,吸引近40000名参观者。2022年,数学院主任玛丽娜·维亚佐夫斯卡(Maryna Viazovska)获
菲尔兹奖,“彰显了学院对研究的培养和支持能力”。
办学条件
学校架构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由建筑、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科学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技术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组成。
本科生教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通常为期三年,对应180欧洲学分转移系统(ECTS)学分。首年为通识教育阶段,随后两年则聚焦专业深化。第三学年,学院提供为期一年的海外交流项目。
硕士生教学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提供 29 个硕士课程。硕士课程体系强调灵活性与深度,针对某一领域深入探究,亦能跨越传统学科边界。学院与全球一些大学,提供双学位及联合学位项目。课程结构方面,多数硕士项目包含辅修或专业模块,既涵盖必修核心课程,也提供选修课程。
师资力量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拥有370多名教授,其中正教授188位,副教授114位。
入学条件
本科
硕士
通过学校官方申请表在线提交申请,时间为在11月中旬至12月15日或12月16日至3月31日之间提交。要求拥有大学本科相关专业学士学位,成绩优异,并提供推荐信。
博士
通过学校官方申请表在线提交申请,关注所选博士课程各自的申请截止时间,务必在此之前完成所有材料提交(包括推荐信)。申请材料由博士课程所属专家委员会全面审核,考虑学术成绩、研究兴趣、潜在导师匹配度等。
学术科研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拥有500多个实验室和研究小组,配备40个共享技术平台。学院科研社群多元化且充满活力,致力于在广泛的创新领域中推进知识边界。为促进跨学科整合,EPFL启动多项战略性科研计划,如“蓝脑计划”“瑞士等离子体中心”及“威尼斯时光机”等前沿项目。研究领域聚焦于数据科学、个性化健康、生物医学工程、能源、机器人和先进制造等关键课题。
科研资源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位于
劳力士学习中心(Rolex Learning Center),藏书50万册,全年无休,每日自清晨7时至午夜向公众开放,提供便捷的知识访问通道。自2021年起,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采用循证获取(EBA)模式购买电子书,该模式依据实际使用频次决定购藏,目前与六大出版社合作,可以通过BEAST目录检索获取。此外,顺应瑞士国家开放获取战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携手瑞士学术图书馆联盟,与
剑桥大学出版社、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泰勒与弗朗西斯出版社签订三项协议,授权本校研究人员免费阅读特定出版物集并开放发表文章。图书馆服务延伸至数字平台,提供兼容电脑、平板及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校内直连或远程经由VPN皆可使用。
研究领域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这些领域通过其研究所、研究中心、技术平台等机构开展活动。具体包括集群、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中心、天体物理学、生物工程研究所、蓝脑、能源中心、企业社会中心、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影像中心、非洲卓越 EXAF、人居研究中心、国际风险治理中心、洛桑超快科学中心-LACUS、湖沼学中心、微纳加工研究中心(M2C)、分子与杂化材料表征中心、神经假肢中心、综合食品与营养中心、优化、瑞士电气基础设施技术中心、瑞士数据科学中心、瑞士等离子体中心、突触神经科学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威尼斯时光机等方面。
科研平台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为研究人员及学生提供了诸多研究设施与平台。
研究成果
截止2024年6月5日,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共发表期刊论文85000余篇(其中2023年3532篇,2024年6月5日前1161篇),专利近1700余件(其中2023年67件,2024年6月5日前32件),起草标准23条,出版书籍1730本。
排名声誉
校园环境
校园介绍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是一所全球国际化研究型大学,侧重于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领域。其官网数据显示,2024年该校拥有约18,000名师生,构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学术社区,吸引着来自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与学者。其教育与科研体系涵盖了包括数学、生命科学、建筑学以及各类工程学科,拥有超过500个装备精良的实验室、教席及研究团队。在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荣列全球第26位。学校不仅在
瑞士本土的
沃州洛桑设立主校区,还跨越
日内瓦州、
瓦莱州、
弗里堡州、
纳沙泰尔州设立了分部,实现了地理上的多点布局,更在中东地区设立了海外分校。
日内瓦校区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日内瓦校区位于生物科技园,拥有EPFL中心和实验室。此校区聚焦于神经科学、神经工程、神经技术、人工智能和全球健康等领域,与
日内瓦大学、Wyss生物和神经工程中心、日内瓦大学医院及日内瓦生物科技园基金会紧密合作,构建了跨学科与转化研究网络。2022年10月,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日内瓦校园成立了神经元X研究所,该所跨越了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学院(IC)、工程科学学院(STI)及生命科学学院(SV),旨在促进在神经科学、人工智能和工程学交叉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合作。
瓦莱州校区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瓦莱州校区聚焦于能源、健康与环境三大科研领域,汇聚该校四大学院的学者力量,共同推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该校区与瓦莱州议会合作紧密,签署了一项原则性协议,以围绕绿色能源转型建立一个国家研究、创新和培训中心。瓦莱州校区内设16个实验室,专攻能源、环境与健康关键议题,由来自40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和博士生管理。
弗里堡校区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弗里堡校区2014年设立,位于bluefactory创新区的智能生活实验室。智能生活实验室汇集了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弗里堡工程与建筑学院和弗里堡大学在建筑技术、福祉和行为、交互和设计过程以及能源系统等研究领域。在这里将建设智能生活实验室大楼,其设计标准超越了瑞士2050年的能源愿景30年。
纳沙泰尔校区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2009年在纳沙泰尔开设分校后,在此建立了学院第12个实验室。纳沙泰尔校区专注于涵盖健康科技、微系统技术、光伏能源以及制表等多个研究领域。拥有12个教授席位、2个研究中心及超过230名工作人员。
校园设施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通过多里尼体育中心,配备了多元化的体育设施,涵盖了超过125种运动项目,以满足不同水平和兴趣的需求,同时设置精英运动员支持计划及专业设施。学院面向所有社区成员开放注册,并为成功注册者提供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的免费课程。此外,校园内分布着乒乓球桌、地掷球场、街头健身区及两个多功能运动空间(Box-Ups),均配备有休闲运动器材,免费开放给师生使用。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展馆位于
洛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校园中心,是艺术展览的优选场地。
标志性建筑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展馆(EPFL Pavilions)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内一处标志性建筑,由日本建筑师
隈研吾设计。这座建筑坐落于校园核心区域,作为艺术与科学展览的高端平台,还融入了蒙特勒爵士咖啡馆,为访客提供文化体验与休闲场所。
劳力士学习中心,坐落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校园腹地,是一座集学习实验室、图书馆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于一体的现代化地标建筑。该中心由日本建筑设计事务所SANAA设计,面向全校师生及公众开放。占地2万平方米的连续空间内,劳力士学习中心融合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研讨区、学习区、餐饮设施(含餐厅与咖啡厅)以及户外休憩区,所有功能区域过渡自然。其创新的建筑包括平缓的斜坡和露台依地形起伏,围绕内部露台起伏,以及为其复杂的弧形屋顶提供几乎看不见的支撑。
瑞士高科会议中心位于
瑞士洛桑,隶属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校园,是日内瓦湖区域首屈一指的大型会议设施之一。作为举办众多国际级别活动的场所,该中心以其“现代化设计、前沿科技集成及专业服务团队而著称”。该会议中心的建筑特点在于其灵活性与功能性:允许三个礼堂合二为一,每个房间的座位数也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更改。
行政管理
管理体系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管理体系由一个理事会、5个院系和2个学院(人文学院(CDH)和管理学院(CDM))、一个校会、一个教职员工议会、中心和中央机构组成。
管理层
历任校长
知名校友
校园标识
校徽
“EPFL”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首字母的缩写,与“
麻省理工学院”等同理科学院的英文缩写形式相似。新的校徽既简单又精致,以四个EPFL字母为中心,红色象征着
瑞士。字母“E”和“F”的开口来自瑞士十字架臂末端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