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吾(Kengo Kuma),1954年出生于
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日本著名建筑师。
1979年毕业于日本
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取得建筑硕士学位。1985年,前往
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并担任客座研究员。回国后于1990年设立了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2008年,隈研吾在庆应义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次年起任东京大学建筑研究生学院教授。
隈研吾善用竹子、木材、泥板、石头、纸这一类自然材料,散发日式
4级风与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之为“
负建筑”“隈研吾流”。代表建筑有“水/
玻璃”“
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
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等,还著有《
十宅论》《负建筑》等建筑书籍。曾获得过日本建筑学会奖、日本每日艺术奖、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隈研吾于1954年出生在神奈川县横滨市,他的父亲喜爱建筑设计,并热衷于收集德国建筑设计师布朗诺·陶特的作品,启蒙了年幼的隈研吾。10岁时,隈研吾曾跟随家人一同参观了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体育馆,由日本现代建筑鼻祖
丹下健三设计的
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风格让年幼的隈研吾着迷,因此立下做建筑师的志向。1979年隈研吾毕业于日本
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取得建筑硕士学位。
建筑经历
1979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隈研吾在东京日建设计公司工作。后又辞职前往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访学,在这期间隈研吾参观了很多
弗兰克·赖特的建筑作品,学习赖特织理性
砌块的建筑构造方法。在
建筑材料的运用和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深受赖特的影响,并于1986年撰写了书籍《
十宅论》。1985-1986年间,隈研吾受哥伦比亚大学之邀担任客座研究员,后又回到
日本,与筱原聪子共同创立的空间研究所工作室。1988年7月,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建筑作品,位于
伊豆市的风吕小屋。1990年,创立了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90年代,钢筋混凝土建筑风靡日本,然而隈研吾认为混凝土是没有生命的材料,在成型的那一刻开始就失去了改变的可能性,并且这种封闭的形式会让人呼吸不畅、身体拘束。为了表达对这股风潮的反感以及自身的建筑审美,隈研吾设立了为
马自达打造的产品展示厅“M2”。然而标新立异的建筑风格以及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让他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都接不到订单,只能去一些边远地区接一些小项目。
远离都市的10年间,隈研吾跟不同匠人探讨建筑方面的知识,同时对
泡沫经济进行深刻的反思,让他意识到建筑应当消失在环境中,于是形成了他的建筑哲学“负建筑”,即“建筑要高明地‘败给’风土”,建筑要与环境完美地融合。此后该理念一直运用于隈研吾的建筑中,在1995年设计了“龟老山展望台”“水/
玻璃”“
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知名建筑,2002年在中国长城脚下建造了“长城下的公社/竹屋”,并荣获了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成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2015年12月22日,隈研吾团队击败
伊东丰雄团队,成功拿下2020年东京奥运主场馆“
东京新国立竞技场”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让建筑“消失”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导致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低迷和停滞状态,作为建筑师的隈研吾同样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被迫停止了所有的工作,开始周游日本,而这段闲暇时光也让隈研吾渐渐形成了让建筑“消失”的设计理念。建筑不可能真正消失,而是在建筑之地上创造全新的地貌景观。在隈研吾看来,一座建筑通常只能维持数十年的寿命便就地消失了,而地貌却能经受风雨影响而始终存在于原地,而建筑师应当像创造地形地貌一样创造能够长期存在的建筑。通过对粒子、倾斜、薄膜、洞孔、时间等元素的运用让建筑“消失”环境里,与自然融为一体,形成“负建筑”。
建筑特色
设计风格的多元化
隈研吾习惯根据建筑物和当地的人文环境去构建作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如他在中国设计的无锡
万科集团大楼就是从原旧纺织厂改建而成,并借鉴了当地太湖文化元素。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中展厅与展厅之间依靠古代建筑的廊道进行联接,进门处的水口设计中蕴含了
江南村庄的风俗,同时在设计布局中还参考了中国“阴阳”的概念。
建筑材料的独特性
隈研吾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参考环境与建筑来选取材料,尤其喜欢使用竹子、石头、木材等天然材料。比如他在长城脚下用竹子设计的竹屋,既就地取材,又能传递
中原地区“君子持节”的竹子情节。隈研吾对于现代材料也能独特运用,比如在2014年东京铁匠烤鸡酒吧中,他将彩色回收
电缆进行组装拼接,来装饰墙面和家具,打破了传统的室内设计概念。
设计语义的禅意性
隈研吾常常会把设计焦点从“物质”转向“精神”,通过自然的
建筑材料、简洁的空间布局以及开放空灵的视觉感受,营造出空寂、幽玄的
禅宗思想意境。
主要作品
代表性建筑
Z58水/玻璃
坐落于上海番愚路58号,毗邻“国父”孙中山家族的美丽花园,其前身是
上海市手表五厂厂房,根据原来的老办公楼改造而成。隈研吾在Z58的正立面设计了像镜子般的花栏,在建筑的顶层构建了一个立于水面上的房间,门厅则像是一个被分离的室外空间,一侧是面向街道的镜子立面,另一侧则使用条形玻璃做出
肌理效果。门厅外只有一条小径通向办公区和电梯,小径周围是人工水面。
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
竹屋位于长城脚下的一条山沟上,隈研吾利用倾斜的地形,将建筑的下一层建在山沟底下,上一层则在山沟上面,维持原有的自然平衡。竹屋的建筑材料主要为玻璃和当地的竹子,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还更好地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并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
三里屯SOHO
三里屯SOHO由九栋一百米超高层建筑围绕着半地下户外庭院构成,隈研吾利用不规则的椭圆形和复杂的百叶组合构建整个建筑群,营造一种行云流水之感,冲破了对建筑固有观念的束缚 。
三得利美术馆
隈研吾以“都市中的起居室”为创作理念,采用百叶窗式建筑外立面,通过开合调节让游客感受四季与时间的变化。室内采用原木、竹子、流水等设计元素,体现了
日本传统的和室建筑美和日本禅文化。
日本新国立竞技场
在1958年的旧体育馆基础上改建而成,被称为“森林体育场”。场外被树木包围,场内则是用一块块木块构建而成,其所使用的木材分别取自日本的47个县市。运动场的屋檐参照了日本寺庙屋檐的建造工艺,体现了日式传统建筑之美。
书籍作品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人民资讯:隈研吾采用一种与20世纪当代主义截然相反的方式,弃工业化的材质,从抽象、极简里脱身,让空间蕴含着过去又定义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