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锡德是一位退休讲师,代表作品为《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
正文
一、个人简介
方锡德,男,1946年生于
桐城市县。1964年
江西省彭泽中学毕业,同年考入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专业学习,1969年毕业,留系任教。1983年任讲师。1985年免试入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88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95-1997年任教于
日本东京大学。2002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3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2月退休。任职期间,长期从事大学基础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工作,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然乏善可陈;学术研究虽孜孜矻矻,力求不作空言,但也只是拾点儿野荒残物,终无可表;可在述而少作之时,亦常常留意于三个方面:(1)中国现代文学史;(2)中国现代小说;(3)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
二、联系方式
三、论文
(一)专著与论集
1.《文学变革与文学传统》(论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2.《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二)编著
1.《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合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
陈平原主编),
高教社,2003年第1版,2006年第2版。
2.《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合著,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
严家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合著,乔默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4.编辑
吴组缃著作四种:《说集》、《苑外集》、《
拾荒集》、《宿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1988。
5.《中国新诗发展概观》(教材),《函授教材》第6册、第7册,
北京经济管理函授学院,1985。
6.《
现代文学》(合著,吴军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85年初版,1987年修订再版。
7.《五四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社团和作家》,《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第7期,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2。
(三)论文
1.《冰心与刘廷芳的文学交游考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2.《佚文〈惆怅〉:冰心唯一一部爱情小说的意义》,《
长江学术》,2008年第3期。
3.《一段文学生活的记录——〈吴组日记摘抄〉后记》,《
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1期。
4.《小说〈惆怅〉为冰心佚文的再考证》,《
现代中国》第9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5.《五四爱情故事的另一种叙述——介绍冰心未收集的短篇小说〈惆怅〉等佚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6.《五四爱情故事的另一种叙述——读冰心未收集的短篇小说〈惆怅〉》,《冰心论集(三)》,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7.《介绍〈冰心全集〉未收的几篇佚文》,《冰心论集(三)》,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8.《论文学传统在新文学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中国》第4辑,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9.《吴组缃著作年表》,《吴组缃先生纪念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
10.《吴组缃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吴组缃先生纪念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1.《吴组缃生平年表》,《
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1期。
12.《痛苦的等待——论戴望舒诗〈等待(二)〉》,《戴望舒名作欣赏》(
孙玉石主编),
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13.《萧乾〈栗子〉赏析》,《中国文学专辑》第8辑,天津
新蕾出版社,1992。
14.《现代小说中的“情调”结构》,《
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15.《“综合”的艺术——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思想一侧面》,《九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16.《“美丑必露”和“心存泾渭”——实录写真方法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运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年第4期。
17.《论中国现代小说家的“意境”追求》,《
缀玉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
18.《现代小说中的“散文画”》,《
甘肃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9.《现代小说家的意境追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3期。
20.《吴组缃〈一千八百担〉赏析》,《中国文学专辑》第5辑,天津
新蕾出版社,1989。
21.《走向革命现实主义之路——论吴组缃创作道路的转变》,《
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22.《
文艺先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3.《叶绍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4.《论吴组缃短篇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
文艺论丛》第23辑,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25.《吴组缃评传》,《中国现代作家评传》第2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26.《冰心:母爱、童年和大自然的礼赞》,《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27.《冰心与泰戈尔》,《文艺论丛》第18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28.《谈闻一多、徐志摩、朱湘致曹葆华的三封信》,《
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29.《锋锐的“寸铁”,光辉永在——读新发现的鲁迅四篇佚文》(与
孙玉石合著),《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30.《介绍新发现的鲁迅十一篇佚文》(与孙玉石合著),《鲁迅研究》1980年第1期,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四、专业领域
(一)担任过的课程
《大学语文》
《现代小说艺术与文学传统》
《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
《中国现代小说概论》
《中国现代小说选读》
《现代文学研究入门》
《现代文学研究工具书介绍》
《中国现代作品赏析》
《中国现代作品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
(二)科研项目
1.参与撰写《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
严家炎教授主编,进行中。
2.1992-1993,参与撰写《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严家炎教授主编,已完成。
(三)获奖
1.《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课程(作为主讲教师之一),2004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
一等奖;
2.《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作为主讲教师之一),2004年评选为
北京大学精品课程;
4.1994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
5.1993年获北京大学第四届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二等奖;
6.1993年获北京大学首届505中国文化奖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