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进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任配音演员。其中《国家利益》获文化部优秀配音奖。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
汤姆叔叔的小屋》《大海的女儿》《人世间》《虎口脱险》等。
五十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1950年)《
彼得大帝》(苏联,1952年)《不屈的城》(
波兰,1952年)《伟大的公民》(苏联,1952年) 《乌克兰诗人舍甫琴柯》(苏联,1952年)《钢铁的城》(
捷克斯洛伐克,1952年)《坦卡》(保加利亚,1953年)《废品的报复》(
匈牙利,1953年) 《米兰的奇迹》(
意大利,1954年)、《
一个女人的新生活》(匈牙利,1954年) 《夜店》(
苏联,1955年)《
魔椅》(匈牙利,1955年) 《
为了十四条生命》(匈牙利,1955年)《九月英雄》(
保加利亚,1955年)《
远大前程》(英国,1956年)《雁南飞》(苏联,1956年)《旧恨新仇》(南斯拉夫,1956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马歇尔,欢迎你》(
西班牙,1958年)《三合一》(
澳大利亚,1958年)《崩溃的城堡》(
罗马尼亚,1958年)《
一个人的遭遇》(苏联,1959年)《
战友》(
朝鲜,1959年)《塔娜》(
阿尔巴尼亚,1959年)等。
八十年代:《英俊少年》(
德国,1981年)《远山的呼唤》(
日本,1981年)《
最后一颗子弹》(罗马尼亚,1981年)《虎口脱险》(法国,1982年)《
苔丝》(
英国,1982年)《
三十九级台阶》(英国,1982年)《汤姆叔叔的小屋》(联邦德国,1982年)《
十六个人》(罗马尼亚,1982年)《人世间》(巴基斯坦,1982年)《
冰峰抢险队》(美国,1982年)《海狼》(英国,1983年)《国家利益》(法国,1983年)《大海的女儿》(捷克斯洛伐克、苏联,1983年)《绿宝石护身符》(匈牙利,1983年)《螃蟹》(委内瑞拉,1984年)《开往克列沃的列车》(南斯拉夫,1984年)《女侦探》(法国,1984年)《一个酋长的胜利》(
美国,1984年)《艺人之家》(
罗马尼亚,1984年)《志同道合》(
印度,1984年)《只要我活着》(
德国,1985年)《科佩尼科上尉》(德国,1985年)《
马戏演员的遭遇》(印度,1985年)《
野鹅敢死队》(英国,1986年)《
婉丽》(泰国,1986年)《罗特的女儿》(德国,1986年)《
裸露在狼群》(德国,1986年)《单独行动》(罗马尼亚,1986年)《里约的迷雾》(西班牙,1987年)《国王的光荣》(保加利亚,1987年)《合法婚姻》(苏联,1987年)《警官的诺言》(法国,1987年)《
黑林中的布谷鸟》(捷克斯洛伐克、波兰,1987年)《片山刑警在海岛》(日本,1987年)《他是谁》(波兰,1987年)《没有陪嫁的新娘》(苏联,1987年)《地震》(美国,1987年)《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英国,1988年)《我的朋友流浪汉》(西班牙,1988年)《
冰与火》(美国,1988年)《
莫斯科之恋》(苏联、日本,1988年)《谜中之谜》(美国,1989年) 《总统失踪记》(
法国,1989年)《
西北偏北》(
美国,1989年)《梦游外星》(
捷克斯洛伐克国家铁路,1990年)等《黑猫警长》(中国)。
他的声音缺乏上译惯有的一种绅士风度(比如
毕克的松弛臃懒、富润生的儒雅书卷气、尚华的机灵幽默、
于鼎的敦厚肥硕),也缺乏“铜锤”应有的金属质感(比如
卫禹平、
北京市的
党同义、
王玉立)。他的声音厚重有余,韵味不足,略显生硬,如recanyan所言“杨的处理都有些傲慢、威严,不容人接近的踞高临下”。他与
童自荣一样,是一个本色演员,声音可塑性不强,杨的“傲慢威严”可能与声音的生硬有关。生活中的他,极瘦,显得人就这么一条,不苟言笑,80年代(50多岁了)才成家,退休时孩子还在上小学,前几年又去世了,真是一生不幸。这应该对人的性格与艺术风格影响极大啊?!
杨最适合配什么样的角色呢?顽固、保守、古板的角色。他在
西班牙影片《里约的迷雾》中的配音(该片的女主角是
程晓桦配的,1989年配的,杨还是该片的译导)日本影片《
日本沉没》中的某东方大国领导人以及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发公司的一部片子(可惜片名忘了)该片由杨任译导并亲自主配,一个保守、古板的角色的
社会主义厂长形象,他有四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婿是
杨成纯配的),最后都离他而去,突发疾病而死却没人管的形象。因此,总体来看,杨的配音风格更接近
长春电影制片厂,所配角色也与
张玉昆、
马静图等人有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