绢茸火绒草(学名:
火绒草属 smithianum)为
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常生于低山、亚高山草地以及干燥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被SP2000收录,状态为:Leontopodium smithianum为接受名
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短,粗壮,有少数簇生的花茎和不育茎;不育茎直立,有密生的叶,无顶生的叶丛。
茎直立或斜升,高10-45厘米,挺直或稍弯曲,被灰白色或上部被白色茸毛或常粘结的绢状毛,全部有等距而密生或上部有疏生的叶;节间长0.5-2厘米或上部有时达14厘米。
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宿存;叶多少开展或直立,线状
披针形,长2-5.5厘米,宽0.4-0.8厘米,顶部钝或稍尖,有较短或较长的尖头,基部渐狭或急狭,无柄,边缘平,草质,上面被灰白色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或白色密茸毛或粘结的绢状毛;中脉有时脱毛。苞叶少数或较多数 (3-10个),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稀下部稍宽,与茎上部叶同长或较短,基部渐狭,顶端尖或稍钝,边缘常反卷,两面同样被白色或灰白色厚茸毛,较花序稍长或较长2-3倍,排列 成稀疏的,不整齐的苞叶群,或有长花序梗而成几个分苞叶群。
头状花序大,径约6-9毫米,常3-25个密集,稀1个,或有花序梗而成伞房状。
总苞长4-6毫米,被白色密棉毛;总苞片3-4层,顶端无毛,浅或深褐色,尖或稍撕裂,露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型,有少数
雄花,或通常雌雄异株。
花冠长3-4毫米;雄花花冠管状漏斗状,有小裂片;
雌花花冠丝状。
此种的位置在
团球火绒草 L. conglobatum Hand. -Mazz. 及火绒草 L. leontopodioides Beauv. 之间,曾被认为是后两种的天然杂种;此三种之间也可能有中间类型存在。它的苞叶较团球火绒草为狭,稍少而分散,较火绒草为长,排列成较明显的苞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