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零 (1916.2—1997) 原名刘瑞锋,河南长葛人。擅长油画、
中国画。 1939年在延安
鲁迅美术学院学习,1940年毕业于
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后在晋 察冀边区从事美术工作。1949年以来,先后在天津艺术馆、北京美术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 会北京分会等单位工作,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作品有《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分秒 必争》、《鹰》等。
田零(1916.2.11—1997)曾用名刘瑞峰、尤丁,笔名青望、夏里阳,字青望。中共党员,河南长葛人。1937年投入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赴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9年进
鲁迅美术学院学习美术,1940年于
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毕业。先后在晋察冀边区军区抗敌剧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政治部敌工部作美术宣传工作。1949年任《
大众日报》(后改《
工人日报》)社美术科长,1950年任天津艺术馆副馆长;1953年至1958年于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从事创作,曾从
康斯但丁·马克西莫夫学习油画;1963年至1966年任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筹备会副主任;后任北京画院油、版、雕创作组组长;1985年离休。历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花鸟画研究会顾问,
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长于油画,兼及
中国画。作品有《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分秒必争》、《鹰》等。1992年在台北中华电视艺廊举办个展。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田零从艺50年画展。
田零,(1916.2?11--1997.9.5),原名刘瑞峰,后河镇洼李村人。幼读私塾,在后河小学、长葛县中上学,受教师董树兰、亲戚范梦瑞等人的鼓励和影响,酷爱绘画。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
洛阳市参与上海救亡剧团演出抗战话剧,1938年9月加入共产党,并赴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后入
鲁迅美术学院美术系专攻绘画,1939年7月结束学习,分配到
晋察冀工作。毛主席送行于延安南门外河滩上,并题词赠言:“坚持抗战到底!”到边区后,又在
华北联合大学学习半年,1940年春,留校文工团美术组工作,同年8月被选为边区美协秘书长,1945年夏,在新华支社任记者数月,又到军区抗敌剧社作美术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在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政治部联络部任部员,教育俘虏军官。1949年春,任美术工作队秘书,进驻北京后到大众日报社任美术科长,1950年任天津艺术馆副馆长,1952年任《华北人民》杂志社美术组长,1953年杂志社撤销后调北京人民美工室从事专业绘画,1963年冬调到市文联美协筹备会任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遇冲击,后被下放农村劳动。1970年冬调回画院。
1978年后,游历了祖国各地,南到
海南省,北到龙江,西到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东到苏杭,所到之处无不留下他的绘画作品,为美术爱好者开设讲座,培育后人。田零为人坦诚朴实,谦恭和顺,心系家乡,热爱人民。为修复长城、北京亚运、安徽救灾多次捐献作品。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
台湾海峡两岸艺术交流,各捐画100幅。为
晋察冀老区捐画50幅。为河南博物馆捐书画453件,除本人作品外,还有个人收藏的名家书画,每幅可售数十万元的珍品239件。为
长葛市故乡捐画100幅,为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捐画80幅。有慕名求画者,无不一一满足。他说:参加革命就是为了中国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是为个人、为金钱。革命把我培养成了画家,我决心把一切献给人民。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田零一方面圆满完成所担负的领导任务;一方面以画笔为武器,创作了许多鼓舞人民斗志的
国画、油画、墙画、速写画、木刻画、
连环画。田零绘画,造诣精深,老辣朴实,充满活力,兼采众家之长,又具独特风貌。原攻水彩国画,又师从
苏联画家马格西莫夫学习油画,于是画路宽广,收获丰盈。著名作品有木刻组画《边区妇女》,大布画《红军冲过大渡河》,连环画《李勇大摆地雷阵》,写生画《人民代表》、《民兵英雄》,大布画《蒙族人民抗日斗争》,套色
水印画《妻子送郎打老蒋》,
水彩画《解放后的街道新景》、《给军属拜年》,根据妇女代表李秀真事迹编绘的配诗连环画《苗大嫂》,展览画《英勇坚贞的女卫生员》,素描《来社工作第一天》,宣传画《揭发暗藏的反革命》,油画《秋天》、《新苗苗壮》、《炊烟》、《运矿石》、《戎冠秀——子弟兵的母亲救护伤员》、《分秒必争》。特别是《分秒必争》由当时
苏联《星火》、《造形艺术》发表,并给予高度评价。此外,还有《雨中》、《坚持敌后武工队》、《棕榈》、《石榴喜鹊》、《瓜兔》、《雪霁》、《巡逻归来》、《矿山献宝》、《青年投奔抗日根据地》等。其作品分别在国内外有关画展上展出,被收入选集或
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