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宁,笔名董大,斋号雍宝堂,1979年10月生,甘肃镇原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庆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纵观数千年能让汉字赫然站立并生彩发光者,皆有不凡业绩。
王羲之王右军、颜鲁公真卿、柳少师公权皆涉足政治、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各领域,综合的素质和阅历形成了他们独具风格的书法艺术高峰。书法本是记事作文的外在形式,是一种语言符号,能自成一家艺术门类,是倾注了书写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对美的理解和不懈追求使然。
掐指细数,与董小宁相识已逾六、七年矣,可以说见证了董小宁书法的练习与创作。小宁出生在有耕读传家传统的镇原农家,没有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在生存为第一需要的物质社会,他过早地步入社会,打工助学,自县城至省城,从未放弃自幼就培养起的兴趣,工余临池不辍,见到喜欢的碑帖,悉心揣摩,遇见有学识的老师,虚心求教,日积月累,书艺渐进。成家立业后,返回距家乡较近的新兴城市
西峰区,一面为养家立业为物质生活的丰富而艰辛奋争,一面为精神的博大为书法艺术的登峰,把一切闲暇时间连接起来,砚田耕耘。当人们惊讶于一个打工仔的书法作品被
中国美术馆以高价收藏,并以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加入
中国书法家协会,被
甘肃省书协选入专业委员会,被大家推选为市书协副秘书长的时候,他所付出的努力,他历经的艰难险阻,悄悄似枝头那枚红叶,飘然归隐。
铺展的宣纸,多么像
大雪后的原野;那点点墨痕,多么像那迎寒早行的脚印。打动人心的作品,永远是那些触动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思想,张扬人的想象,启迪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并深入欣赏者内心,承载着创作者对美的理解与追求的完美表达。品读小宁的书法,可以让一颗饱受世俗尘染的躁动的心渐渐安静下来,慢慢进入肃穆庄严的光明祥和之境,杂念消散,心田澄澈,丹田真气微动,精神开始强大,身外无物,眼前似有
陶渊明世外桃源之径。
董小宁以铁砚为沃野,创造美,贡献美。他的作品,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谋篇布局,春和景明,似闻清气木香,似观流溪投花,晨鸟唱和,草叶坠露,胜境初探,心性同悦,惠风和畅,注目骋怀。
书法虽属
视觉艺术,但是能称为书法艺术的作品,必承载着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元素,向善尽美,崇德尚仁,是能穿越时光隧道历久弥新的大美之作。考量一位书法家的创作,要全视角多方位遍观他所构建的文明成果,要看他的作品影响和带动的群体如何启爱美之心,存向善之念,施仁爱之实,养性修仁,格调高雅,播德施惠,内心安详。和董小宁对话,知他目标高远,常以前贤为镜,正身正心,强化修养,从点滴做起,为人师表,办班开学,传道授业,书写屏序,颂功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弘扬传统,教人向善,以己之能,树标立表,人生的价值得到充分地展现。
董小宁以铁砚为沃野,辛勤耕耘,春闻花香秋见果。他的创作和奉献,获得了赞美和褒扬。他能饮露吐芳,在掌声中,给人们呈献美,淘洗人生的黄金。真诚地付出,赢得了尊重,获得了荣誉,也改善了生活。砚田沃野上,他沿着前贤留下的脚印,擦亮路标,向纵深地带进发,数着星星,走向朝阳。
援笔试图为董小宁书法创作画张小像,总似是而非。非不能,实不愿也。因为小宁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对董小宁的书法创作还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期待西峰起高峰,有人在书法史上为他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