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文化期刊出版人、专栏作家
杨平,女,晋城市沁水人。时尚、旅游等文化期刊出版人,专栏作家。曾任某财经报驻外负责人、《女装》杂志总编辑、《走遍世界》期刊出版人兼主编。现主要从事山西省地方文化探寻、研究与写作。
人物生平
工作经历
从1997年起定居杭州市,创办大视角文化传播公司,从事时尚文化传播、期刊出版、时尚文化创意等工作。曾长期担任某国际女装集团品牌策划推广总监,参与策划和组织北京、上海市等大型有国际影响的时尚活动。同时,为国内多家女装企业、高级百货、上市公司、旅游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品牌规划和宣传推广活动等。
写作经历
从2002年起开始关注山西传统文化,先后数十次深入山西上党地区、山西古边塞地区,实地调研、采风、访问。行程数万里,拍摄数千张照片。研究典籍,访问专家,历近十年之功,先后创作出版了大型图书《人文晋城》(2006年10月出版)《曾经的优雅与辉煌——上党梆子与古戏楼》(2008年11月出版)和《仰望三关》(2012年2月出版)。这些书被一些文化专家称为反映山西省文化的“三部曲”。
个人作品
人物评价
仰望的灵与性
——读杨平《仰望三关》及其它
忻州市的同志来,说他们出了一本关于“三关”的书,想组织一个首发式,希望我能参加。老实说,我对他们说的书没有太在意。这些年来,各地都出版了不少关于本地历史人文地理的著作,有的更是十几本一套,规模很是庞大。为一本书费那么大的劲开会,似乎没什么必要。及至他们把书放在我的面前,不觉心为之一动。书的装帧设计典雅大气,浓重的中国红洋溢着一种端庄与活力,夕阳下山峦中残存的古建遗迹又散发着时间的光彩,以及历史的魅力。它是厚重的,让人感到沉甸甸地;又是张扬的,给人以生命的坚韧与无尽的活力。它有历史感,又不乏现代意识;植根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和人文,却又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与希望。而其中的文字,则让人感受到作者生命的跃动,是优美的,充满了灵性的,却也是严谨的,经得起推敲与考证的。在这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既往无尽的追思、回想,也感得到对未来的信心与责任。而其中的照片,大部分是她拍的,也令人神往。这些照片,用镜头为我们记录了以“三关”为中心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今天。它们是文字的补充、丰富、再说明,是《仰望三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这可真是一本好书。
看作者介绍,杨平,竟然是一个时尚美艳的女子。在今天这样的时刻,还有这样的时尚美女来做这样的事情吗?而她除这本《仰望三关》外,竟然已经出版了《人文晋城》《曾经的优雅与辉煌——上党邦子与古戏楼》两部关于山西省历史文化的著作,还有《西湖新翠》什么的作品。在首发式上,播放了一些杨平在“三关”地带采风的照片。她与当地的老农一起席地而坐,与散落的古建遗迹一起散落在塞外的阳光下,与同行的人们矗立在天地之间,用镜头对准大地与天空……。无论如何,她是一个中心,一个亮点,甚至像一个侠女,一个骑士,是一个与那里的历史、人文、地理并不相同的影像。但你总会感到,她的心与旁边的老农,那些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皱纹,手上肯定打满了胼胝的人是一体的。她外在的时尚与内心的或淡然、或宁静、或专注完美地统一起来。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奇异地融合在一起。而在会前见到她本人时,却让人感到她并不像一个侠女那样勇敢,一个骑士那样健壮。她不像山西人,不想晋地那些黄土地上生长的女子,而更像西子湖畔的江南娇女,显得有些柔弱,有些削瘦,甚至有些……憔悴,正如会上一位了解她采访创作情况的人所言。然而,她并没有说她自己的创作如何艰辛,她的文笔如何优美,或者她对时尚、服装的见地。她说的是铁马金戈的战场,是悠久苍茫的历史,是刘彻隋炀帝,是白登之战、马邑之围土木堡之围,以及长城、烽火、边塞,辽阔的草原和充满了温暖的土地。她甚至感谢忻州市,感谢山西省给了她这样的机会,并在创作中感到了难以言说的幸福。她说她最痛苦的不是采访的艰辛、写作的劳累,而是在看到那么神奇的文化正在消失时的纠结与痛心。她觉得,这些很可能消失的东西是那样地美好,让人尊重,甚至牵挂。在《人文晋城》的《序》中,她写道:没有了父母忘我的情感的支撑,失去了与村里最亲密的关系时,“隐约地害怕与这个地方生疏了,更恰当地说恐惧自己像一个断线的风筝飘摇不定,失去根基和对这份乡土的依恋。......忽然觉得这沉沉的山是温馨的,宁静、不平坦的街道是温馨的,原来的一切变成了可感知的甜蜜。我意识到自己骨子里沉积着对家乡的一份眷恋。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地方,却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乡更加亲切和让人依恋。”我想,这种依恋不仅仅是源自于自己的父母,以及由父母而及的家乡,而是潜伏在她内心深处关于人、民族对自己从何处而来并向何处而去的深深的带有原罪感的忧虑,是对我们文明根脉断裂的忧虑,以至于成为“断线风筝”的恐惧。于是,她通过各种途径开始重现认识自己的故乡,并“一头扎了进去。这一扎不要紧,如同打开了一座宝库,家乡所拥有的宝藏,让我无比震撼。”于是,她仰望三关,映入眼帘的或许只是一个令人感叹的历史景观,留给今人的或许只有叹服和惊异。但留给昔日王朝的却是千年惆怅和永远难以平复的伤痛与哀痛。“这关,这痛,便是这世界的风流,与山川同在,万古长。”
就是在这样的“痛”中,杨平持续着自己的寻访、研究、创作,并渐渐地对自己的家乡,对这苍茫的历史,以及由此脱生而来的人萌生出“敬”与“仰”。如果说,在创作《人文晋城》时,杨平更多的是用置身事外的理性的眼光来描述自己家乡的人文历史的话,在《曾经的典雅与辉煌——上党邦子与古戏楼》中已经表现出自己对“曾经”的存在而今天已经淡化甚至消失了的历史的伤感与激情。而在《仰望三关》中,这种伤感与激情则表现得更加浓烈。这种浓烈来自于她对这一方土地历史、人文的寻访、了解、思考与感受。《仰望三关》是一部关于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及其地域中历史文化进行重现的著作。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曾经的典雅与辉煌正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记忆之中,但还隐隐地蛰伏在人们的血液之底、心灵之内。如果有一天它们终于从我们的血液与心灵中出走,我们民族的根脉也将迷失,甚至中断。而今天,让更多的人知道、认同、追思这些如同烟云般飘散、飞荡的历史,就显得更加急迫,更加重要。这不是一个人的写作,而是一个民族的责任。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曾经做了些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我们将往何处去?这也许不仅仅是一种形而上学式的概念性记录,而是重铸民族心灵与魂魄的努力。
杨平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要表述的对象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某种意义来看,其最基础的工作是一种学术层面的了解与研究。这并不轻松。要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探寻到三关地域中直至今天仍然闪光的东西就如同大海捞针一样艰难。而杨平并不畏惧。从她每一部著作的附录所罗列的书名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查阅了大量的史料。要不是能够阅读她诗一般充满个人情愫的文字,而仅仅看她的参考书目的话,我们会以为这是一些学术著作。事实上学术品格也是她创作中的重要追求。她要进行大量的考证,比如年代,比如地名,比如人名,比如官职,比如事件等等。她写道,“第三任皇帝拓跋焘(太武皇帝),不负其祖父‘成吾业者,必此子也’的赞美,军事、外交都颇有建树。他英勇好战,不断扩大北魏版图:十多次北伐柔然,使其陷于万劫不复之地;率领3万轻骑,突袭风沙中夏国首都统万城遗址(今榆林市地区北)从马上坠地,仍继续战斗......。北定后,又亲率60万大军,分五路长驱南下,实现‘饮马长江’的愿望”。她的语言是文学性的,充满了诗情。而她的内容则是学术性的,非常严谨,以至于要说明拓跋焘的官职、事件、征战的次数、用兵的人数、古今地名的不同等等。除了这种烦琐细致的考证之外,还有一个对历史重现的问题,即作者能否真实生动地把已经成为过去并被时间淹没的历史为我们描述出来。显然,在这一点上,她是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她在对历史及其人文的研究了解中,对一些已经成为人们习惯性定论的人、事进行了重新的解读。比如隋炀帝,一般而言,对他的评价是横征暴敛、骄奢淫逸,因而造成了隋朝的覆灭。而杨平则在历史的深处对隋炀帝进行了重新解读。她说,隋炀帝杨广规划了帝国庞大的公共建设项目,并亲自与他的大臣一起巡视监督:605年,征河南省淮河民工百万,开挖洛阳市至江苏盱眙的通济渠,沟通黄河和淮河;同年,征淮民10万,开自淮安市(今江苏淮安)至扬州市(江苏扬州)的水道(里运河),连通淮河与长江;608年,征河北省民工百万,挖从黄河北岸至涿郡(今北京)的永济渠;610年,诏修江都对岸的京口区(今镇江市)至杭州市(今杭州)江南运河(大运河)800余里。608年,发丁百万修筑长城,次年发民60万再修,617年仍修…...,并亲自巡视工程。“英俊威武的隋炀帝,不仅行事洒脱决断,爱好诗文,与佛教人士来往自如,且爱彰显英雄气概,喜好旅行办公,带着他的心腹大臣,下江南,巡北疆,东奔西走,乐此不疲。即位的第三年,决定亲自去安抚降服的番夷。春天,带着浩浩荡荡的护卫部队,出雁门关,达到朔州市(今朔州),抵榆林市,再过大同市,到达启民可汗的牙帐(今蒙古乌兰巴托),慰问和接受可汗的朝贺后,入塞返回。第二年,他再出塞,抵五原郡(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西至杭锦旗一带),巡视长城建设。”在杨平的笔下,隋炀帝是一个兢兢业业、意气风发、志向远大,想干事,急于干事,雷厉风行、亲历亲为的实干家。而且,客观地说,隋的统一,以及其在基础设施上的努力、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等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云亦云不行,简单草率更不行,必得下大功夫进入历史,才能重新发现历史。
但仅仅这样就会使这些作品成为学术性著作。这对读者而言是严酷的。因为普通的读者不一定喜欢这种学术性非常强的读物。而杨平也并非历史学专家。她的任务不是重写一部关于“三关”的历史学专著。她需要通过自己的文字来感染更多的人,吸引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通过自己的创作了解历史、回到历史,并从中汲取前人奋发有为、励精图治、激扬向上的精神与品格。杨平肯定进行了学术性的研读,但她并不局限于此。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她投入了自己的情感、性情,表达了自己的爱憎、喜好。历史不再是客观的、冷静的、从容的,而是充满个人心性的、融化在写作者情感表达之中的、洋溢着人的爱憎的表达。这其中有作者对民族历史的尊重与仰慕,有作者对被现实唤醒的历史人文的评价,以及对这些渐渐被时光淡漠的“过去”的切肤之痛。我们读到的是被杨平个人情感化了的历史、个性化了的历史,是饱含着景仰之情描述的历史。作者不仅参阅了大量的典籍文献,而且走访了当地的专家、老乡,感受塞上苍茫的风光、辽阔的天宇,以及在夕阳下仍然透露着生命光辉的断壁残垣、虽然充满沧桑却依然挺立的古建筑,并遥想着昔日的繁华。她似乎在探寻着、追问着,是什么造就了这曾经的伟大、辉煌?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与文明渐渐淡漠?在现代化的大潮滚滚向前、席卷一切的时刻,我们能不能重现发现自己、找到自己,以及自己的文化之根?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痛苦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让世俗的眼光遮掩先人创造的历史,不能因眼前的功利遗忘了曾经的源流,更不能企图盲目地走向自己期待的美好未来。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动。我们并不是仅仅进行了一次历史知识的重读,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能够说明在这样的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我们需要体验,体验我们民族的血脉与精神。我们需要思考,思考曾经的一切,以及我们的未来。更何况,杨平的文字是那样地优美,具有美的感染力。“北宋帝国的文明、繁荣和优雅,点燃了远在东北原始森林深处一个并不起眼的民族部落对威严、显赫、文明生活的渴望——就像他们从茫茫林海中走出来的使节在向宋朝进贡时,在汴京城里看到的一样。这个与先进文明接触过程中,萌发强大欲望的民族,就是后来野蛮扫荡宋都城并灭亡北宋的女真族。”这是她关于女真族出场的介绍。“当我们今天走在偏关的长城上、废弃的军堡里,除了身心感到震撼,则是对建设这人类最伟大的建筑之一的祖先无限敬佩,对在这些遗迹衬托下的美景无限感慨:江山原来如此多娇,让无数风流人物竞折腰!”这是她对黄河拐弯处偏关一带自然人文景观的感叹。而这样的文字在她的书中随处可见,并成为一种文学表达的风格。
据说杨平是晋城市人,不知道是哪个县的,也不知道她为什么到了南国的杭州市,更不知道她为什么就对自己的家乡生发出如此强烈的情感与兴趣。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书,以及书中所透露出来的内容、情愫,还有,应该从道义上对这样一种写作表达自己的支持与肯定。当很多的人在忙忙碌碌中奔波时,还有像杨平这样的人在执着地、投入地做一件超越了功利意义的事,还有人在苦苦地寻找、守护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的社会能够进步的希望,是我们的民族能够发展的根脉,是我们之所以能够认清自己,并保持着对未来美好向往的力量。对那些今天仍然在默默地以各种方式传承着我们伟大民族文化血脉的人们,我想用这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祝愿!
2012年7月23日于太原市
笔者:本次围棋文化节期间也有上党梆子戏团献演,我注意到如果将范围圈定在上党周边,那么昆曲的影响力远远不上党梆子,但若再扩大,则上党梆子的受关注度根本无法同昆曲相提并论,同样是戏曲文化,同样是非物质遗产,境遇反差却如此巨大,我们应该如何从文化的重建与推广这一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杨平:关于这点我们要把心态放平,昆曲有今天这样的推崇地位,有它的历史因素。
首先,昆曲是百戏之祖,许多地方剧种都受到它的给养。比如在这次上昆演出的《长生殿》第二本《霓裳羽衣》中一些郭子仪的唱段同许多京剧的句式、板式非常相似,那么我们去研究京剧的沿革就会知道,这些都是它从昆曲借鉴而来的。昆曲的词、曲、科、介经过无数剧作家、文人以及演出者呕心沥血的雕琢修饰,已经达到了一种至善至美的巅毫妙境,“百戏之祖”这一桂冠实至名归,人们热爱它,推崇它,都是应有之义。但也正因如此,昆曲每每在冲击中总是处于风口浪尖,即所谓福兮祸之所伏。
其次,昆曲曾经遭受的摧残与毁弃要比上党梆子严重得多。上党梆子在某个特殊时期,也曾被种种假革新改良之名,行篡改颠覆之实的粗暴做法干涉得很厉害,但地方剧种的特点保护了它,我们的老百姓对于改头换面,冠以样板戏之名的“伪”上党梆子根本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它没有丝毫的生存空间,一闪即逝,除此之外上党梆子文化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冲击,所以尽管近几十年来它有些萎缩,但却始终没有出现过断层、断流的现象;反观昆曲就完全两样了,自清代花雅之争以后,昆曲便逐步走向衰落。到了解放前夕,全国已没有能正常演出的昆曲剧团,1965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随后昆曲被明令禁演长达15年,几近绝种。昆曲在鼎盛时期曾经有1000多出剧目,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昆剧传习所传字辈大约留存下来400出,可再到更年轻的一批,能凑出100出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人们在对待昆曲时总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这无形之中也拉动了昆曲的被关注度。
总而言之,就我个人看来,单纯地考量二者的生存环境的话,上党梆子无疑要强过昆曲很多。
杨平:一曲悠扬的歌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喜好和欣赏的品位。什么样的女人更能赢得这个世界?什么样的女人更能受到社会的尊敬?我认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自信、有责任感、有爱心、不一味索取的女人则能更多地赢得这个世界。
——西子杨平
杨平,生于沁水河边,现居西湖岸畔,这个柔情似水的优雅女子在博客里这样介绍自己的身份:文化期刊出版人、杂志专栏作者、品牌时装顾问、杭州市大视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实际上,她是位生活在外,深爱家乡的成功职业女性。虽然现在从事着最时尚的职业,内心却深深的眷顾着传统文化。
没见过她的人,单看她的文字,也许会让你生出这样的疑问:这是怎样刚毅的一位女性?但与之谋面,你会顿觉温暖。见到杨平的第一面,会觉得她不像所谓的知识分子,因为她太时髦了,波波头、高跟鞋、阔腿裤,天生一张小脸。在她身上有着一种卓然于世的怡然,知性,优雅,潇洒,干练。这样的女子,有着西子姑娘的清新温婉,同时,又兼具了中原女人的大气洒脱,这样的气质,就是杨平的岿然。
这是一个让我诧异的博客,开在博联社,名为“西子杨平”(这家博客网站实行实名制注册,主要面向中国各阶层、各行业的社会知识分子)。见到博主杨平的第一面,会觉得她不像所谓的知识分子,因为她太时髦了,高跟鞋阔腿裤,天生一张小脸,波波头形象好过陈鲁豫。但是她一开口跟我谈的却是历史和古代军事,是的,最近她正沉溺于《仰望三关》一书的写作,满脑子被史料占据。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一些关于她的内容,“上我博客看去吧,我关注的思考的东西那里差不多都有”。
关注点“无所不包”
说让我诧异,因为博客内容似乎无所不包,既有大量带着反思图文并茂的游记,如最新的一篇《只有站在罗马古城里你才能知道心有多痛》,走进罗马古城,虽然也是走马观花,但是她说自己“很受刺激”,并发出“我们总是在否定和摧毁祖宗的历史中发展,他们总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护帝王的残破中挣钱”的感慨。又有观点尖锐不乏偏激的时事评论,如《10年后中国必将超过法国?》,她在其中认真地计算10年后中国和法国的人均GDP,最后得出一个尖刻的结论:这是不可能的,末了还不忘调侃一句,“当然,出现经济大跃进的情况除外,比如我们以每年50%的速度发展。”还有《连个衣架子都做不好,何谈品牌大国?》,为了悬挂她衣柜里的“至少我认为还算漂亮的衣服”,以每个8元钱的价格买了80个韩国产衣架,她在文章结尾痛快骂人,“娘的!连个衣服架子、梳子、剪刀都是日本的好,堂堂大中国的脸面真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置才好。”而在《女人需要漂亮服饰》、《着装需要艺术》等博文中,她关注的又是其他女性知识分子可能忽略的内容,“漂亮一点,把自己收拾得光彩夺目一点,是一个女人对自己应该有的起码责任。这与钱的多寡没有关系,只与你的眼光和品位有关。”
政治经济学生活的内容以外,关于山西的人文地理占据了博客中显著的篇幅。杨平其实是“一个生活在杭州市山西省人”,近年来,她所做的事多与家乡晋城扯上干系,于是“通过发布我之家乡的光辉形象,引起诸多新结识的朋友的消费欲望,掏出钱来去我们那里大把消费:游奇山异景色,观明清名居古堡,听精彩迷人的戏剧。”也是她当初决定开博客的目的之一。再加上她多年来作为杂志出版人、品牌时尚顾问等多重身份和经历,这位女博主所关注和思考的话题相信很快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精英博友中激起了反响。
杨平的确属于风格强烈的女性,可归类为“理科女”、“大女人”,最初从事通信工程师工作,一次去北京学习的机会开拓了她的眼界,于是辞职离乡转行进入媒体工作,大约15年前来到杭州市自立门户,从航空公司的内刊做起,一手创办《女装》杂志,当中颇多曲折,到现在手头还做着几本杂志,公开发行的是一份坚持人文关怀的旅游类刊物《走遍世界》。
一位时尚艳丽、每日生活在杭州的白领女性,仅仅为了朋友给的一沓介绍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的资料,就洗尽铅华钻进大山,一遍一遍寻找历史的遗迹,仰望古老“三关”的尘烟。这一钻,就是3年。3年之后,她带着一本名为《仰望三关》的人文历史散文集回到家乡,献礼山西。她就是杭州资深传媒人杨平女士。
8月2日,依然忙碌的杨平,忙里偷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虽然她笑靥如花,语调平静、低沉,貌似对创作《仰望三关》时经历的艰辛表现得过于平淡。不过,记者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她的不易。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工作经历
写作经历
个人作品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