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克巴尔陵墓(Mausoleum of Allam a Mu—hammed Igbal) ,
巴基斯坦伊斯兰哲学家和诗人阿拉马·穆罕默德·伊克巴尔(1877~1938)的陵墓,位于
拉合尔著名的
巴德夏希清真寺的西部。
陵墓用红砂石砌就,呈四方形,其规模虽不大,但庄严肃穆,四周花木扶疏,芳草如菌。墓内青白的
大理白族自治州古墓碑上镌刻着诗人的名字,墓碑下安放着遗骨。高悬在墓顶上的枝形吊灯日夜长明。
伊克巴尔一生创作的诗歌是鼓励巴基斯坦人民奋发前进的力量,他的哲学思想对创建
伊斯兰教之国巴基斯坦产生了重要影响。
11月9日为伊克巴尔逝世纪念日。每年是日,
巴基斯坦人民纷纷来此瞻仰并举行各种活动,纪念这位著名哲学家、诗人和争取自由的战士。
当代诗人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Muhammad Ipbal 1877-1938)的陵墓,与拉赫曼陵墓相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景,它不在郊野的村落,而是位于
莫卧儿帝国都城与可容纳6万人做祈祷的巴德夏席大清真寺之间,四周古堡林立,寺院相拥,伊克巴尔就长眠在这片丰饶的文化沃土之中。伊克巴尔墓是一座精致的褐红色的陵寝,墓址据说是诗人生前选就的。
至
旁遮普省。伊克巴尔在
拉合尔公立学院就读,在旁遮普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赴
欧洲留学,回国后任哲学教授,1930年被选为“全印穆斯林联盟”
安拉阿巴德会议主席。
伊克巴尔一生用
乌尔都语创作了10部诗集, 《秘密与奥秘》 (长诗)是他的代表作
全诗分上下两篇,上篇《呼啼的秘密》(“呼啼”在波斯文与乌尔都文中即为“自我”的意思),揭示通过自我的“修炼”,成为“完人”,实现社会理想;下篇《贝呼啼的奥秘》,即非自我的奥秘,提倡个人为社会服务,为国家与民族作出贡献。全诗透出浓厚的资产阶级思想与意识,与他其它的诗歌一道,成为20世纪初民族解放运动中,民主思想与民族意识的旗帜。伊克巴尔的诗歌立足于社会现实与本土文化,他善于用波斯的古典诗歌形式表现现代生活,追求一种
伊斯兰教式的乌托邦社会理想。他在表达强烈的爱国激情与对自由渴望的同时,更注重对人的本质、使命和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性的探讨。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深刻的哲学家,对
乌尔都语的诗歌创作以及印巴社会生活与文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成为当地人民的精神领袖。伊克巴尔也曾关心过中国革命,有过“沉睡的中国人民正在觉醒,
喜马拉雅山脉的喷泉开始沸腾”(《侍酒歌》)这样的诗句。当
巴基斯坦立国之后,伊克巴尔更是成了该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地位也更高,国家将他的诞辰定为“伊克巴尔日”,每年都要举行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