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田歌是
浙江省省的地方
民俗音乐,属于吴歌的一个品种,是浙江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是过去劳动者寻求慰藉、抒发思想感情的歌声。
2008年6月7日,
嘉善县申报的“嘉善田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6 Ⅱ-87。
历史渊源
在嘉善、
青浦区、
吴江区的芦墟一带农村小范围内传唱的
田歌非常有特色,而且保存得很好,在嘉善收集到的曲调更完整,故称嘉善田歌。
田歌的起源恐怕不会产生于某年某月,而是随着整个的农耕劳动。从收集到的田歌资料来看,其主要内容是唱劳动、唱农村生活、唱在村野田发生的爱情。劳动与爱情确实是所有
民俗音乐永恒的主题,嘉善田歌也不例外。它反映了在平原水乡的农耕文化,是农耕文化的重要凸现。歌中歌唱的是农耕劳动的辛苦,农村生活的艰苦,农村贫富的矛盾,还有农民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期望等等,它是这一带农村昔日的生活写照。
根据现存
田歌所反映的内容和时代背景来看,嘉善田歌最盛行的时代就在清中后期。在田歌资料中有“铜镜”、“三寸金莲”、“青油灯台”、“壳窗”等物的描写,推断为
清代中后期。还有,清代中期的
嘉善县农村种棉花盛行,有“十二个月棉花”一歌中唱道:“十月棉花白飘飘,
松江区客船只只到。”自明后,“魏塘纱、松江布”为天下知,嘉善出棉花,纺棉纱,为松江布作前道。当然,从历代的田歌中可以看到嘉善农村的生动景象,田歌,也就在清中后期达到辉煌的境地。
艺术形式
田歌有独唱、对唱和以三人、五人、七人、九人组成的歌班形式演唱,最常见的是把当地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编成长篇,到处演唱。田歌的曲调有“滴落声”、“大头歌”、“羊早 头”、“落秧歌”、“平调”、“急急歌”、“小快板”等。
代表曲目
田歌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宋代,
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吴声歌曲”中就收有
嘉善县田歌。十二月花名体的 《
五姑娘》是嘉善田歌的代表作,这是一首以发生在清朝
咸丰年间嘉善洪溪乡塘东村的一个真实爱情故事的叙事田歌。1955年初,以沈少泉等7人组成的一个
田歌班曾演唱《五姑娘》参加
浙江省第一届民间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演出奖。
流传地区
嘉善田歌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地区是嘉善县及其
临县,是江南吴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唱腔清亮优美,有 滴落声、落秧歌、头歌、羊骚头、急急歌、平调等多种曲调,时而平稳流畅,时而悠扬高亢,时而急如口语。嘉善田歌产生于劳动,产生于生活,因而不同的田歌曲调有其不同的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嘉善田歌的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齐唱、联唱等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五姑娘》在民间已传唱了一个世纪,曾被改编成
越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展现过。
传承意义
“嘉善田歌”是江南地方文化中的极具个性色彩的优秀
民俗音乐品种,清亮优美,富有江南水乡韵味,是一份宝贵的民族音乐
文化遗产。
嘉善县田歌作为嘉善本土优秀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价值上,特别是在音乐价值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文学价值
首先是要说说它的文学价值。昔日的嘉善农村与其他农村一样,农民多半不识字,
田歌的传唱流于口头,它是一种借助于音乐的口头文学。它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一些叙事歌曲中,它们往往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而且这些叙事歌还有一定的长度,也就是说有一定的文学容量。但是,在一段时间内轰动的叙事田歌竟有二千句以上的发现,那实在是有点玄虚了。毕竟歌是唱出来的,是口头艺术而不是书面艺术。在嘉善田歌中,最古老最长的的也没有超过二百句。我们是
汉族,即使在当年落后的农村中也不可能有长期积极丰富的
民俗音乐。而且这些叙事歌反映的也都是很近的清末时期。我们只要看《孔雀东南飞》就明白了,它的文人加工痕迹很明显,而且唱法失传,只成了书面文字的作品——纸面上的歌。因此,我们在肯定
田歌文学价值的同时,不能把它说过了头。
另外,嘉善田歌中的地方语言和衬词非常有特色,嘉善话属吴方言,吴方言因地方风俗民情的特殊性,以及
孙吴农耕文明的前锋性,使它的语言非常复杂,至今有许多词汇在现代汉语中难找到替代。
嘉善县方言比一般
吴语更具地域性,田歌中大量的“三连音”就是方言语调带来的影响。方言对地方文学的影响,对地方作家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
音乐价值
其次是音乐价值,也是嘉善田歌的魅力所在。因在田地劳作时歌唱,曲调非常自由,乐句的长度随着劳动的时间和节奏的变化而变化。但又因在旷野之地歌唱,必须传得远,其唱法为真嗓直音的原生态唱法,代代相传形成特色。从
声学的科学分析,嘉善田歌的发声为打开胭腔,使胭腔往左右扩张。在强烈的气息冲击之下,形成又扁又亮的声音。笔者从小生长在
嘉善县农村,听到祖母的歌唱,声情并茂,气息很重,全身心的投入,状态十分动人。嘉善田歌的几种曲调旋律都很优美,都是五声音阶,以“3”、“5”、“6”为骨干音,在演唱长音时往夹着衬词,在三人轮唱中的“了卖田歌”的“了”段没有
瑞安鼓词,唱的全部是衬词。高吭挺拔,完全不同于吴歌中的“小调”腔,所以也有人认为它是传统民歌中的“长调”。(试唱),另外,一些叙事歌中因容量大,有情节,但劳动时间有限不能唱得太长,所以就有了“急急歌”的念唱。这实际是传统民间
说唱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没有音阶相符,但却有腔有调,与地方语言的声调很一致。这就是它在传统
民俗音乐中的特殊地位,究其根源很有音乐文化的学术价值。
传承现状
解放前,社会对村野田歌不予重视,在以往的史书中没正式有记载嘉善田歌,也无人对这丰富的遗产搜集整理。解放后,群众文化的兴起使
田歌热了起来,尤其是五十年代代初国家新婚姻法的颁布,提倡婚姻自由,反对
包办婚姻,这与许多田歌中所歌唱的爱情非常吻合。许多田歌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就是歌中歌唱的曲折动人的悲欢爱情故事。田歌《
五姑娘》就是其中之一,它歌颂了五姑娘与徐阿于不畏封建势和的协迫,勇敢追求婚姻自由的人生。原歌十二段,五十来句,故事却很完整,当时的剧作家
顾锡东就把它改成了
越剧,这是宣传新婚姻法的需要。
1957年上半年,一些文化工作者,当地的文化馆组织挖掘搜集
嘉善县田歌,并系统地编就了两辑《田歌资料》。一些老田歌手也在各种群众文艺演出时登台演唱,有的还参加省市会演并获了奖。(
田歌“五姑娘”由沈少泉等人演唱,在1954年全省第一届
民俗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五十年代末,老田歌已不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于是,一些音乐工作者就利用老田歌的曲调稍加改编并填上新词。如产生在1959年的《黄浦太湖结成亲》, 1960年的《毛主席像红太阳》和后来的《送粮》。是候家声先生第一个尝试了新田歌的创作。文革以后,新田歌逐渐兴旺起来,1977年全省会演中新田歌《对花》、《逢春》获好评,八十年代后,《阿拉老公》、《插秧妹子》、《阿拉村里能介好》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先后参加省市汇演,1990年
中央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制一组新嘉善田歌,邀请专业演员演唱,作为与其他国家、城市电台文化交流曲目。这一组歌曲全部由金梅创作。翌年由嘉善电视台拍摄的音乐专题片《乡韵》,先后在省、市和中央台七套中播出,影响越来越大。1996年,由
嘉善县县文化局、文联发起的“首届江·浙·沪毗邻地区田(山)歌大会串和研讨会在嘉善举行,
上海市《艺术家》选刊了研讨会优秀论文。2001年嘉善县文联与教育局联合举办
田歌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活动,录制了一百版新老田歌及伴奏带分发给全县中小学,为推广田歌及培养新人打下基础。同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在
西塘镇拍摄由嘉善实验小学表演的田歌《放鸭歌》,并在七套节目播放。同年,“
中原地区田(山)歌研讨会在嘉善举行,新田歌《南湖的菱花开了》、《牧牛呼声》等多次被专业团体演出。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越来越重视,嘉善田歌也列入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根据嘉善田歌“十二月花名·五姑娘”,历时三年之久创作的
音乐剧专业《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又拿了文华大奖,这更使嘉善田歌的名声有了新的提升。2005年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止邀请了我县代表赴京,录像演唱嘉善田歌,并向全国播放。
地方文化是有着它自身的沿袭
惯性的,我们的
音乐创作作者应该根据
田歌的特点,深入现代新农村,向老田歌手学习,创作出反映现代农村生活和新农民思想感情的田歌,再过数十年,这些还不是老田歌了吗!而且,从社会存在价值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创作田歌不是凭空无中生有的,它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入新的社会题材,是新农村生活的反映,具有时代生命力,也是农村风情的延伸,它是割不断的。因为农村的审美习惯有很长的历史根源,传统的习俗文化烙印深刻,尤其现今和谐的社会里,要顽强地表现出来,顽强地生存下去。事实证明还有许多老田歌手自发地编入一些新歌词,还在那里唱!此外,从音乐的角度看,
田歌的旋律也是在发展着的,许多歌手把几种曲调溶合起来唱,唱法有独唱、轮唱、重唱等,它的音乐个性是我们这块江南水乡在人的
声乐的一种特殊符号,是一种音乐图腾。这种音乐元素和风格往往是我们创作新民歌的依靠和基调。这就是我们许多著名音乐家植根民间,汲其精华,扬其风情,写出辉煌传世作品的原由。
音乐剧专业《五姑娘》是田歌的一种发展,而大量的新田歌更是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需要!
社会需要田歌的进一步弘扬,因为它的音乐非常难得,独具个性,有强烈的民族和地方性,是个宝贝!虽然,昔日的劳动环境已经消失了,现代人的审美倾向也会今非昔比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的文化优势,加入新的社会内容,保留它的文化特色,改变它的节奏形式,使之适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因为对当地的亲和力还在,亲切感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