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椋鸟(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gropsar sturninus),属于
雀形目椋鸟科的候鸟,全长约18厘米。背部闪辉紫色,两翼闪辉绿黑色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头及胸灰色,颈背具黑色斑块,腹部白色。北椋鸟栖息于阔叶林或田野内,食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叫声变化多端,善于模仿。多栖息于平原地区或海拔500-800米的田野,营巢于
树洞和墙缝中。繁殖期在5-6月,每窝产卵通常5-7枚,
早成雏晚成性。北椋鸟的模式产地在
西伯利亚地区达乌尔地区。在中国,北椋鸟也被称为燕八哥或小椋鸟。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包括东蒙古、
俄罗斯东南部、
朝鲜和中国中部。
北椋鸟体型略小,全长约18厘米,背部闪辉紫色;两翼闪辉绿黑色并具醒目的白色翼斑;头及胸灰色,颈背具黑色斑块;腹部白色。与
紫背椋鸟的区别在颈背斑块黑色且颈侧无栗色。雄鸟头顶至背灰色或暗灰褐色。初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金属绿黑色。尾上覆羽棕白色,喉、胸和两胁微缀有棕色而呈现棕白色。
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上体烟灰色,无紫色光泽;颈背具褐色点斑,两翼及尾黑。上体枕部无黑色斑块,两翅亦缺少绿色光泽,体羽显得较暗淡。头顶浅褐灰色,上体呈土褐色,下体灰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45-60克,♀48-58克;体长♂160-185毫米,♀160-189毫米;嘴峰♂13-17毫米,♀12-17毫米;翅♂99-110毫米,♀100-104毫米;尾♂52-62毫米,♀50-57毫米;跗♂25-29毫米,♀24-26毫米。(注:♂
雄性;♀
雌性)
北椋鸟栖息于平原地区或海拔500-800米的田野。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
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
北椋鸟繁殖于从外贝加尔至
东北地区;冬季迁至东南亚及
大巽他群岛或迁徙经中国东南至华南及西南并
海南岛。一般罕见,高可至中等海拔。性喜成群,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
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
鳞翅目幼虫、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
金花虫科、
金虫、
象鼻虫等鳞翅目、
鞘翅目、
直翅目、
膜翅目和
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取食于沿海开阔区域的地面。典型的
椋鸟科沙哑哨音及嘶叫声。
北椋鸟的繁殖期在5-6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
树洞或
啄木鸟科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通常成群到达繁殖地,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
金鱼藻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5-7枚,偶尔有多至8枚和少至4枚的,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翠绿色或
鸭蛋绿色,孵卵主要由
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
早成雏晚成性,雌雄
亲鸟共同育雏。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北椋鸟相当普遍。全球种群估计数包括:在中国平均约有100-100,000对繁殖对和约50-10,000只迁徙个体;在日本有迁徙平均小于1,000只迁徙个体,在
俄罗斯平均有100-100,000个繁殖对和平均50-10,000只迁徙个体。由于
栖息地改变对种群规模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难以确定种群趋势。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
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北椋鸟可以与乌鸦用相同的方法饲养,北椋鸟的粪便多而腥臭,要每隔一天清刷一次笼底和托粪板。同时应常使鸟水浴。可将鸟放在水浴笼任其自行洗浴,用喷壶淋浴也可,水浴后置阳光下晒干。水罐每天换水,因为吃软食常涮嘴,容易污染。
自幼羽至成羽期间教鸟“说话”最好,每天早晚空腹时教,周围环境要安静,无噪杂声音。教的话
音节应先少后多,一句学会后再教第二句。每“说”清楚一次便赏给鸟喜欢吃的食物。象香蕉、昆虫等。需多次重复,一般学会一句需3—7天,能学会10句话的就是优秀者。
用学会说话的老鸟带最省事,教话时让鸟对着镜子见效快。至于
八哥学“说话”必须给舌头动某种手术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多数鸟的发音器官是位于
气管下端、
支气管分支处的“鸣管”,靠附着肌肉的收缩而发音的,而人的声带是在气管上端。
北椋鸟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