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权
袁世凯第五子、诗人
袁克权(1896年至1941年8月),字规厂(ān)、规庵,号百衲,曾就读于英国齐顿汉姆公学一年。袁世凯与二夫人吴氏(朝鲜人)的儿子。袁克权在家排行第五。师从方尔谦严范孙。近代诗人,诗学李贺李商隐
1913年(民国2年),袁克权曾随严修出游欧洲,与六弟克桓、七弟克齐,同赴英伦三岛留学。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袁克权偕六弟、七弟辍学回国。洪宪帝制时,袁世凯曾将他与袁克定袁克文同时视为候选接班人。袁世凯复辟失败后,袁克权常典当家产度日,在天津市过着“隐于市”的生活。他曾和严修、方地山、张伯驹等名士诗酒联欢,也与袁家兄弟相互酬唱,留下大量诗作。1941年8月,袁克权在英租界家中病逝,享年45岁。
袁克权著有《百衲诗集》《偶权馆诗集》《苫庐诗集》《弄潮馆诗集》《百衲诗存》《忏昔楼诗存》等多种诗集。诗风厚稳深郁,自成一格。袁克权的诗,可做诗读,也可作为家史诗。袁氏家族的重要事情,他大都吟诵过。袁克权的隐居是隐于市井,隐于城市山林。袁克权常同严范孙方尔谦张伯驹、孙寒涯等人雅集修,诗酒联欢,也和袁家兄弟相互酬唱。袁克权目睹民国初年的时世变迁,写了不少伤时怀旧的诗。这些诗中,展现出普通文人的敏感心灵记下的时代侧影。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896年,袁克权出生。袁克全的父亲是袁世凯,母亲则是袁世凯的二夫人吴氏(朝鲜人),袁定权在家排行第五。袁克权先从师方尔谦,之后跟随严修学习读书。之后,袁克权的父亲袁世凯给他订下一门亲事,娶前清两江总督托忒克·端方的女儿陶雍。1913年(民国二年),袁克权曾随严范孙出游欧洲,与六弟克桓、七弟克齐,同赴英伦三岛留学。袁克权就读于英国齐顿汉姆公学一年。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袁克权偕六弟、七弟辍学回国。同年,袁克权在《甲寅归国感旧》一诗中,写道:“闲倚东楼虚度夜,归心明月两无言。”表达对于辍学的惆怅。
受到赏识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1916年改称洪宪元年。因为袁克定造假版《顺天时报》,为了压制袁克定,袁世凯将袁克权与袁克定、袁克文都视其候选接班人,袁克权穿的“皇子服”纹饰与袁世凯其他诸子不同,可见其在袁世凯心中的不同。同年作《燕京八景》诗七律八首,被吴师称赞,专门为袁克权的诗作加上题跋,刊发在报纸上。袁克权的诗作《琼岛春荫》一首云:“承光殿北禁桥西,玉勒青步暖堤。画井梧空鸿雁落,上林花谢子规啼。千家甲第朱云绕,七宝幡幢翠幕低。汉家仙踪何处是,茂陵秋草倍萋萋。”易顺鼎看完后对其十分欣赏,称袁克权为“规庵绝世佳公子”。
隐居生活
张伯驹袁世凯逝后与袁克权来往增多,袁克权诗集里有六首就涉及伯驹,例如《丁巳十二月雪后同伯驹、南田、两峰游颐和园》与《庚午日偕伯驹、南田、两峰于西人别墅之作》二首。随着"洪宪”王朝的覆灭,功名事业尽毁的家庭变故改变袁克权的人生轨迹。性格更加性情敦厚、沉默内向、清高孤僻。没有接受社会的安排,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心性,以作诗为兴趣。袁克权常典当家产度日,在天津市过着“隐于市”的生活。他曾和严范孙方尔谦、张伯驹等名士诗酒联欢,也与袁家兄弟相互酬唱,留下大量诗作。著有《百衲诗集》《偶权馆诗集》《苫庐诗集》《弄潮馆诗集》《百衲诗存》《忏昔楼诗存》等多种诗集。1941年8月,袁克权在英租界家中病逝,享年45岁。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诗集
单篇诗作
创作风格
袁克权诗学李贺李商隐,著有《百衲诗集》《偶权馆诗集》《苫庐诗集》《弄潮馆诗集》《百衲诗存》《忏昔楼诗存》等多种诗集。风格厚稳深郁,自成风格。大学者吴闫生在他的诗集序言中写到:“规厂公子之诗,其雄于才者乎。方冠耳所积已盈卷。莹如珠函,辟如剑断。如升嵩、衡,而睹众山之俯仰也。”
袁克权的诗,可做诗读,也可作为家史诗。袁氏家族的重要事情,他大都吟诵过。比如1914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偕其六弟、七弟辍学回国,在《甲寅归国感旧》一诗中写道:“闲倚东楼画度夜,归心明月两无言。”展现出惆怅的诗风。尽管袁克权有逢事必诗的爱好,但却从未直接吟诵过洪宪帝制。只在《题拿破仑被困海岛国》中发过“子规月里啼痕在,谁识英雄万古悲”的感叹。袁世凯的离世以及天怒人怨,使他埋在心底深处的理想成为“万古悲”,使他的性格更加阴郁。他曾写过一首自吊诗,诗名为《西人窥测以夏历十月二十六日,日星当有震裂,且将殃及地球,是日,适值余生辰,因为诗以自吊》。
袁克权目睹民国初年的时世变迁,写了不少伤时怀旧的诗。这些诗中,展现出普通文人的敏感心灵记下的时代侧影。《即事》诗中,他坦言“自是乾坤可弃才”“贪寻佳句常成病”“连年漂泊”,使得袁克权心志已衰,写出“先朝赐与口琳剑,把看唏嘘哭几回”。《再过京师志感》一诗,没有悲伤语言展现,表达出深切感伤,如“春风排阖金祥殿,不记当时杨柳辞”。袁克权诗承晚唐遗风,又经李煜意韵激荡,醇厚凄婉而有真性情,于近世诗坛并不多见。同时期创作的《北海杂兴》,围绕着佳兴无时尽,展开了构思和布局。整首诗严谨完整、质朴自然、色彩鲜明,生动刻画了诗人纵情山水间、心游尘世外的形象,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诗人内心那种难以言说的苦涩与忧思。
袁克权的隐居是隐于市井,隐于城市山林。仅隐于市,以文墨自娱,还不能全算作隐逸生活。袁克权于“隐”之外常有逸举。他常同严范孙方尔谦张伯驹、孙寒涯等人雅集修禊,诗酒联欢,也和袁家兄弟相互酬唱。尽管他早年旅欧留学,但隐逸生活是一生的主要写照。袁世凯死后,克权常以典当家产过活。表明隐逸的艰难,《苦吟》一诗传递出的正是他当时的隐衷。《故园接叶亭前梨树》一诗,展现袁克权对其父亲的怀念之情。克权在诗前小序中写道:“故园接叶亭前梨树,先君己西退居时手植也。每当清瑕,辄扶依啸傲,流连竟日。丙辰变,先君弃养,而斯树亦枯萎同谢”。作为“末世王子”,袁克权对其父的感情想来是极复杂的。但作为生者对亡人的追念,诗中涌出的人事全非的痛苦诚挚动人。
人物评价
袁克权性情厚重、沉默内向,一生以文墨自娱,清高孤僻。(《民国第一家庭—袁世凯家族》作者周岩评)
20世纪产生的“末世王子、王孙”很有一批人,能像克权这样以“谢堂琼花”自居,不惯随便依人的旧家子弟实在不多。他不因门第荣落而扰心性,以“灵芝”自命,孤高自恃的品性在他们那个年代是弥足珍贵的。(《项城文史资料》评)
名人轶事
袁克权与众兄弟曾私下讨论父亲袁世凯,与哪位历史人物可比。有人说可比曹操,有人说像王莽。只有袁克权说可以和桓温比较。桓温是晋朝功臣桓彝之子,明帝的女婿。开始为荆州刺史,因为有功,威权日益,最后官至大司马。在建康,他以大司马专权,废帝奕,立司马昱。并与人谋划废晋自立王朝,但事情还没有干成,就病死了。桓温有句名言:“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年耶?”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受到赏识
隐居生活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诗集
单篇诗作
创作风格
人物评价
名人轶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