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植物保护学会(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是由全国植物保护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于1962年6月成立。
据2019年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学会有个人会员2万余名和单位会员158个;下设20个分支机构,并与全中国31个省(市、区)植物保护学会建立了业务联系和指导关系;学会主办期刊有《
植物保护学报》(双月刊)和《植物保护》(双月刊),协办期刊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植物检疫》和《
生物安全学报》。
历史沿革
1962年7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大会在
哈尔滨市召开,选举出第一届理事会。
1978年7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太原成立第二届理事会。
1981年10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
青岛市成立第三届理事会。
1985年4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
苏州市成立第四届理事会。
1989年10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
安徽屯溪成立第五届理事会。
1993年10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
济南市成立第六届理事会。
1997年1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郑州成立第七届理事会。
2001年9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成都成立第八届理事会。
2016年11月,学会成立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党委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办公室党支部。
2017年11月,学会党委和学会办公室党支部与学会理事会同步换届。
组织体系
机构设置
• 最高权力机构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或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订并修改会费标准;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决定学会章程规定的其他重大事宜。
•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学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学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学会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十)审议学会年度工作和财务报告;
(十一)履行学会章程规定的其他重大事项。
• 分支机构
据2019年1月中国
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下设20个分支机构,并与全中国31个省(市、区)植物保护学会建立了业务联系和指导关系。
组织会员
据2019年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学会有个人会员2万余名和单位会员158个。
• 会员分类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的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又分普通会员、高级会员和外籍会员。
• 入会条件
承认学会章程,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为学会会员。
(一)普通会员:
1、具有中级或相当于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称;
2、高等院校毕业,在
植物保护或植物保护有关的科研、教学、生产、推广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植物保护或植物保护有关的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者;
3、非高等院校毕业,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工作者。
(二)高级会员:
1、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当职称)的科技工作者;
2、有较高社会影响和学术水平,在植物保护领域取得较好的科技成果或工作业绩。
(三)外籍会员:在学术上有较高成就的国外植物保护科学家或与植物保护相关的专家学者。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的
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参照外籍会员管理。
(四)单位会员:与学会专业有关,具有一定数量
科技人员,愿意参加学会有关活动,支持学会工作的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关学术社会团体。
• 入会的程序:
普通会员入会,须由本人向学会秘书处、学会委托的所在省、市、自治区会员单位或学会分支机构申请,由理事会授权学会秘书处批准,即为学会会员,发给会员证书。
高级会员、外籍会员和单位会员须直接向学会秘书处申请,经学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批准。外藉和港、澳、台会员须报主管单位备案。会员证由学会秘书处统一制发。
•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普通会员
2、参加学会的活动;
3、获得学会服务的优先权;
4、对学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5、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二)高级会员
除享有上述权利外,还享有以下权利:
1.优先被学会推荐,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2.优先参加学会组织的重大学术活动,应邀作学术报告;
3.优先举荐参加国际有关组织开展的奖励活动;
4.优先参加学会组织的调研、考察、论证、评审、鉴定、咨询和培训等工作。
(三)外籍会员和港、澳、台会员:
1、优惠或免费得到学会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和有关资料;
2、可应邀参加学会在中国国内主办的中国国内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四)单位会员:
除享有普通会员的权利外,还享有以下权利:
1、优先和优惠参加学会的有关活动;
2、优先和优惠取得学会的有关学术资料;
3、优先获得学会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4、优先承接学会业务范围内的项目。
•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学会章程,执行学会的决议;
(二)维护学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学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学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高级会员除履行上述义务外,还应积极参与国家有关
植物保护工作发展战略重大决策的论证、咨询任务,负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单位会员除履行上述义务外,还应积极支持和资助该团体开展有关的学术和科普活动。
(八)外籍会员应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协助开展国际学术活动,推荐专家、学者来华讲学等。
• 退会说明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学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无正当理由一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学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学会章程的行为,经学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业务资产
• 业务范围:
(一)组织开展
植物保护领域的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和科技考察等活动,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
(二)对国家有关植物保护方面的重大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和技术措施,重要研究计划以及在植保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等,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
技术咨询作用;
(三)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开展植物保护
科技成果鉴定。按照规定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国家科技部批准(国科奖社证字第0169号)设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评选、表彰优秀植物保护科技成果;
(四)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评价、人才评价、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制(修)订等工作;
(五)开展
植物保护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积极传播先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
(六)组织出版植物保护
学术期刊、科学技术书刊、科普读物和声像制品;
(七)积极开展民间国际植物保护科技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学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八)开展植物保护科技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
(九)依照有关规定推荐人才,开展表彰奖励活动;
(十)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依法维护会员与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 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建设成就
活动交流
学会成立初期,1962和1963年就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建议”和“关于加强对小麦条锈病研究和防治的意见”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批示。
据2019年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自1993年起,学会牵头与
中国林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水产学会等全国学会每年组织专家开展农、林、牧、渔生物灾害调查研究和学术研讨,编写调研报告,由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报送国务院,为防御生物灾害提供决策咨询。
• 学术年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创建了以学术年会为龙头、专题学术研讨会为基础、国际和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为补充的学术交流活动体系。
2018年10月,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植保科技奖颁奖大会在
西安市召开,年会围绕大会主题“
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设置了农业害虫与绿色防控、植物病害与绿色防控、
生物防治技术与应用、农药减量增效、农田草害与绿色防控和农田
鼠害与绿色防控等6个分会场,134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做了口头报告,共评选出18个青年优秀学术报告奖。
报刊资源
• 出版著作
据2019年1月中国
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已先后组织专家撰写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编著的2007-2008、2010-2011、2012-2013和2016-2017等四卷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正式出版发行。报告总结了植物保护学科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关键防御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技术,并通过国际比对分析,找出差距,展望植保学科或研究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学科资源开放共享,引导植保科技事业发展。学会还组织编写了“作物卫士”、“学科发展蓝皮书”和20多本论文集。2015年由学会与支撑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经全国植物保护领域200多个单位700余名专家的努力,编著出版了《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第三版》,该书于2018年1月获得
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截至2018年已编著23部“病虫害防治绿皮书”(2005年改为“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
据2019年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学会主办期刊有《
植物保护学报》(双 月刊)和《植物保护》(双月刊),协办期刊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植物检疫》和《
生物安全学报》。
《植物保护学报》主要报道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
鼠害、农药等方面未曾发表过的偏重应用或与应用联系较紧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技术文摘CABI、美国农业文献索引AGRICOLA、国际农业文献索引AGRIS、英国
动物界记录ZR、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生物学文摘》、《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等收录。
《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已被《CAB(英国)》、《Agrindex(FAO)》、美国《
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库收录。该刊主要刊登有关植物病理、农林业昆虫、
禾本科杂草及
鼠害等农作物有害生物、植物检疫、农药等
植物保护学科各领域原始研究性论文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成果文章,优先发表创新性突出的文章。
《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500种科技类期刊之一。刊登内容涉及农、林、水产、卫生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中的有害生物,如昆虫、病毒、细菌、真菌、
线虫、
禾本科杂草等的
生物防治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
植物检疫》创刊于1979年,是
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设生物入侵与防控、技术与方法、综述与专论、研究论、疫情动态与截获、疫情调查与监管、应用研究、国际检疫、危险性病虫害与生物入侵、转基因与物种资源、特约稿、物种资源专栏、国外检疫与处理等栏目。
《
生物安全学报》是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与
福建省昆虫学会共同主办的中英文学术杂志,开辟学术聚焦、科技论坛、政策通讯、科技书评等栏目,该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超星“域出版”等全文收录。
荣誉表彰
据2019年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学会先后获中国科协“全国先进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先进奖”、“学术交流先进奖”、“病虫害防治学术活动优秀组织奖”、“中国科协第三届优秀建议
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调研报告
特等奖”、 “会员活动日优秀组织奖”、 “《中国科协年鉴》优秀组织单位”、“中国科协新春联谊会节目组织奖”、“科普工作优秀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等多种奖励和荣誉。
人才培养
奖项设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于2007年经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下设科学研究类、技术推广类和科普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据2019年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学会还先后设了3大类8个奖项:学术技术成就类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特别贡献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优秀论文或优秀报告奖4个奖项;服务贡献类奖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先进省级学会和分支机构、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2个奖项;科学普及类奖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个奖项。
科普活动
据2019年1月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官网显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各分支机构积极每年主办或联合举办植保领域的不同形式的病虫草
鼠害防控技术专业技术培训班和现场示范,编辑病虫害防控科普图书,科普挂图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徽内圆上半部分为绿色十字、下半部分为植物幼芽、中间1962寓意学会成立年份,外圆上半部分为学会中文名、下半部分为学会英文名。
精神文化
• 学会宗旨
以中国特色社会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团结和组织广大
植物保护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为科技工 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服务、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促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植物保护科技人才的成长和素质提高,促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 学会精神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坚持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倡导“奉献、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
社团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组织体系.www.doc88.com.2019-12-24
人才培养.www.antpedia.com.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