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1997年由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图书。此书对
唐朝政治史作了精辟的论述,综观全史,上溯
晋朝、
南北朝与隋世,下讫唐以后之变化。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陈寅恪于1941年间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完成的,序末署“辛巳
元旦陈寅恪书于九龙英皇太子道三百六十九号寓庐”,次年在
桂林市抄改后交
商务印书馆,于1943年出版。此书是陈寅恪的代表作,对唐史研究甚具启发性,香港在动乱时代为陈寅恪提供了短暂的研究空间,使他得以完成此巨著。
1、本书开篇即引朱子语:“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并为此加按语曰:“然即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
2、陈先生指出:“自鲜卑拓跋部落侵入
中原地区统治北部之后,即开始施行汉化政策……此汉化政策其子孙递行不替,及
拓跋宏迁都
洛阳市,其汉化程度更为增高。至宣武、孝明之世,则已达顶点,而逐渐腐化矣。然同时边塞六镇之鲜卑及胡化之
汉族,则仍保留其本来之胡化,而不为洛都汉化之所浸染。故中央政权所在之洛阳其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胡化民族对于汉化之反动亦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尔朱部落乘机而起。至武泰元年(公元五二八年)四月十三日河阴之大屠杀,遂为胡人及胡化民族反对汉化之公开表示,亦中古史划分时期之重要事变也。”其后,他又进一步指出,“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
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
3、
唐朝的“关中本位政策”或“关陇集团”是承袭
宇文泰而来的。而“宇文泰率领少数西迁之胡人及胡化
汉族割据关陇一隅之地,欲与财富兵强之
山东省高氏及神州正朔所在之江左萧氏共成一鼎峙之局,而其物质及精神二者力量之凭借,俱远不如其东南二敌,故必别觅一新途径,融合其所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及其他胡化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同受一文化之熏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敌。而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此新途径即就其割据之土依附古昔,称为汉化发源之地。”
4、“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中国整个历史发展中也占有极其关键的地位。
虽则表面上安禄山、
史思明的叛乱被平息了,但事实上
唐朝的根基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
陈寅恪先生指出,“唐代
中原地区疆土之内,自安史乱后,除拥护
李姓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
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
河北省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为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并且陈先生尤其强调“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5、陈先生在翻检《
新唐书》之《藩将传》中发现两点:“一为其人之氏族本是胡类,而非
汉族;一为其人之氏族虽为汉族,而久居河朔,渐染胡化,与胡人不异。前者属于种族,后者属于文化。质言之,
唐朝安史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他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问题,其核心实属种族文化之关系也。”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原地区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
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
叶企孙、
潘光旦、
梅贻琦一起被列为
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
吕思勉、
陈垣、
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广西大学、
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
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其祖父
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
唐筼,是台湾
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著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
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