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归仁,名祥,
唐朝中期
安禄山手下大将,随安禄山一起反叛大唐,
安史之乱中被封北平王并在守卫
长安之时大败唐将
郭子仪。李归仁于香积寺之战中被
唐军大败,而后归附
史思明,
李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四月,史思明称帝,任李归仁为大将军。之后李归仁在与唐军的作战中屡次战败,其结局并无记载。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安禄山同时身兼范阳、
平卢与
山西省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日益骄横,已经有了起兵叛乱之心,而李归仁则是安禄山手下战将之一。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
安禄山以李归仁等为将于
范阳起兵并于次年在
洛阳市建立割据政权——大燕。
在攻取
长安后,安禄山命李归仁、
安守忠二将守卫长安。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四月,
李亨李亨任命大将
郭子仪为
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命其率兵赶赴凤翔郡增援。李归仁率五千精锐骑兵在
三原县(今
陕西省三三原县东北)北面截击郭子仪。郭子仪派部将
仆固怀恩、王仲升、
浑释之、
李国贞在白渠(三原县南
人工河)留运桥(三原县东南)埋伏反攻,李归仁所率的五千精锐几乎被全歼,李归仁本人游水逃脱。随后,郭子仪与
唐军关内战区司令官
王思礼在
西渭桥(今陕西省
咸阳市西南)会师,进驻潏(jué)水西岸。而燕军将领李归仁与
安守忠则率兵驻扎于长安西郊清渠,两军相持七天。同年五月初六,安守忠假装撤退,
郭子仪率全军追击。燕军以9000精锐骑兵摆成
长蛇阵,后变首尾两军,以此夹击猛攻而来的唐军。唐军大败,监军孙知古、判官韩液被俘,军用物资全部丢弃,郭子仪撤退到武功固守。
同年九月,
唐朝的各路平叛大军同时出发并到达
长安城西,在香积寺之北、沣水之东安营扎寨,其中河西节度副使
李嗣业率前军,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率中军,关内节度使
王思礼率后军。燕军则十万大军于
唐军北面列阵,燕军将领李归仁出阵挑战,唐军迎击将之击退并追击到燕军阵中。燕军乘机全军出动,唐军抵挡不了只得退却,燕军乘胜突进,唐军在燕军的追击下惊骇不已、方寸大乱、连连败退,燕军乘机抢夺物资。后来在李嗣业赤膊上阵、拼死抵抗之下,唐军才得以稳住阵地。之后李嗣业身先士卒,率前军向前推进,燕军则被打的纷纷后退。燕军本想于阵地东面设伏,从后面袭击唐军,却被唐军侦察发现,伏兵被全部消灭,燕军也因此士气大落最终大败而溃退,被斩六万余人,李归仁等残兵逃入
长安中。
而后,唐将
仆固怀恩认为燕军将放弃长安城而逃走,于是请求率二百名骑兵连夜追击,其想要捉住
安守忠与李归仁。而且,仆固怀恩还多次上言指出,李归仁与安守忠乃是燕军中骁勇善战的大将,这次被打败对
唐军来说是天赐良机,不应放其逃离,否则待日后他们收拾残兵、卷土重来,对于唐军来说是个麻烦。但是,仆固怀恩的建议与请求却并没有得到应允,
李豫李俶坚持第二天早上再采取行动。然而天亮之时唐军侦察人员来报,燕军将领安守忠、李归仁与
张通儒、田乾等都以逃离
长安。
不久,燕军在
陕郡再次惨败,燕帝
安庆绪放弃
洛阳市,渡黄河北逃。燕军大将北平王李归仁与燕军精锐(曳落河)、同罗部落军、六州胡部落军共数万人同时溃散,逃回了
范阳郡,其所经过之地,烧杀掳掠,居民和财产全部被洗劫一空,赤地千里没剩下一件东西。范阳节度使
史思明一面重兵防备,一面派使者招抚,李归仁遂率曳落河、六州
胡人归附史思明。但同罗军不服,于是史思明发兵攻击,同罗部落军大败,所有掳掠的物资全部被史思明夺走,残余部队逃回其本国。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
安庆绪在连续被
唐军打败后退守
邺城遗址。唐将
郭子仪等包围邺城,安庆绪只好派人前往范阳向
史思明求救,并表示自己愿让出大燕帝位。史思明出动十三万范阳军救援邺城,但不敢冒然进军,于是先派部将李归仁率领步、骑兵一万人驻扎于滏阳(今
河北省磁县),以与安庆绪遥相响应。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史思明于
幽州(即范阳)称王,自称大圣周王。同年三月,史思明大败官军,解
邺郡之围并诱杀安庆绪。同年四月,史思明称帝,自称大燕皇帝,任李归仁为大将,改
涿州市为燕京。同年十二月,史思明派遣李归仁率精锐骑兵五千进攻
陕州区,却于礓子阪(今
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南)被
唐朝神策兵马使
卫伯玉率领的数百骑兵所打败,其战马被缴六百匹,李归仁逃走。卫伯玉也因此而被
李亨任命为镇西、四镇行营节度使。而后,唐将
李忠臣(董秦)在永宁(今
洛宁县北)、莎栅(今河南省洛宁县西)之间与李归仁多有交战并不断击破李归仁军。
唐中期名将
仆固怀恩通过与李归仁交战评价李归仁是燕军中的骁勇善战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