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川
王敏川
王敏川(1889年3月22日—1942年9月2日),笔名“锡”,彰化人,是台湾文化协会末代委员长。他于1919年毕业后在彰化公学校任教,并于同年入读早稻田大学,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20年,他担任《台湾青年》的编辑,并加入了台湾文化协会。1923年,他因“治警事件”被捕,但后来被无罪释放。此后,他放弃了台日合作的想法。1926年,他在台湾文化协会的分裂中扮演了主导角色,成为新文协的实际领导者。1928年,他发行了新文协机关报《大众时报》,并担任编辑部主任,但最终被迫停刊。1929年,他因“台南墓地事件”再次入狱,但于1931年被释放。同年,他被选为台湾文化协会中央委员长兼财务部长,并支持工农运动与台湾共产党。然而,他因参与简吉发起的“台湾赤色救援会”而再次被捕,被判处6年徒刑,直至1938年被释放。1942年,他去世。战后,他被中国国民党政府列为“抗日英雄”而入忠烈祠,但1958年其牌位被撤除。然而,王敏川本人并未加入台湾共产党。2010年,他重新被供奉于彰化县忠烈祠。
正文
1919年自公学校毕业后,任教于彰化公学校。1919年入早稻田大学,并先后加入“启发会”与“新民会”。
1920年担任《台湾青年》的编辑工作,并加入“台湾文化协会”。
1922年回台,继续担任《台湾青年》的记者,积极投入知识启蒙的工作。
1942年逝世。战后曾被中国国民党政府列为“抗日英雄”而入台湾忠烈祠,但1958年9月3日其在忠烈祠牌位遭撤除。
2010年3月7日马英九探望遗族,2010年3月29日王敏川将重新供奉于彰化县忠烈祠。
参考资料
台湾儒者论儒学的普世价值:王敏川与徐复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1-23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