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
中核集团研究员。提出了“放射性废物管理应以地质处置为中心的观点”,奠定了中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1月16日,核工业功勋榜发布,潘自强因奠定了中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而上榜。
潘自强在中国辐射防护学科发展的初期,提出了中国的实用保健物理学框架,完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低本低气流式测量装置”等多项监测装置和方法。参与指导和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为建立中国辐射防护监测和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在多项军工任务和
重水堆改建工程的辐射安全中解决了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显著降低了集体剂量,为保证
中核集团良好的安全记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70年代末开始,率先开展并参与指导完成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发展了能源-环境评价方法学,设计了评价方案,并主持完成了“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不同能源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研究”等多项重大项目,对推动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事业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推动“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在中国辐射防护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作了开拓性工作,并受委托主持编制新的“国家辐射防护标准”。
2008年10月15日,“核科学技术院士专家南华行”系列学术报告会——潘自强院士报告会在
南华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潘自强作了题为《积极发展核电是解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之一》的学术报告。
2009年4月21日,潘自强应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陆道纲院长的邀请到“华电大讲堂”作了关于《核电站辐射防护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报告。
潘自强在1963年提出了我国的实用保健物理学框架,在保证
核武器研制和核能发展中,完成了多项监测技术和方法,对我国辐射防护学科体系和基础结构的建立、开拓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率先开展、参与并指导完成了“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主持完成了“
中核集团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发表了“制订
核电站辐射防护的原则和主要数值限”等文章,在
秦山核电站选址的环境影响审查中起了重要作用,从那时起步并延续至今的“能源与环境”的系统研究,为我国核电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基础。他积极推动“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在辐射防护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作了开拓性工作,多次主持编制“国家辐射防护标准”。他提出了“放射性废物管理应以地质处置为中心的观点”,奠定了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为培养辐射防护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2年1月19日,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核集团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1月25日上午,潘自强同志的遗体送别仪式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潘自强兼任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环境学会核安全和辐射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环保部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核应急专家委员会主席、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防护专业博士生导师、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主委员会委员,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顾问委员会、放射性废物管理顾问委员会和辐射防护顾问委员会委员;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名誉院长。
潘自强早期完成了多项辐射防护监测技术,提出了我国保健物理学框架,并始终站在辐射防护科学和技术的前沿,为
核武器研制期间的辐射防护工作和保证
中核集团良好安全记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辐射防护学科的主要带头人之一。(中国环境出版集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