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福堂乡隶属
道县,介于东经111°26′31″~111°34′25″,北纬25°37′37″~25°43′1″之间。地处道县西北部,东邻
双牌县打鼓坪乡,南连
寿雁镇、
梅花镇,西、北靠桥头镇。距县城18千米。
乐福堂镇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总面积123.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22万人。
乐福堂乡境内有福岩洞
穿洞遗址、中郎岩、有
圳头村的汉龙平侯熊尚墓等景点。
历史沿革
因乡政府原驻地位于“乐福堂村”而得名。乐福堂原系穷山僻野,一铁匠居住于落灰厂,初名“落灰堂”。后谐音改为乐福堂,寓“快乐幸福”之意。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属道州营乐乡。
民国二年(1913年)属道县西七区。
1950年9月以驻地命名设乐福堂乡,属道县第四区(驻地杨柳塘)。
1958年10月属先进人民公社一部分。
1961年设乐福堂人民公社,属第四区。
1978年属寿雁区。
1984年4月改乐福堂乡。
2022年1月20日,经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湖南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道县乐福堂乡设立乐福堂镇,以原乐福堂乡的行政区域为乐福堂镇的行政区域。行政区划变更后,乐福堂镇辖1个居委会、10个
建制村,总面积123.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2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新富塘居委会进贤路9号。
行政区划
乐福堂镇下辖1个社区居委会、10个建制村,有新富塘社区,大莲塘村,乐福堂村,圳头村,中村坊村,清塘坪村,龙村,杨柳塘村,车江源村,八斗源村,新富塘村,龙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乐福堂乡介于东经111°26′31″~111°34′25″,北纬25°37′37″~25°43′1″之间。地处县西北部,东邻
双牌县打鼓坪乡,南连寿雁镇、梅花镇,西、北靠桥头镇。距县城18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5千米,总面积71.1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69.52平方千米,占97.8%;水域1.60平方千米,占2.2%。
地形地貌
乐福堂乡境内紫金山盘亘境北,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特征是山高、山多、山谷深、坡陡、平地少。山林资源丰富。西南面是典型的
溶洞。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433米,最高点水里山海拔843.3米,最低点泥口湾海拔249.4米。
气候
乐福堂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水文
乐福堂乡境内月头源河和龙村河,汇入
洑水。有小型水库5座,即乐福堂、大路坝、土桥、双江口、大莲塘龙虎塘,其中乐福堂水库是土坝水库。
自然灾害
乐福堂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洪涝、旱灾、
2008年中国雪灾、雷击等地质灾害。雹灾平均5年3遇,雪灾最严重是2008年1月10日~2月14日持续降雪,百年一遇,涉及境内石桥头、乐福堂、中村坊等15个村,受灾面积达1000余公顷,
森林资源大面积折技、断腰、倒伏。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乐福堂乡辖区总人口1772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96人,城镇化率14%。另有流动人口8586人。总人口中,男性9914人,占55.9%;女性7811人,占44.1%;14岁以下3865人,占21.8%;15~64岁12424人,占70.1%;65岁以上1436人,占8.1%。2011年人口出生率13.4‰,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6.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9人。
2011年,乐福堂人口以
汉族为主,达17600人,占99.29%;另有少数民族125人,占0.71%。
经济
综述
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
永州市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作出贡献。
2011年,乐福堂乡工农业总产值2.56亿元;财政总收入736万元,比2010年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完成营业税225万元,增值税200万元,耕地占用税4万元。
农业
乐福堂乡耕地面积1.74万亩,人均0.98亩;多为旱地,以种植稻谷、红薯、玉米、花生、油菜、大豆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1.54亿元。粮食作物以稻谷、红薯为主。2011年粮食产量1.03万吨,人均579.7
千克,其中稻谷0.82万吨,红薯0.05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
畜牧业以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08万头,年末存栏2.67万头;牛饲养量1.49万头,年末存栏1.04万头;家禽饲养量69.5万羽。
工业
乐福堂乡以建筑材料、粮食加工、
水力发电、酿酒等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29亿元,比2010年增长16.5%。
金融
2011年末,乐福堂乡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266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2192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社会
文体
2011年末,乐福堂乡有文化站1所,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处,各类文化专业户25户,各类图书室9个,藏书18万余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即后背山遗址(福岩遗址)、中郎岩。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2个,看台设座椅100张,46%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教育
2011年末,乐福堂乡有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265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7所,在校学生1062人,专任教师4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149人,专任教师1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乐福堂乡有乡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
村卫生室14个,床位2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0.86张;固定资产总值71.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3名,其中执业医师2人,
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000人次。15个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6.13%。
社会保障
2011年,乐福堂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户,人数26人,支出4.68万元,比2010年增长11%,月人均140元,比2010年增长7%;医疗救助2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82人次,共支出5.46万元,比2010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7户,人数956人,支出76.92万元,比2010年增长30%,月人均65元,比2010年增长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58399元,比2010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1.4万元,比2010年增长10%。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611人,参保率118.7%,累计享受待遇人数2449人,发放养老金159.55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乐福堂乡有邮政所1处,乡村通邮率100%;固定电话用户250户,电话普及率35%;移动电话用户2500户,互联网用户300户。
交通
2011年,乐福堂乡境内有通县公路18千米。己实现村村通公路,长35千米。
旅游
乐福堂乡境内有福岩洞古人类遗址、中郎岩(
西汉中郎将出使西域游此得名,岩内泉水甘冽,四季不涸)、有
圳头村的汉龙平侯熊尚墓。
福岩洞古人类遗址位于
湖南省道县西北部乐福堂乡
塘碑村,距县城约18公里,南距道州玉蟾岩遗址约6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5°39′04.1″,东经111°28′54.9″,海拔约232米。该洞属于大型管道型
溶洞,发育于上古生界
碳酸盐岩系内。遗址周边属于峰林和溶盆地貌,地处
亚热带,
更新世以来雨水充足,繁盛的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难得的家园。洞内堆积发育,以砂砾石层和红黏土,包含丰富的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2015年10月15日,
中国科学院多位研究员在
英国《
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在道县乐福堂乡福岩洞古人类遗址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
中郎岩
中郎岩位于
湖南省道县西北部乐福堂乡
塘碑村,相传汉代
中郎将张骞(实为
东汉蔡邕)曾经至此,故名中郎岩。为
石灰岩溶洞,当为上、中、下三层,层层相通。下层水、陆兼备,总长达2000米,高20~30米,宽5~50米,可乘船,亦可步行游览,
石乳、
天峻石林、石幔、石象等各种景象,蔚为壮观。中、上层为旱洞,曲径通幽,岩内石幔、石乳结成一体,凝成八柱,擎顶岩洞大厅,明诚正道题书“八柱承天”,岩内气候凉爽,冬暖夏凉,岩长2000米,宽10~60米,高10~20米,石壁题刻甚多,可辨者计有7处。中、上层常有蝙蝠出没。上层洞口从外面看,形似一只戏水鸳鸯,趣味盎然。岩洞所在石山当地人称“五指山”(形如五指,故而得名),林木葱郁,风景十分秀丽。
汉龙平侯熊尚墓
汉龙平侯熊尚墓,位于圳头村,墓碑并石兽高九尺、厚八寸,立于
刘协二十一年。
皋陶桥
皋陶桥,始建于宋
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它也是
道县目前发现有文字记载最早的
石拱桥。位于乐福堂乡大莲塘村,双孔石拱桥,桥高7米,长38米,宽6米。桥西岸建有凉亭一处,内有
清代重修桥亭碑记。据光绪三年道州志载:“在州西35里进贤乡,宋嘉定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