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房棘球绦虫(
食虫类: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Leuckart, 1863)是一种
寄生于动物和人类的
寄生昆虫,其成虫主要寄生在狐科动物中,而中间宿主包括各种
啮齿目和食虫目的动物。这种寄生虫的
美国白灯蛾阶段被称为多房棘球蚴,又称泡球蚴。在人体中,它能引发一种名为泡球蚴病的严重疾病,该疾病的其他名称还包括
多房棘球蚴病和多房性包虫病。
形态特征
多房棘球绦虫的成虫在外形和结构上与
细粒棘球绦虫相似,但体型较小,长度范围在1.2毫米至3.7毫米之间,平均长度约为2.13毫米。头部、顶突、小钩和吸盘等结构相对较小,顶突上的小钩数量介于13至34个之间。虫体通常具有4至5个节片。成节的生殖孔位于节片中央前方,睾丸的数量较少,大约在26至36个之间,集中分布在生殖孔后方。孕节的子宫呈简单囊状,没有侧囊,内部含有187至404个虫卵。虫卵的形态和大小与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难以区分。
生活习性
多房棘球绦虫的常见最终宿主是狐,其次是狗、狼、獾和猫等。在这些宿主体内,有时也会同时
寄生有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在野生
啮齿动物身上,如
田鼠亚科、
麝鼠、
旅鼠、
地鼠、大沙鼠、
小家鼠以及
褐家鼠。在中国,还有黄鼠、
鼢鼠属、
长爪沙鼠、小家鼠、
鼠兔以及
野牦牛、
绵羊等物种也被证实会受到寄生。寄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肝脏。泡球蚴呈现淡黄色或白色,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
囊泡组成的
团块。囊泡形状多样,直径在0.1厘米至0.7厘米之间,内部可能包含透明液体和原头蚴,或者只有胶状物质而无原头蚴。囊泡外壁的角皮层非常薄且常常不完整,泡球蚴与宿主组织之间没有明显的纤维组织隔离。泡球蚴通过外生性出芽繁殖,不断产生新的囊泡,深入宿主组织,偶尔也会通过内芽生形成隔膜来分离出新的囊泡。经过1年至2年的生长,泡球蚴能够几乎完全占据被
寄生的器官,形成类似于恶性肿瘤的
葡萄状囊泡群。
疾病影响
多房棘球蚴病对人体的影响通常比
细粒棘球蚴病更为严重,病死率较高。该疾病几乎总是原发于肝脏,随后可能会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肺部和大脑等其他部位。泡球蚴在肝脏内的弥漫性浸润生长会导致严重的肝组织损伤,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昏迷,或者诱发
肝硬化,进而导致门静脉高压症,伴随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状。由于泡球蚴生长缓慢,感染后的潜伏期通常较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部缓慢增大的肿块或肝肿大,占病例的96.5%。许多患者的症状与细粒棘球蚴病相似,包括肝区疼痛、压力感和沉重感,但在触诊时,肿块感觉坚实且有结节感。此外,还可能出现腹痛(77.1%)、黄疸(26.1%)以及门脉高压的表现(10.7%)。几乎所有病人都表现出肝功能异常,如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等,晚期病人甚至会出现
恶病质现象。该病的症状与
肝癌相似,但病程通常较长。
致病机制
泡球蚴病的致病机制涉及泡球蚴的直接侵蚀、毒性和机械性压迫。泡球蚴在肝实质内芽生蔓延,直接破坏和替代肝组织,形成巨大的泡球蚴,中心区域常发生缺血性坏死、分解液化,形成空腔或钙化,呈现出蜂窝状的大大小小的
囊泡,囊泡内含有胶状物质或
豆渣样的碎屑,不含原头蚴,因此肉眼难以与肝癌区分开来。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毒素进一步损害肝实质。周围的组织因受压而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如果胆管受到挤压和侵蚀,会引起黄疸。泡球蚴侵入肝门静脉分支时,会在肝内广泛播散,形成多发性
寄生昆虫结节,出现肉芽肿反应,可能诱发
肝硬化和胆管
细胞型
肝癌;侵入肝静脉时,可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肺部和大脑,引起相应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咳血、
气胸和癫痫、
偏瘫等。
诊断
对于泡球蚴病的诊断,了解病人的病史非常重要,尤其是他们是否来自流行地区,是否有与
狐属、狗或其皮毛的接触史。体检时发现肝脏肿块,特别是在触诊时发现肿块质地坚硬且有结节感时,应该提高警觉。
用于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所有实验室检查也都适用于泡球蚴病的诊断。由于泡球蚴周围缺乏纤维组织被膜,虫体抗原容易进入血液,因此免疫诊断的效果尤为显著。
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
肝癌和
细粒棘球蚴病的区别,还需要与其他疾病如
肝硬化、
肝脓肿、
黄疸型肝炎以及
肺癌、脑瘤或脑胶质病等进行区分。
流行情况
分布
多房棘球绦虫的分布范围比
细粒棘球绦虫更加有限,主要存在于
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从
加拿大的北部、
美国的
阿拉斯加州,延伸至
日本的
北海道、
俄罗斯的
西伯利亚地区等地。该
寄生昆虫遍布北美、
欧洲和
亚洲三大洲的寒冷地区和冻土地带。在中国,尽管曾被认为
多房棘球蚴病较为罕见,但从1958年首次报告病例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400例病例报道,实际感染人数远远超出这一数字。原发病例主要分布于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
青海省、
甘肃省和
四川省。该病已经成为中国西部严重威胁农牧民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已经确定了两个地理流行区:一是中部流行区,从宁夏西北部开始,穿过甘肃省东部至四川省西北部地区,尤其是在海拔2000米至2800米的高寒山区。在这个区域内,多房棘球绦虫循环于
狐属、
野狗和多种
啮齿动物之间。狐和野狗成为了人体感染的重要源头。大多数患者是农民,他们的感染途径包括捕捉、饲养狐狸,或是处理狐皮。
藏族居民因宗教信仰不伤害野狗并且喂养它们,这使得野狗群体庞大,四处游荡,人们也因此更容易接触到野狗而感染。二是西部流行区,呈散点状分布在新疆的23个县和
青海省的17个县,这些地区的病人分布与野生红狐的分布区域重合。这里的患者大多是牧民,他们的感染可能是由于捕捉狐狸,也可能是因为饮用被污染的水等间接方式引起的。这些地区同时也存在着细粒棘球蚴病的流行。
流行因素
多房棘球绦虫在野生动物中普遍存在,形成了自然疫源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狩猎等活动,可能导致误食虫卵,从而造成直接感染。例如,猎狐、饲养狐和加工、销售毛皮制品等活动都有可能使人感染。狐皮的贸易和运输也可能导致泡球蚴病的扩散。此外,虫卵污染环境,如土壤、植物、蔬菜和饮用水,也是引起间接感染的原因。狐和狗的粪便中含有虫卵,即使在严冬的冰雪环境中也能保持活性,因此冬季牧民用融化的冰雪作为饮用水也是一种潜在的感染方式。
防治措施
为了消除传染源,灭狐和消灭野鼠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妥善处理动物尸体,将其焚烧或深埋。
野狗也应该被杀死或加以控制,而对于家犬,应当定期进行驱虫。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公众认识到
多房棘球蚴病的危害及其预防方法。在流行地区,应对人群进行全面筛查,利用免疫学试验和X射线、超声等技术手段尽早发现病人,以便及时治疗。注意个人防护,注重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生产生活中注意防止虫卵污染。由于虫卵耐寒怕热,对于被污染的器具物品,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消毒。泡球蚴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方面,可以采用
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和
吡喹酮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