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文韬·兵道
六韬·文韬·兵道
《六韬·文韬·兵道》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
《六韬》又称《六韬》、《太公兵法》、《素书·原始章》,旧题周初姜子牙(即姜子牙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姜子牙周文王姬发对话的方式编成。
作品原文
秦武王问太公曰:“兵道何如?”太公曰:“凡兵之道,莫过乎一① 。一者,能独往独来② 。黄帝曰:‘一者,阶于道③ ,几于神④ 。’用之在于机,显之在于势,成之在于君。故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知乐而不知殃。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今王已虑其源,岂忧其流乎!”
武王曰:“两军相遇,彼不可来,此不可往,各设固备,未敢先发。我欲袭之,不得其利,为之奈何?”姜子牙曰:“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⑤ 。一合一离,一聚一散。阴其谋,密其机,高其垒,伏其锐士,寂若无声,敌不知我所备。欲其西,袭其东。”
秦武王曰:“敌知我情,通我谋,为之奈何?”太公曰:“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⑥ 击其不意。”
作品注释
①一:事权专一,指挥统一的意思。
②独往独来:自由行动,不受牵制。
③阶于道:阶:阶梯,指逐步通向。道:规律,道理。
④几于神:几:接近。神:神妙莫测。
⑤钝:不锋利。引申为疲软、衰弱。
⑥疾:迅速。
作品译文
武王问姜子牙说:“用兵有什么原则吗?”太公说:“用兵的重要原则在于要集中统一。集中统一才能不受牵制,独往独来不至于贻误军机。黄帝说:‘集中统一,是掌握用兵规律的阶梯,接近于神妙莫测。’用兵在于掌握战机,在于集中兵力形成威势,在于君主信任而不加以牵制。所以古代圣王常称兵是不吉利的凶器,万不得已才发动战争。现在帝辛只知道国家还存在,不知道将要灭亡,只知道寻欢作乐,不知道马上就要遭殃。存在的不要光想到自己能长久存在,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救亡;寻欢作乐的不要光想到自己能永远快乐,重要的在于能考虑到如何避开祸殃。现在君王已经考虑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源,又何必担忧它的细枝末节的问题呢!”
秦武王说:“如果敌我两军相遇,敌人不能向我这边进攻,我也不能向敌人进攻,双方都有坚固的守备工事,没有一方敢先发动进攻。现在我想袭击敌人,不知怎样才能寻找到合适的战机,你看怎么办?”姜子牙回答说:“要示敌以假象,做到我军外面纷乱而实际上内部整齐严谨,看似忍饥挨饿而实际上饮食充足,外面看武器装备粗钝而实际上十分精良。让队伍忽合忽离,士卒忽聚忽散。隐瞒我们的作战计划,保守行动时间的秘密。深沟高垒,埋伏精锐将士,士卒寂静无声,敌人不知我们的作战准备。计划攻打敌人西边,但要佯装袭击它的东边。”
武王说:“敌人如已掌握我军的情况,了解我军的作战计划,那将怎么对付?”太公说:“战胜敌人的关键在于要秘密地掌握敌人发动进攻的时机,迅速利用有利形势发动猛烈进攻,攻击敌人不曾预料的薄弱环节,才能够取胜。”
作品评析
本篇论述了用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要阐明了以下几点:一是强调“凡兵之道,莫过于一”,就是用兵要集中兵力,集中指挥,行动一致。部队的行动如能达到“一”的要求,就能“独往独来”,达到“阶于道,几于神”的境界。二是“存”和“亡”、“乐”和“殃”虽然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又互相转化。因此,应存时虑亡,乐时虑殃,灵活用兵,促使形势向有利于己的方面转化。三是在两军相遇、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要取得胜利,必须示形动敌,欺骗敌人,声东击西。四是兵贵神速,击敌不意,即“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国学故事
春秋初期,郑庄公凭借国力强盛,侵伐诸侯,不听王命。姬林为保持王室独尊地位,于十三年(前707年)秋,亲率周、陈、蔡、卫联军伐郑,郑庄公率军迎战于繻葛(今河南长葛北)。联军以周军为中军,陈军为左军,蔡、卫军为右军,布成一个传统的“品”字形三军之阵。郑庄公则一反传统战法,以中军和左、右拒(左、右两个方阵)布成一个倒“品”字形的“鱼丽之阵”。
开战前,郑大夫子元首先观察分析了联军的阵势,发现其左、右军都很薄弱,尤其是左军,阵形混乱,人无斗志。于是他向庄公建议:先以我右拒攻敌左军,陈军必定败走,周王的中军也会受到震骇而发生混乱;再以我左拒攻敌右军,蔡军、卫军就会支持不住,效法陈军而败走;然后集中兵力进攻敌中军,就能获得全胜。庄公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向联军左军发动攻击,陈军一触即溃。失去左派配合的右派蔡、卫军,在郑军猛烈攻击下,也纷纷败退。周中军为左、右军溃兵所扰,阵势大乱,郑军乘势合兵而击,姬林中箭负伤,大败而归。
此战郑军的实力弱于联军,但因郑庄公和子元善于料敌察机,变换阵法,先弱后强,逐一攻击,各个击破,终于获得了胜利。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译文
作品评析
国学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