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城镇
海南省定安县辖镇
定城镇,海南省定安县下辖镇,位于定安县北部,介于东经110°7′-110°31′,北纬19°13′-19°44′之间,行政区域面积145.82平方千米。定城镇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截至2020年6月,定城镇下辖13个社区、21个行政村。截至2019年末,定城镇户籍人口96204人。
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定城镇始建;2003年,定城镇、仙沟镇、龙洲乡合并成为新定城镇。海南东环高速公路从仙沟西部穿过。定城镇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等称号。有海南热带飞禽世界、定安县衙博物馆等景观景点。
2019年,定城镇地区生产总值41.92亿元,增长2.3%。
建制沿革
前身溯源
定城镇
明代,属定安县
民国时期,为定安县民国政府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属定安县。
清代,属东一图、东二图等。
民国时期为仙沟乡。
1951年,实行区辖乡体制时隶属定一区。
1957年8月,撤区重组为仙沟乡,直隶定安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设定昌县时,属塔岭公社。
1961年5月,复设定安州区时,从塔岭公社分出成立仙沟公社。
1983年10月,改为仙沟区公所。
1987年3月,成立仙沟镇人民政府。
清代,属西一图、西二图等。
民国时期,为新竹乡辖地。
1951年,成立龙州乡人民政府,属定一区。
1958年12月,成立定昌县时隶属塔岭公社。
1961年5月,分县后从塔岭公社分出成立龙州公社。
1983年10月,改为龙州区公所。
1987年3月,成立龙州乡人民政府。
合并建镇
2003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仙沟镇、龙州乡并入定城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定城镇下辖13个社区、2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定安县定城镇见龙大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定城镇位于定安县北部,南渡江下游南畔,东靠高速公路,西与新竹镇接壤,南与雷鸣镇为邻,北与海口市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7′-110°31′,北纬19°13′-19°44′之间。行政区域面积145.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定城镇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别以台地、阶地和水域为主,平均海拔高度70米。
气候
定城镇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1℃,夏季平均气温28.10℃,冬季平均气温19.30℃,极高气温39.90℃,极低气温2.20℃。年均日照量1880小时以上,年均降水量1953毫米。年降水量2200毫米。
水文
定城镇境区河流为南北流向,呈川字状分布,南渡江从北部流过。龙州河灌溉渠道,为人工开凿渠道,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乡。河流主要发源于金鸡岭区域,流经龙州后注入南渡江。
土壤
定城镇土壤性质为沙壤土。
自然灾害
定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热带风暴、旱涝、霜冻、雷击、冰雹、病虫害等。据统计,平均每年影响定城镇的热带风暴(即台风)有3-4个,最多年有9个,多发生在8-10月份。6-7级的热带低压占42%,约1年3遇;8-11级的热带风暴占50%,约1年1遇;12级以上的台风占8%,约3年1遇。洪涝灾害,多发生在5-10月,平均每年4-5次,暴雨日数最多的是1976年9次;极大日雨量335.40毫米,发生在1996年9月20日。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定城镇矿产资源主要为高岭土矿,分布在龙州县等地,可制砖瓦、陶器制品,有开采价值。其中龙州优质高岭土,储藏量达1.80亿立方米。其次,还有矿泉水、煤矿、石油和磷灰石矿等资源。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定城镇总户数32382户,户籍人口96204人。按性别分,有男性51271人,女性44933人;按城乡分,有城镇人口48220人,乡村人口47984人。
截至2019年末,定城镇户籍人口中,有汉族95144人,少数民族1060人。其中,有黎族825人、苗族64人、壮族94人、其他民族77人,民族人口占总人口1.01%。
经济
综述
2011年,定城镇财政总收入3218.8万元,比2010年实际增加215.9万元,同比增长7.2%。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项目安排如下:税收收入2552万元,比2010年实际增加465万元,同比增长22.3%;非税收收入151万元,比2010年实际增加25.4万元,同比增长20.2%。
2019年,定城镇地区生产总值41.92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7亿元,增长6.5%;农业总产值17.05亿元,同比增长13.2%;农业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31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4元,增长8.2%。
第一产业
2011年,定城镇有耕地面积60582亩,人均面积0.58亩。其中,水田30137亩,旱田11570亩,坡地18875亩。亩产2000元以上(包括2000元)的耕地33505亩,亩产2000元以下的耕地27077亩。
定城农业(3张)
2011年,定城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569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7.8%。其中,农业收入19276万元,比去年增长2.5%,占经济总收入的54%;林业收入2538万元,比上一年增长63.9%,占经济总收入的7.1%;畜牧业收入5771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8.4%,占经济总收入的16.2%;渔业收入64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4.9%,占经济总收入的1.8%;其余产业收入7464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0.8%,占经济总收入的20.9%。
2019年,定城镇常年瓜菜种植1.6万亩,总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7.8%;冬季瓜菜种植面积4.2万亩,总产量达7万吨以上,同比增长8.1%;鸡鸭鹅出栏量442万只,同比增长20.6%;猪牛羊出栏量6.68万头,同比增长18.2%。引进澳洲龙虾、淡水小龙虾、中华绒螯蟹等新型特色养殖产业300多亩;开发种植诺尼树、百香果等特色产业200多亩。
第二产业
定城镇以食品加工为主。2011年,定城镇工业生产总值上万元。拥有工业企业多家;实现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5%。
2018年,定城镇有工业企业7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1个。
第三产业
2011年,定城镇累计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15.39%,主要产品有瓜菜外贸,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美及中东等地。截至2011年末,定城镇有邮政局4处,邮政业务总量23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11万份。
2018年,定城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2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定城镇有小学23所,在校学生2541人,专任教师3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共3所,在校学生2340人,专任教师16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0%以上。
文化体育
截至2011年末,定城镇有镇文化站1处,社区文化活动室6处,村文化活动室28个,藏书3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50人,业余舞蹈健身队近10支。有学校体育场3个,看台设座椅500张。
1995年7月成立定安县广播电视台,截至2011年末有有线电视用户0.5万户,入户率3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定城镇有卫生院3所,床位22张,医生21人。2011年新农合共参保50300人,完成率达90%以上;11年城镇医保共参保10727人,完成率达121.19%。
基础设施
定城村庄(2张)
定城镇于1970年开始建设一座自来水厂。1992年底进行扩建,建成各类供水干管12千米,供水覆盖率75%,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从南渡江取水;1996年,除供水主管道增加5千米外,日供水量和供水覆盖率基本保持不变。1994年,建设排水沟8条,总长7776米。1996年,投资140万元改建含南珠路在内的排水沟1008.70米,清理县城主要街道排水沟375米和更换水沟盖板,建设大众西路路口排水沟50米。
1973年10月,海口市定安县的35千伏线路完工,从此定城镇有了35KV变电站。2011年,定城镇供电量1121万千瓦时,用电户7000多户;35千伏线路118.57千米,10千伏线路567千米,变压器762台,容量32000千伏安;定城镇10千伏线路148千米,变压器61台,容量6300千伏安。
截至2011年末,定城镇驻地有花坛20个,绿化面积0.5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9年,定城镇脱贫159户454人,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10.5%下降至零,实现全面脱贫。教育补助发放2934人次共557.59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特困户等困难群体共8236人代缴2019年度新农合,三类人员住院费用兜底报销累计1491人次共1110.86万元。
2019年,定城镇社保参保人数为15335人,完成任务98.7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55824人,参合率达99.2%;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3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453人。新增低保142户377人,核退188户458人;向1255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231.636万元。
2020年,定城镇累计申请贫困户务工奖励3040人次,已全部发放到位,共计634.78万元。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务工2822人,比2019年2594人增加228人;经排查,全镇不存在“零务工”家庭,“零务工”家庭实现全部清零;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劳动力家庭1340户。
交通运输
公路交通
海南东环高速公路从仙沟西部穿过,经过定安县路段32千米。
公共交通
2011年,定城镇有公交线路5条,拥有各种机动客车150辆,年客运量达100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308万人次/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定城镇原称定阳。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南建州,复设定安州区。次年,县政府驻地迁于此,始称弋阳县。民国16年(1927年)正式定名为定城镇。
文物古迹
定城古城
据《定安县志》记载,定安古城筹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成化八年(1472年)开工,成化十四年(1478年)建成。城周围593丈,高1丈4尺。垛1192个。最初仅开东、西、南门,各门均建城楼其上。城外挖有壕堑,北城阻江,东、西、南挖壕沟360余丈,深1丈,阔1丈5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副使胡永成命知县开北门,但后因常有寇乱,北门被封闭。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县董兴答应士民议请,重新开北门,并捐资修建北门城楼。
古城存西门,北门。西门高2.4米,宽2.95米,进深9米,城门上方有“西门”石匾额,旧城楼尚存。北门高3米、宽2.8米,进深25.3米,城楼改建为定安县粮食局大楼。古城城墙则仅存西北、西南二段,约长1000余米,为玄武区大青石条叠砌筑成。
见龙塔俗称仙沟塔,位于县城东南郊约三千米的龙滚坡上,为定安唯一现存之古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塔名见龙,可能是据易经“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句而命,其本意是祈求出人才,为风水塔。塔高七层,总高度为27米,按八卦方位分为八面体,八角形。见龙塔
王映斗故居位于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王映斗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登进士,历任内阁批本、侍读学士大理白族自治州侍卿,奉天府丞兼提督五省学政。
王映斗故居坐西向东,建筑布局呈品字结构,占地2000多平方米。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内有12院72房,布局十分紧凑,所有建筑采用传统的土木砖瓦构筑,且融入不少西洋建筑风格,使故居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故居大门石砌而成,有2米多高,朝向东,九级石阶缓缓而上,颇有气势。故居大门内,一条30米长的巷道直通院内,故居有正屋、后枕屋之分,正屋4幢,中为客厅厅堂,屋梁、公阁所用板材均采用上等的木料。两侧为厢房,后枕屋3幢,每幢为3间,皆为悬山式建筑,前庭和后庭的四周都分别有廊檐相连,回廊巷道皆用青石铺就。故居右侧2幢正屋已多处损坏,1幢已濒临塌,2幢后枕屋几经维修,基本保持原貌。
解元坊
解元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孟春,位于定城东门老市场前东侧,座东向西。为当时庶吉士王弘诲所立。坊原立于定城中南街,民国17年因扩建街道,始迁立今址。
亚元坊
亚元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年间,坐落在南山村,座东向西,系明万历年间莫维则所自立之纪念物。莫维则于万历十年广东省乡试考中壬午科第二名举人,故坊额题为亚元坊。
胡濂故居
胡濂故居在定城中南街,胡氏宗祠隔邻右侧。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系明代江西省布政司胡濂居家时所建。原故居有大屋三进,横庑四幢,今仅存大屋一幢,是三间砖木构筑。这屋前院约8公尺见方,有照墙,照墙内侧下方,嵌砌古石雕八块,每块有浮雕图案两幅,共十六幅。
风景名胜
海南省热带飞禽世界
海南热带飞禽世界地处海南省安定县塔岭开发区,是国家2A级景区。在这有着近千种不同植物而成的466亩的空间里,展示着300余种30000余只各式热带鸟纲。其中有五十余种鸟类属于海南独有的鸟类或亚种
定安县衙博物馆
定安县衙博物馆位于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中南街、东门街和西门街交接的丁字路口北侧,是国家2A级景区。
荣誉称号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人口
经济
社会事业
交通运输
历史文化
风景名胜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