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樟,
樟科常绿乔木,高20米,胸径40厘米;树皮淡褐色,小枝绿色,光滑。叶革质,芳香。普陀樟根系发达,具耐旱、抗风等特性。幼苗生长缓慢,5年后转快。花于5至6月开放,11月果实成熟。普陀樟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丘陵沟谷常绿阔叶林内,是滨海特有的观叶、
观果植物。普陀樟生性强健,耐热、耐寒、耐旱、耐瘠,抗空气污染,是庭院及滨海地区园林绿化中不可多得的优良树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淡褐色;小枝绿色,光滑。叶革质,芳香,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的互生,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距基部约1厘米左右,中脉与侧脉在两面隆起。
聚伞花序从枝上叶腋生出,由6-20(-22)花组成伞形状;总
花梗长3-6厘米,花梗长5-10毫米,均无毛;花淡黄色,萼片6,宽椭圆形,外面有短毛。
浆果状核果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长约13厘米,果托浅杯状,边全缘或具浅圆齿,熟时紫黑色。
生长习性
分布于丘陵沟谷常绿阔叶林内。丘陵沟谷常绿阔叶林内。分布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冬暖而夏凉,年平均温15.4-16.2℃,1月平均温3.3-5.5℃,最热月(8月)平均温26.8℃,极端最低温为-6.1-12.1℃(持续仅2、3天),春季多雾,雾期长,每年5-9月湿热多雨,相对湿度常达90%以上,年降水量1152-1200毫米。土壤为红壤,pH值5.5-5.7。耐阴树种,幼龄期需有侧方蔽荫。本种是组成常绿阔叶林的标志种,常和
红楠MachilusthunbergiiSiebetZucc.、
珊瑚树ViburnumawabukiK.Koch、野梧桐MallotusjaponicusMuell.---g.、
蚊母树DistyliumracemosumSieb.etZucc.等混生。普陀樟根系发达,具耐旱、抗风等特性。幼苗生长缓慢,五年后转快。花于5---开放,11月果实成熟,结实有间歇期。
分布范围
间断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岛屿及台湾,即自上海金山县
大金山岛西坡延伸至
舟山市群岛普陀、桃花山一带,以及台湾新竹、
台北市、
桃园市、中央山脉、
玉山、
南投市、
台东县、
台中市、
高雄市、
恒春镇等地。生于海拔200-240米的丘陵沟谷常绿阔中林内。
朝鲜、
日本也有分布。
树种种质资源
通过清查,发现普陀樟Cinnamomumjaponicumvar.chenii集中分布于
普陀区所辖范围内的洛伽山、
朱家尖岛以及以朱家尖、
桃花、
六横岛为中心的毗邻悬水
小岛上,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有结果母树1.2万余株,大年种子产量有1500kg左右。
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sericea分布在普陀区的朱家尖、桃花、
普陀山和
定海区的
大猫岛,其分布特点是孤立,散生,且范围极小,无成片分布,共有结果母树300余株,种质资源较为贫乏,加之不合理的采种,迄今大年种子产量仅为100kg。南京Tiliamiqueliana分布范围更是有限,主要分布在桃花岛蚂蝗坑和定海区大猫岛茅草屋冷坑,呈群落分布,共有结果母树170余株,每年种子产量极少,能采到的种子只有0.25kg左右。
化学成分
用水蒸馏法提取
台湾肉桂(CinnamomumjaponicumSibe)
芳香油,并用GC-MS分析化学成分,用滤纸片法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天竺桂挥发油中分离出27种化学成分,以
冰片为主要成分,占26.03﹪;抑菌实验中,挥发油对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和
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在照度为50001x、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环境下生长3个月的普陀樟PhoebebourneiHemsl.Yang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倍增将使普陀樟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28.7%,其中
叶绿素a、b分别下降了28.6%、19.8%,
类胡萝卜素上升2.8%,叶绿素a/b从1.95下降到1.55.长期高体积分数CO2处理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45%,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3.91%,暗呼吸
速率下降95.6%,光呼吸速率下降43.7%;短期内CO2加倍处理,光合速率上升21.76%;长期处理,则下降89%.这表明,短时CO2体积分数加倍处理使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明显增加;长期处理明显抑制了普陀樟的光合作用,出现了严重的光合适应现象。普陀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减弱致使整个代谢水平下降。
濒危及保护
保护价值
普陀樟是中国和
朝鲜、
日本的间断分布种,对研究东亚植物
区系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木材坚实致密,纹理直,耐腐,耐水湿,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保护措施
浙江
普陀山海岛已建立国家重点风景保护区,应对本种加强保护,严禁砍伐。
杭州植物园及
南京中山植物园已引种栽培。生长于海拔200-240米的丘陵沟谷常绿阔叶林内,是组成常绿阔叶林的标志种。耐阴,幼龄期需要蔽荫,根系发达,有耐旱、抗风等特性。幼苗生长缓慢,五年后转快。花于5-6月开放,11月果实成熟,结实有间歇期。间断分布于上海
大金山岛至
舟山市群岛以及
台湾岛。普陀樟是中国和
朝鲜、
日本的间断分布种,对研究东亚植物
区系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木材坚实致密,纹理直,耐腐,耐水湿,是优良的用材树种。
栽培方法
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脱去果皮,漂洗干净后阴干,湿沙分层贮藏。早春三月播种,种子发芽率80---%。播后1个月出土,苗期需架设
荫棚。当年苗高约15厘米,需移植1---后可出圃种植。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脱去果皮,漂洗干净后阴干,湿沙分层贮藏。3月播种,种子发芽率80%至90%。播后1个月出土,苗期需架设阴棚。生长旺盛季节每半月施肥,以氮肥为主,秋季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当年苗高约15至25厘米,1至2年后可出圃种植。圃地种植期间,病虫害较少,较其他
樟科植物抗性强。
选择
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2种海岛特色树种,开展不同基质和不同容器规格的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舟山新木姜子的苗高、地径、株干重,普陀樟的地径、根冠比等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指标及主根长、≥2cm侧根数和在不同容器规格中培育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和应用实际,培育1a生容器苗,舟山新木姜子宜选用圃地土,普陀樟宜选用圃地土或2/5泥炭 1/10
珍珠岩 1/2圃地土,容器采用12cm×10cm规格的软塑料营养体。
普陀樟是国家Ⅱ级保护的濒危植物,为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由于天然普陀樟生长缓慢、且遭受严重破坏,因而进行人工育苗造林,对保护好普陀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对
江西省分布的5个普陀樟种源在
广昌县进行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龙南市、
上犹县、
吉安县3个南部种源苗高生长量比北部
庐山种源和西南部
宜丰县种源大50%。为使普陀樟各种源苗木安全越冬,认为7月份以后不宜施肥。应从20年以上的有优良母树采种。种子失水后寿命很短,采回果实宜立即洗净阴干,湿沙贮藏或随采随播,忌堆积曝晒。幼苗出土后宜盖
荫棚。由于生长缓慢,宜于密植。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时,可先在离地5-10厘米处切断,保持完整根系、种植时
切面应与地平。萌蘖后留苗1株。造林应在阴天小雨时进行。种后应注意幼林抚育,切忌打枝或损伤树皮,并注意预防兽害。
常见病虫害
1.茎腐病
发病严重时,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随即枯萎,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土壤瘠薄,有机质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1.播种前用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或
敌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细土稀释20-30倍,均匀撒入表土,也可沟施于播种沟内。2.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高温时搭
荫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3.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每平方米1.5克喷粉或50%
代森锌500倍液,每平方米浇灌2-3公斤
药水。
以
美国白灯蛾钻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严重时达69.1%,对高生长及干形发育有较大影响。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3月普陀樟抽梢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蛀道长10厘米。幼虫期为3月底到4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期很长,直到次年3月份产卵后死亡。
防治方法:1.在3月份成虫产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虫盛发期用621烟剂熏杀成虫,每亩用药0.5-1公斤。2.在4月上旬用40%
乐果乳剂400-600倍液喷洒新梢,可杀死梢中
美国白灯蛾。3.在发现新梢叶片萎蔫时,及时剪除被害新梢,集中烧毁。
相关文化
普陀山生长着一种樟类植物,它的叶片比常见的香樟浓绿发亮,树干比香樟光滑;它适应性很强,无论在悬水小岛
洛迦山,还是面对
东海的善财洞风口处,都生长得郁郁葱葱,1939年,一位
日本学者中井猛之进(Nakai)在普陀采得标本后,将该树定名为普陀樟(CinnamumchieniiNakai)。
普陀樟为
樟科的一种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以上;树皮淡褐色,平滑;叶片革质,有光泽;果实长圆形,熟时蓝黑色,有佛珠般的光泽。它产于
普陀山、洛迦山、
桃花、
朱家尖等普陀诸岛,为普陀特有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樟类中的奇葩。普陀樟在普陀山、
洛迦山天然分布较广,常与
蚊母树、
红山茶、
全缘冬青、
红楠、槟、
海桐、
日本女贞等常绿阔叶树结伴共生,组成了滨海特有的常绿阔叶林景观。生长在佛顶山慧济寺钟楼旁的一株普陀樟,树干端直,树形美观,绿叶浓荫,与金碧辉煌的钟楼相互烘托,十分雄伟壮观。在后山海澄庵门口有大树二株,最大一株树高12米,胸径54厘米,树龄约二百年,为普陀樟之最。
普陀樟树冠饱满,枝叶浓密,四季常青,抗海风,耐盐雾,是一种珍贵的沿海山地及滨海庭院绿化观赏树种。
参考资料
植物网.www.hm160.cn.201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