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
2009年高峰执导的电影
《大河》是由天山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由高峰执导,李乃文、赵毅、奥丽娅、伊斯拉木江·瓦里斯等主演。
该片于2009年5月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水利专家陈大河和冬尼娅这对异国情侣冲破束缚,并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中国水利建设的感人故事。
剧情简介
解放初期,怀揣着建设祖国大西北梦想的水利学校毕业生陈大河(李乃文饰)与方文刚(袁琛饰)一同来到塔里木河,为了解决塔里木河流域长久以来“桃花水”给当地群众带来的灾害问题,陈大河与方文刚与当地的年轻水利工作者吐尔逊(伊斯拉木江·瓦里斯饰)一起,在 英苏村阿布杜拉老人(吾守尔·赛来饰)和乡亲们的帮助下,战天斗地共同修建了维系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命脉的水利工程大海子水库。在水库修建的过程中他们结识了苏联专家安东诺夫(山鹰饰)和翻译冬尼娅(奥莉娅饰),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中苏关系变化,苏联撤走所有在华人员时,留下了一套伪造的塔里木河流域水文调查资料。面对分离,冬尼娅毅然选择留下,选择了陈大河,并把安东诺夫给她的真实资料交还给陈大河。冬尼娅的痴情与坚强,感动了陈大河,但这也因此让整个大坝工程背上了“修正主义”的罪名。危难中方文刚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却被迫离开了塔里木河水利建设工地,为了能继续施工,陈大河立下生死状,用自己的性命为大坝的安全担保。洪水来了,陈大河和冬尼亚带着出生不久的小南疆(赵毅饰)站在了新修的大坝上,吐尔逊和乡亲们一起站在了陈大河的身后,塔里木河第一次臣服于陈大河等建设者的脚下。为了彻底治理水患,陈大河与冬尼娅进山寻找新的山区水库时遭遇泥石流,冬尼娅不幸遇难。
二十年后,水库大坝泥沙淤积,塔河主干道断流,下游的胡杨和生态急剧恶化。陈大河开始意识到这座用青 春和生命修筑的大坝,将在历史的车轮中慢慢地褪色,他给儿子陈南疆留下了记录塔里木河流域完整的水文勘测文稿后然长逝。陈南疆完成学业回到塔河,父亲用生命筑起的大坝因阻断了疏水主河道将被拆除,他站在父母的墓前请求他们的原谅和理解,这一举动遭到养父吐尔逊和乡亲们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已经把这座大坝看作陈大河与冬妮娅·图曼诺娃的化身,陈南疆与养父吐尔逊以及妹妹贝尔娜(阿依古扎丽·阿不都瓦依提饰)的矛盾也越演越烈。在父亲测绘学文稿的指引下,陈南疆与妹妹贝尔娜一起重走塔里木河古河道,寻找着父亲当年留下的一个个河道拐点,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兄妹俩终于被父辈们当年治理塔里木河流域的激情岁月所感动并相互和解。
2001年,党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决定投资107个亿,对塔里木河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大海子水库现场,两代水利人共同按下了爆破的按钮,往日心中神圣的大坝顷刻间瓦解,塔里木河河水汹涌向下游奔去,滋润着干涸的土地,孕育着新的生命,也渐渐漫过埋葬陈大河与冬尼娅的墓地。陈南疆等新一代水利人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陈大河与冬尼娅,以及整个塔里木盆地河流域的绿色生命,塔里木河水带着两代水利人的热血与梦想向着更加宽广的前方流去。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 编剧张冰在创作剧本时,采访了很多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建设的亲历者,并和驻扎在新疆边远地区的地质工作者共同生活了一个星期,自己刚去两天就被蚊子叮得浑身是包。
• 为凸显人物真实性格,该片选用中国演员李乃文、伊斯拉木江·瓦里斯、赵毅,以及俄罗斯演员奥丽亚和乌克兰演员山鹰共同出演。
• 拍摄时演员们要真实地跳到磅礴的河流中量水温,虽然有很多保暖与安全措施,仍忍不住叫苦不迭。
• 由于条件限制,片中的一些特效镜头不可能完全由电脑制作完成,所以影片的一些场景必须由演员亲自完成。在拍摄最后一场冬尼娅被洪峰拍倒的戏份时,演员奥丽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面对从天而降的“洪水”,场面细节和演员表情都达到了比较真实的效果。
• 陈大河和陈南疆身上的许多细节都是在采访对象中发生过的。片中陈大河为了证明大坝的坚固,坐在大坝下面,誓与大坝共存亡,这一幕在一个老水利专家身上发生过。还有苏联专家撤走后,修大坝的水泥不够了,于是专家们开始自己造水泥,这也是真事。
• 在盛夏的塔里木盆地沙漠,摄制组每天喝风饮沙,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蓬头垢面,车辆一次次陷入沙包让大家饱尝了沙漠中推车的苦头。
• 建造大海子水库的模型需要180立方水,这些水都是工作人员用水泵从一公里外的水库中昼夜值班抽满的。
• 拍摄炸坝时,因为风向出现问题,不得已又重拍一次。
• 冬天气温在零下30度以下,在拍摄外景时,俄罗斯奥丽娅女演员必须要穿着靴子从小树林里踩着雪走出来。在走出树林的那一刻,她一下子跪到了地上,钻进车里大哭起来。原来雪灌满了整个靴子,人已经被冻得不行了。
获得荣誉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6年,天山电影制片厂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拍摄献礼影片的任务交给张冰。为准确地展示新疆的变化,张冰两次进入塔里木河沿岸采风,与许多水利工作者进行了座谈,了解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在与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同事讨论确立电影主题后,张冰先后采访了近百位不同年龄段的水利工作者,创作历时两年,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剧本的创作。
拍摄过程
历经三年的酝酿和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采风之旅,主创人员选定了新疆的塔里木河,塔里木河的变化正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新疆日新月异变化的缩影,而塔里木河所蕴含的故事也为影片提供了充分的素材。
该片于2008年9月16日在新疆于田县开机,投资800多万元,先后4次集合近2000人进行拍摄,完成拍摄后经过7个月的后期制作后送审。
剧组主创们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投入六台机器分别在沙漠、雪地、高原、原始山林等自然环境中真实取景,在历时近三个月的拍摄中,工作人员搭木屋、修水池,经常要面对严寒、暴晒、沙尘等困难,有时甚至为了捕捉一两个真实镜头而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拍摄。
幕后花絮
为了营造出影片激情的气势和效果,片中的很多场景都由航拍完成,而在洪水泛滥、沙漠风暴的特技制作方面也是精益求精。
作品评论
该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出发,不仅为观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更深刻地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跨越因历史、地域、民族,以及其他各种因素所造成的障碍,用至善至纯的人性之美,构建了一种和谐相溶的人际关系,表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一家亲的美好情感,感人肺腑。(新浪评)
该片抓住了人类与河流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深刻反映了中原地区在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场面,揭示了重要的时代主题:塔里木河是与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死相关的大河,是与新疆各族人民命运与共的大河。该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治理塔里木河的历史性活动,使千年河流奔流不息。(新浪网评)
该片通过陈大河父子两代水利工作者的情感与命运的刻画,呈现出塔里木河半个世纪的变迁,折射出新疆建设发展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讴歌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该片描写了二十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波澜壮阔、可歌可泣,时间跨度长,很有历史纵深感。(搜狐评)
大众评分
该数据截止至2024年1月16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获得荣誉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拍摄过程
幕后花絮
作品评论
大众评分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