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马头琴是一种新型的弓拉弦鸣乐器,由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设计,北京民族乐器厂制作。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陆续设计并制作了
梯形琴箱大
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1980年,研发出了新一代的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其琴箱形状大致沿袭了传统马头琴的外观,擦弦点略微向内弯曲,四个琴角则处理成小圆角,既保持了马头琴的传统造型,又方便了演奏者的运弓操作。这些乐器的声音柔和而宽厚,适合用于合奏或伴奏,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演出活动中。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最初使用的低音
弓弦乐器包括圆筒形琴箱、蒙以皮膜、设有指板且张有三条琴弦的
大胡和
低胡,这些乐器于1954年加入乐队。尽管通过录音、广播和舞台表演获得了听众的认可和支持,但这些乐器仍存在着音响混浊、音色不够清晰、音域狭窄以及皮膜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等问题。
1955年夏天,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
张子锐加入了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担任作曲配器工作。他借鉴民间
坠胡的特点,扩大了共鸣箱,并将弓置于弦外拉奏,成功制作了大坠胡。然而,这款乐器虽然弥补了低胡的不足之处,但在外观上并不理想,因此演奏者通常会被安排在乐队后排隐藏起来。为了寻找更好的乐器形象,张子锐最终选择了
蒙古族的
马头琴作为原型。同年年底,由张子锐设计、北京民族乐器厂制作的木面低音马头琴正式问世。这款第一代低音马头琴采用了正
梯形的琴箱,正面和背面均覆盖着桐木板,配有三根琴弦,弓在外侧拉奏。
1956年起,低音马头琴开始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乐队中使用,首次亮相的作品是由
李焕之创作、
张子锐和谢直心改编配器的《
春节序曲》。同期还推出了木面马头琴和木面大马头琴,这些都是张子锐设计的系列马头琴乐器的一部分。这些新的低音马头琴无论是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比原有的
低胡或大
坠胡有了明显的提升。1956年8月,低音马头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演出,引起了观众的不同反响。设计师们从中意识到,低音
弓弦乐器可以有多样的设计思路。1961年6月,张子锐调至苏州民族乐器厂工作。
1962年,乐团的乐器改革小组试图在原有
彝族月琴马头琴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但由于过于依赖片面的意见,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传统马头琴的形象特征,导致成品在油漆和装饰方面更接近
大提琴和
低音提琴的风格,实际上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这也使得乐器改革的工作一度中断了数年。
到了1980年,乐团的乐器改革小组重新启动了低音马头琴的改造项目。起初,他们单纯地着眼于减少乐器的体积和重量,但试验的结果表明,这样做的后果是失去了低音乐器应有的效果。在总结失败的经验之后,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对多种类型的低音
弓弦乐器进行了广泛的测试和比较。最终,他们决定保留传统
马头琴的外形,调整擦弦点的位置并向内弯曲,同时将四个琴角修整为小圆角,从而兼顾了马头琴的传统造型和演奏时的便利性。琴面的纹饰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色彩鲜明,具有立体感。随后,北京民族乐器厂派出经验丰富的技师参与制作,总共生产了四支大马头琴和两支低音马头琴。
新一代的大马头琴全长125厘米,按照五度关系定弦为C、G、d、a,音域范围从C延伸至c2,共有三个八度。低音马头琴全长182厘米,按四度关系定弦为E1、A1、D、G,音域范围从E1延伸至a,涵盖了两个半八度。当它们与其他民族乐器如弹拨类、拉弦类、吹管类和打击类乐器一起演奏时,能够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国内同行普遍对低音马头琴的音色和松弛度表示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比如左手下把位的演奏可能会稍显困难。
1980年11月,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赴
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并在
东京、
仙台市、
名古屋市和
大阪等地举行了公开演出。日本音乐界对中国改革的大
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给予了高度评价。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中原地区音乐史研究专家
岸边成雄在《日中友好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中国的民族乐器改良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注重尊重民族传统并将其现代化。他认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演出不仅增强了合奏的力量,还增添了细腻的美感,这可能得益于乐器改良的进步。东京艺术大学教授、民族音乐学家
小泉文夫也在文中指出,中国的乐器改良遵循了传统的基础,同时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他认为,大型低音
弓弦乐器的改进和增加扩展了乐队的整体音域,是一项显著的成就。
日本低音提琴演奏家林木勋对改革后的低音马头琴赞不绝口,他在音乐会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开,希望能够亲自试奏这支由北京民族乐器厂制造的新式低音马头琴。他表示,这次改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展现了东方民族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