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旭(1605年—1666年),字念,号九峰,明末将领。福建同安人。明郑时期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师兵官(
兵部尚书)忠振侯。
洪旭起初为明总兵官
郑芝龙的部将,
顺治二年(1645年)由
朱聿键朱聿键晋封为忠振伯。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后,归依
郑成功,举义抗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郑成功承制设六官,以洪旭为户官,旋改任
北洋水师右军、水师
总督,会中提督
甘辉取
舟山市。
顺治帝十五年(1658年)
郑成功北伐,以洪旭兼理兵官,同黄廷、
郑泰一起留守金厦。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军攻打
厦门市,郑成功与洪旭大破清军。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东征台湾,命洪旭辅佐世子
郑经留守
思明区。
康熙帝元年(1662年)五月郑成功逝世后洪旭请郑经率兵渡台靖难。在东渡台湾之后,洪旭建议郑经设置军队驻守澎湖,并且训练军队,加强台湾防卫。并且派遣
商船到达
日本和东南亚地区通商。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洪旭因为忧劳过度染寒疾逝世。
人物生平
东南抗清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洪旭出生于福建同安,字念荩,号
九峰镇。起初为
郑芝龙部将,
朱聿键封他为忠振伯。
顺治帝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后,洪旭转投
郑成功,洪旭在郑成功帐下治军严整,郑成功十分器重他。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当时作为清朝
漳州市协守、千总的
刘国轩想要献城投降郑成功,洪旭奉命引军接应刘国轩。因其入城安辑,秋毫无犯,郑成功更加看重他。
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洪旭任户官,四月加少师,五月改领
北洋水师右军。七月,以水师
总督的身份奉命会同
陆师正总督
甘辉等进攻
舟山市并攻克了它。清定海关守将张鸿德离开家来归附、
台州市守将马信也因为久慕洪旭之名携带家眷来依附于他。
顺治帝十五年(1658年),
郑成功北伐南京,让洪旭兼理兵官,与前提督黄廷、户官
郑泰一起留守金、厦二岛。
顺治十七年(1660年)正月,清军趁
郑成功新败江南之际,令将军
达素统兵进入
福建省,攻打金厦二岛。郑成功集各镇兵严密防守,以洪旭驻镇海旗尾备接应。五月初十日,洪旭会同黄廷、马信、
周全斌等将领,在厦门鼓浪屿附近大败清海澄公
黄梧所率
北洋水师,又智擒暗通清总兵
施琅的右虎卫镇将陈鹏,交由郑成功处决。
随军东征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郑成功收复台湾,仍然以洪旭、黄廷辅佐世子
郑经留守
厦门市,以兄
郑泰守
金门县。翌年四月,郑经私通乳母陈氏生子的事情东窗事发,
郑成功大怒,遣人持令箭到金厦,命令斩他的妻子董酉姑、儿子郑经和他的孙子。洪旭等不肯奉命,要求仅斩陈氏及其孙复命。郑成功不同意,誓必要把他们全杀了,并派人到
南澳岛秘密与
周全斌商议。洪旭与众人商议说:“世子郑经,是
延平王的儿子,不可以抗拒他的父亲;诸位将领是大臣,不可以抗拒君上;可是唯独
郑泰是延平王的兄长,兄长是可以抗拒兄弟的。凡是想要举兵谋反的,一定要弹压下去。”于是示意郑泰派兵出守
大胆岛。由于洪旭等人坚拒,
郑经才得保全。
康熙帝元年(1662年)六月,
郑成功病逝。在台诸将举其弟
郑袭护理大将军印,而黄昭、萧拱宸等人则凭借所谓的郑成功遗言辅佐郑袭为王,并分兵想要抗拒郑经。讣告和消息传至
厦门市,洪旭建议郑经:“国不可一日无君,你应当先嗣位,然后发丧”;又建议迅速整兵前去台湾正位,以免事久多变。郑经听错了他的建议。当他们正想要整顿兵马东渡台湾的时候,清军
福建省总督李率泰、靖南王
耿继茂听说郑成功逝世的消息,就遣使来郑经大营假意议和,实际上却是想要进犯金厦,郑经的局势岌岌可危。当此内忧外患之际,洪旭赞成
郑经的意见,主张对清军阳和阴违,稳定住清军,等到台湾内乱解决之后,再对付清军。
追随郑经
康熙帝三年(1664年),金厦二岛已被清军攻占,洪旭随郑经东渡台湾。在澎湖踏勘诸岛形势后指出:“澎湖是台湾的门户,向北可以直达
浙江省、辽东、
日本等地,向南可以通向
广东省、
交州、暹罗等地,地理位置重要,是海上的必由之路。应当设置重兵镇守这里,千万不能轻视。如果这里被占据,那么台湾将没有可以相互凭借的地方了。”郑经同意了他的建议,在澎湖设置军营,设置烟墩、炮台,命令薛进忠等率军镇守这里。
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闻
施琅将率舟师攻台,洪旭请益兵澎湖,以固东守。并奉命从各镇屯兵中抽调十分之三到澎湖增戍。后清师因遭风未至。
晚年逝世
康熙帝五年(1666年)七月,洪旭居安思危,又向
郑经建议道:“今年东南季风将要吹过,西北风将要加强,清军绝对不敢向我们进攻。但如果诸岛失守了,他们就能够东进,幸好陈永华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勤劳的主持开垦工作,集众开发晒盐,把台湾诸岛的各个行业治理的井井有条。还要修建
孔子庙,设立学校,在台湾大兴文教,将来台湾的昌盛指日而待啊。但文事武备两者缺一不可,千万不要以为有海峡阻隔,就忘记了整顿防务,应当勤训练操演,一旦清军来攻,便可御敌。”郑经采纳他的意见,马上命领各镇营在农闲的时候教习武艺弓矢、
春秋阵法。
此后洪旭又建议:我们东渡以来,已经有很多年了,“我们的战船都已经有腐烂的迹象了,速应该速速修缮,以防备不测”。
郑经也同意,即檄南、北各镇,入深山采办桅、舵,修造船舰。洪旭自遣
商船到各港采购
船料,运回台湾兴造洋船。并用所造船装载
白糖、鹿皮等物,上通
日本,换回日本所造铜、
倭刀、盔甲和
永历钱;下贩
暹罗猫、交趾等处,以富国用。从此,“台湾日盛,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康熙帝五年(1666年)八月,洪旭偶感风寒,因年老且忧劳过度,不治而卒。郑经痛悼不已,亲自为其治丧,并授其子洪磊为吏官,兼管户部事务。
主要成就
顺治三年(1646年)
郑芝龙降清后洪旭投奔郑芝龙之子
郑成功门下,在
郑成功抗清之战中立下了很多战功,逐渐得到郑成功的重视。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军进犯
厦门市,郑成功以洪旭驻守的镇海为犄角大破清军。顺治元年(1662年)郑成功去世后,洪旭与
郑经一起率兵渡台靖内难。当时清军阴谋进犯,时局岌岌可危。洪旭建议郑经采取“阳奉阴违”之计先平内乱、后图抗清,这样郑经顺利即位,稳定了台湾的政局。
康熙帝三年(1664年)郑经放弃金厦,将战线收缩至澎湖。洪旭建议于澎湖设立营垒、烟墩、炮台,派兵马守护。康熙五年(1666年)洪旭又请求郑经令各镇营于农隙教习武艺弓矢,
春秋操演阵法;檄南北路屯兵入深山穷谷采办桅舵含檀,修造船只;又遣
商船,往各地购买
船料,兴造洋艘
绿眉毛,以
白糖、鹿皮等物,上通
日本,制造
铜炮、
倭刀、盔甲,并铸
永历钱,下贩
泰国、
交州各处以富国,致田畴市肆不让内地。
家族成员
祖辈
• 祖父:洪福,字君锡,号连山,赠
光禄大夫左
柱国太子太师忠振伯。
• 祖母:曾氏,诰赠一品夫人。
父辈
•
伯父:洪渭文,洪旭年幼丧父,幸赖伯父抚育成人,洪旭视之如父。
• 父亲:洪公抡,字廷扬,号鼎铭。
儿子
• 洪磊,为明郑时期史官。
史书记载
• 《台湾省通志》
• 《台湾外记》
人物评价
• 洪旭死后,
郑经惋惜地说:“经何不幸,丧此元老!”
人物争议
另外,有一说洪旭是同安马巷蔡浦人,村中有一座古屋,相传是洪旭的故居,村中和村东还有两座没有任何标志的古墓,村民年年
清明节扫墓,据传是洪公抡和洪旭父子的墓葬,此有待考证。据记载,洪旭的父亲洪公抡是洪君锡次子,明代
同安区后丰港人,后丰洪氏十四世。故洪旭为后丰港人应正确无误。
艺术形象
人物故居
金门县后丰港洪氏宗祠左侧的古,为洪旭的故居,现已由金门县政府指定为历史建筑,名称定为“洪旭古厝”。
郑成功在封赏时有赏赐洪旭一块土地,但那时候该土地尚未被发垦。直到洪旭之子洪磊于
郑经时期率兵丁外出巡视方知有块封地,于是号召族人前往开垦。该土地据考证,大约在现在
台南市的青鲲、
北门区一带。入清以后,居住在该地的洪姓家族聚落越来越多,逐渐扩展到今
学甲镇、营顶、
七股区,甚至有部分的族人迁入府城(今台南市市区)居住,但仍以北门区、七股区等处为最多。所以在台洪姓后代于讨论祖源时,都自称来自北门区或七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