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河南
安阳市传统
名菜。因不沾手,不沾勺、不沾盘子而得名。用鸡蛋、淀粉、
白糖加水搅匀炒成的。
相传是河南安阳一名县官的家厨首创,后流传至北京、
山东省、
天津市和东北各地。三不粘色、香、味、形俱佳,上口软香油润,甘甜不腻。三不沾在北京广为流传,鲁菜馆同和居正是凭借“三不沾”走到北京餐饮业的前列,位列老北京“八大居”。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是河南
安阳市传统
名菜。相传古代安阳有一县官,其父九十余岁,喜食花生与
鸡蛋,但因牙齿脱落,难食其味。县官便命家厨每天做煮花生糊、炒花生糊、煮炒花生糊和
槽子糕、蛋白糕、
蛋黄糕之类供其父食用。时间一长,老头厌食乏味。有一天,家厨采用蛋黄加水和糖炒制了一盘炒蛋黄,色香味俱佳,老头满口称赞。由于此菜
不粘锅、不粘筷、不粘盘,故名。当年秋天,县官为父祝寿,大宴宾客,命家厨每桌上一道“三不粘”。如果一盘盘的炒,不但费时,且难以同时上桌,于是便用大锅炒制。由于第一次用大锅炒制该菜,下料不准, 炒的太稀,便连忙勾入
粉芡,一边搅炒,一边不断加油入锅,结果炒出的三不粘,比平时更加光泽油润,香甜可口,大受宾客赞赏。从此在
安阳市流行开来,无论官府、餐馆,或者居民家庭,每逢
春节或喜庆之日,都仿制此菜。传说清朝
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时,也进行过品尝,甚为称赞,并询问了制作方法。“三不粘”后流传至北京、
山东省、
天津市和东北各地。
步骤:将
蛋黄打入碗内,加上水、湿淀粉、白糖搅打均匀,将山楂糕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炒勺加
猪油50克烧热,将搅好的蛋黄倒入炒勺内,用慢火先推炒熟,再搅炒,淋上猪油,搅炒至稠,带有蜂窝眼,不沾炒勺时,盛入盘内,撤上
金糕丁即成。
步骤:把鸡蛋黄放入碗内,加入白糖、湿淀粉(加50克水调匀的淀粉)及清水100克搅匀;炒勺放在旺火上,倒入猪油烧热,加以摇动,使炒勺里均匀地沾上一层猪油,然后把剩余的油倒出来。随即把搅匀的
蛋黄倒入勺内,用手勺不断地翻搅着炒2分钟,再把余油用手勺分三四次陆续淋入炒勺里,并继续不停翻搅着炒,炒至金黄色,不见油迹即可。
步骤:将蛋黄打匀,加白糖、绿豆粉和清水搅匀;炒锅上火,加熟
猪油,烧至五成热,将调好的蛋黄液倒入,边炒边用铁勺搅拌,并不断加油少许,以防粘锅,不停地搅炒十几分钟,直到蛋黄与猪油融为一体,出锅装盘即成。
炒好的“三不粘”不沾手,不沾勺、不沾盘子。吃完后,盘底只有一层油。色、香、味、形俱佳,上口软
小磨香油润,甘甜不腻。色泽黄亮,甜嫩可口。外形似糕非糕、似粥非粥,口感绵软柔润、滋味香甜,且营养丰富,适合老人及幼童食用。
国际友人来华,都慕名要品尝“三不粘”,日本天皇也派人前往北京同和居购买三不粘,用飞机运回
东京。
2023年4月22日,福山区市级非遗项目福山三不粘手工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在
张格庄镇2023民俗文化节中通过民俗表演、文创展示、现场体验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福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方面的工作成果。
关于“三不粘”的身世坊间传闻大致有两种。一说是清朝
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时,路过
河南省,在一位县令家里品尝过,甚是喜爱,又因其不粘筷子、不粘盘子、不粘牙齿,赐名“三不粘”,此后成为清宫御膳。另说是清光绪年间,一位民间厨师与御厨比赛难分高下,
慈禧出题想吃看着焦黄,入口爽滑,不用嚼就能咽的食物。民间厨师遂做出了这道“三不粘”。又因民间厨师来自山东福山,“三不粘”便成了鲁菜中的一道
名菜。另有说法是宋代诗人
陆游母亲六十寿辰,陆游之妻唐婉首创,
宋朝时,在陆游母亲六十寿辰这天,陆家宾客盈门,摆了九桌宴席,十分热闹。陆母想叫儿媳在客人面前出丑,吃饭间,忽然当着众人提出“不粘勺子不粘盘,不用咬就能咽”的食物。
唐琬在面盆里打了几个
鸡蛋,再将
鸡蛋黄加入淀粉、
白糖、清水,用筷子打勺,过细罗。炒锅添入熟
猪油,置中火上烧热,倒入调好的
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成糊状时,一边往锅中徐徐加入熟猪油,一边用勺不停地搅拌,蛋黄糕变得柔软有劲,色泽黄亮,一不沾盘,二不粘勺,三不粘牙,清爽利口,因此大家给它起名叫“三不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