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1921年8月31日~1988年1月26日),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
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雷蒙·威廉斯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
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
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被誉为“战后
英国最重要的
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
行动主义者”。
人物生平
作为英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在其一生中,威廉斯广泛研究了文学艺术、政治、大众传媒、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对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独具匠心的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对当代
马克思主义和
文化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出版著作
原版情况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文化与社会,1780-1950》,美国双日出版公司,1960年;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58年,1983年企鹅出版社,1963年
《Long revolution/漫长的革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1年
《Drama from Ibsen to Brecht 》,英国霍格思出版社,1968年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乡村与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年
《Television :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1974年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丰塔纳出版社(伦敦),197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年
《Marxism and literature/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年
《English drama : forms and development : essays in honour of Muriel Clara Bradbrook 》,剑桥大学出版社,1977年
《Second generation》,Chatto and Windus出版社(伦敦),1978年
《Politics and letters : interviews with New Left Review/政治与文学》,伦敦NLB出版社,1979年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culture》,英国唯首出版社,1980年
《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1年
《Culture/文化》,丰塔纳出版社(伦敦),1981年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舍肯出版社(
纽约),1981年;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5年
《Towards 2000》,企鹅出版社,1983年
《Cobbett》,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年
《Writing in society》,英国唯首出版社,1983年
《The volunteers》,英国霍格思出版社,1985年
《John Clare : selected poetry and prose》,1986年
《Resources of hope:culture,democracy,socialism / Raymond Williams/写作、文化与政治》,英国唯首出版社,1989年
《What I came to say》,Hutchinson Radius出版社,1989年
《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 : against the new conformists》,英国唯首出版社,1989年
《Television :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伦敦劳特利奇书局,1990年
《Drama in
表演,开放大学出版社,1991年
《Who speaks for Wales?:nation,culture,identity》,
威尔士大学出版社,2003年
《Culture and materialism/文化与唯物主义》,英国唯首出版社,2005年
《Border country》,Cardigan,Wales:Parthian;Chester Springs,PA:U.S. distributor,Dufour Editions,2006年
《Modern tragedy /现代悲剧》,
圣彼得堡:大视野出版社,2006年
译介情况
《文化与社会:1780年至1950年英国文化观念之发展》,彭淮栋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
《文化与社会》,
吴松江,张文定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年
本书具体分析了1780-1950年间40多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的作品及其文化观念,展现了这一时期
英国哲学、文学、历史、艺术、
社会学、大众传播等广泛领域诸多新见卓识。
《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
《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
商务印书馆,2002年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
台北市:巨流,2003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政治与文学》,樊柯、王卫芬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乡村与城市》,韩子满、刘戈、徐珊珊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本书通过梳理英国文学中有关乡村与城市的种种论断和描述,对当代文学及
文化研究中一些错误的乡村观念和城市观念进行了剖析,指出其谬误。作者集中驳斥了部分学者所坚持的“消逝的农村经济”、“快乐的英格兰”、“黄金时代”等缅怀旧日农村的错误观念,指出这些观念指是作者的想象,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显示出昔日的
英国农村充满了苦难,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是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的,但城市并不必然代表了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的问题。简言之,城市无法拯救乡村,乡村也拯救不了城市。城市与乡村的这种矛盾与
张力反映了
资本主义发展模式遇到的一场全面而重的危机,要化解这场不断加深的危机,人类必须抵抗资本主义。
《
漫长的革命》,倪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人物评价
在一篇纪念文章中,《
新左派评论》主编拉宾·布莱克本(Robin Blackburn)曾指出:“威廉斯是英语世界中最具权威性、一贯性和原创性的
社会主义思想家。”
英国著名理论家
伊格尔顿在美刊《反潮流》(Against theCurrent)第137期(2008年11—12月号)发表文章,纪念威廉斯逝世20周年。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2008年是20世纪杰出的社会主义思想家雷蒙·威廉斯逝世20周年。戴·史密斯发表了一篇有关威廉斯一生的优秀传记《雷蒙·威廉斯:一位勇士的一生》。史密斯是当今在威尔士文化和历史研究领域最出色的专家之一,他从威尔士的边境山村(威廉斯的父亲曾在此担任铁路信号员)到
剑桥大学再到其成人教育生涯(威廉斯和他的新
左派同僚理查德·霍加特及E.P.汤普森一起为了政治目的而选择的职业)细述了威廉斯的一生。
一次幻想破灭之后。威廉斯曾经跟我说,在20世纪50年代,教成人学生和教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但是他坚信,任何一个称职的
工党政府都会花大力气建设他所谓的“流行文化和教育的机构”。他痛斥从
克莱门特·艾德礼到
哈罗德·威尔逊的历任首相都没有去做这些事情。
威廉斯在一篇论文中写道:“文化是通俗的”,他自己的一生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他认为自己从山村中走出,到梦寐以求的繁华闹市绝不是个别现象:他本人就出身于威尔士工人阶级,而威尔士工人阶级总是在造就作家、教师和像他一样的政治活动家。
直到生命的最后,威廉斯仍认为与他任特别研究员的
剑桥大学——这个曾被他讥讽为“地球上最野蛮的地方之一”的学习中心相比,培育他成长的充满邻里友爱和互助合作精神的乡村社区,更有资格被称为纯粹的文化。工人阶级的
英国或许造就不出米尔顿们和
简·奥斯汀们来,但威廉斯认为它造就了至少有同样价值的自身文化:付出高昂代价所赢得的劳工机构、工会以及合作社运动。
自1988年威廉斯逝世后,你可以说文化已经变得比从前更加通俗化了。这种通俗化不是指满大街都在贩卖的米尔顿的著作,也不是指
奥斯汀的文学作品从大学图书馆涌现到电影和电视屏幕上以愉悦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