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沛(1898--1979)国民党陆军
少将。原名,字云峰,浙江仙居人。
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曾任第36师副师长,抗战期间任
浙江省政府保安处少将副处长,浙江省军管区参谋长,浙江省保安处浙东指挥所指挥官。
人物经历
1945年9月任第32集团军前进指挥部副总指挥,在
宁波市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1月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警保处处长,1947年2月任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1949年5月兼任
浙江省民政厅厅长,7月兼任浙南行署主任,10月7日在浙江温州被俘。1975年3月19日获特赦,1979年10月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病逝。夫人张佩霞。
人物事件
负隅顽抗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国民党省政府迁往宁波。省保安副司令王云沛,率部6千余人,号称万人占据
海门区港两岸,在海门设立浙南行署。他们招兵买马,纠集残兵草寇,并撤换临、黄、温三县县长,摆出困兽犹斗的架势,任意鱼肉人民。5月25日竟下令解散
浙江省台州中学,局势顿见紧张。
31日上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三支队支队长周丕振率800余人进驻
黄岩区县城,王云沛等闻讯,惊慌异常。将浙南行署迁往杜下桥,部队也移驻椒北。把浙江外海水警局机关迁移到
上大陈岛;把水警一大队调驻到北岸前所的老鼠屿,水警二大队调至连盘、上盘、天打闸一带。
王云沛残部逃至杜桥后,与国民党台州公署专员
王辅臣勾结,妄图负隅顽抗,挽回残局,在杜桥一带网罗散兵游勇,扩充势力,策划反共、反人民,与我军为敌,自称番号七○八六。当时老百姓都叫他们“七零八落”部队。
拒不投降
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考虑,刚开始中共台州工委希望能策反王云沛,争取和平解放
杜桥镇,但遭到王的顽固拒绝。
1949年6月20日上午,二十一军六十二师副师长沙风召开了有临海地、县领导参加的解放杜桥预备会议,决定于6月23日拂晓袭击杜桥之敌,包围歼灭王云沛残部,解放杜桥及沿海地区。经过周密部署,决定作战指挥部设在原桐峙广营溪路乡,兵分三路包抄进发。
1949年6月23日,人民解放军21军62师进军杜下桥,一举击溃了王云沛残部,在战斗中,共歼敌1300余人,敌浙南行署副主任翁光辉投降,生俘尉级以上军官90人,缴获长短枪1500多支,六○炮3门,还有各种军用器材和物资。王云沛逃遁海上。
王云沛带残部逃到
洞头岛,建立“浙南行署绥靖军”,与岛上反动势力相勾结,积极扩大反动武装,驻岛残敌约3000人。这些残敌还派遣匪特屡窜大陆,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海岛被俘
1949年9月23日,第21军首长在
柳市镇召开部队营级以上干部会议,第七兵团张爱萍司令员在会上传达了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迅速解放沿海岛屿,扫清残敌,剿灭匪特,孤立台湾,保卫海疆”的指示。会议决定10月7日
中秋节向洞头列岛发起总攻。63师189团负责解放
洞头岛。解放洞头岛之战,前后只经过24小时,于8日基本结束。击毙一部分守敌,生俘副司令
少将王云沛以下官兵1567人,缴获炮2门,枪支569支,炮弹49发,子弹96555发,电台2部,及其其它军需物资一大批。当匪首王云沛从俘虏中被拖了出来,身子软得像一堆泥,颤抖着说:“我有罪,我是王云沛。”洞头解放,彻底粉碎了蒋匪封锁我温州湾海口之阴谋。
1975年3月,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周恩来总理关于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犯的建议和华国锋副总理所作的说明,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争罪犯的决定》。
此次获释人员中,有10名申请前往台湾与亲友团聚。党和政府很快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前往台湾的人员中,有王云沛、
蔡省三、
王秉钺、、段克文、
陈士章、
周养浩、赵一雪、、张海商、杨南村
张铁石等。
对希望赴台与亲人相聚的获释人员,中央不仅给足路费,而且还在他们将要离开北京前往
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前,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在全国政协礼堂设宴饯行。抵达
广州市后,他们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再次隆重饯行。
然而,当10名获释人员抵达香港以后,台湾方面对于他们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预想的友善姿态。有消息说,如果他们想回台湾,唯一的办法就是以“难民”的身份,向“大陆难民救济总会”提出申请。
10名获释人员宁死也不肯以“难民”的身份向“大陆难民救济总会”提出赴台申请。
面对台湾当局的冷遇,
蔡省三、王云沛只有两人仍然不肯放弃在有生之年前往台湾与亲友会面的愿望。经过慎重思考,两人决定暂留
香港特别行政区,将来在适当时候再飞往台湾。最终,
王秉钺、、段克文、
陈士章、
周养浩赴美国,赵一雪、、张海商、杨南村回大陆,
张铁石自杀。王云沛滞留香港,因郁闷不久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