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市镇位于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市东南部沿海
乐清湾之滨,
瓯江口北岸,北临乐清市中心城区,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为乐清“一心两翼”的南翼副中心,镇域面积92平方千米,共有户籍人口23万人,外来人员22万人(2022年),下辖5个居民社区、89个行政村。
柳市镇地处滨海平原与半山区交界处,地形由北向南倾斜,
平均海拔4.85米。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降水充足。冬季温暖,夏季不热,且全年无霜期长,日照时间长。约在西汉初期有人居住,
宋朝发展为集镇。明代和
清朝属
乐清市长安乡八都。民国初设立柳市镇。
中华民国曾改名柳市里,1949年后恢复为柳市镇政府。1992年,湖头、湖横、茗东三乡镇并入柳市镇,使其面积增至49.88平方千米。
柳市镇被誉为乐清产业聚集的桥梁,拥有诸多国家级荣誉称谓,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中国
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等。市场主体高达5.5万家,工业企业有1.6万家,包括709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342家高科技企业以及6家上市公司。柳市镇借助电气产业优势和便捷的地理位置,加速进行瓯江智慧供应链物流园、智能电气创新发展中心、中国国际电工电器城会展中心、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
杭州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和人民集团省重大产业园的建设,并成功引进华为(浙南)区块链创新中心、中国信通院无线经济创新中心、
西门子股份公司工业软件创新赋能中心等数字经济创新机构,还设立了国家泰尔实验室服务平台及
华北电力大学创新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着力在大物流、物联网、智能电气、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争取领先地位,构建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2020年,全镇财政总收入41.22亿元,实现生产总值338.5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工业总产值687.19亿元,增长4.9%。2022年,全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4.83亿元,增长1.3%。
2010年底,柳市被确定为
浙江省小城市培育的27个试点镇之一,并于2011年开始为期3年的第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连续多年评为优秀单位;2014年进入第二轮。2015年,它成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4个镇级单位之一。2019年全国百强镇排名中,柳市镇位列浙江省第1,全国第13。2023年10月23日,《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出炉,柳市镇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再次蝉联
浙江省乡镇第一。柳川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
北宋建镇以来,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文化贤达,传承了一批优秀的
文化遗产。尤其是近代以来,出现了
南怀瑾、
南式仁等一批大师,黄杨木雕、细纹刻纸、龙档、蓝夹等相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柳市镇的知名景点有
中雁荡山、三湖等。
名称由来
明
隆庆《
乐清县志》记载:“西乡有柳市,据传其独龙冈(今龙岗山)古时风光旖旎、山水秀美。龙首桥畔有一棵大柳树,浓荫如盖,乡人多聚集在柳树下交易,以自家之有余易自家之不足,久而久之,得名柳市。”
历史沿革
西汉至清
西汉
刘弗陵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
回浦县地。西汉
刘彻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属
闽越地。西汉
刘盈三年(公元前192年),柳市镇域属东瓯国地。
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属
章安县地。
司马曜宁康二年(374年),属乐成县地。
唐高祖武德七年(623年),属
永嘉县地。唐
武则天载初元年(689年),属乐成县地。
五代十国后梁开平二年(908年),乐成县改乐清县。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柳市镇属长安乡地。明初,柳市属乐清县长安乡八都。明初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镇域均属长安乡八都。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柳市设镇。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行村里制,柳市镇改为柳市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柳市设镇公所。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柳市推行保甲制。1949年5月,乐清县解放。6月,成立柳市镇民主政府,归柳市区管辖。8月,废除保甲制,改保为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柳市镇民主政府改称柳市镇人民政府。1952年11月,柳市镇为
乐清市县属镇。镇政府设柳市中街雨伞桥头。1953年,基层开始普选,成立新的柳市镇人民政府。
1956年春,县委撤销柳市区,实行大乡制,柳市乡设立。1956年7月,湖横、湖头、茗东、茗安、前窑五乡并入柳市镇。1959年1月,大公社下的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柳市镇域改称柳市管理区。10月,柳市恢复镇建制。1984年4月,柳市镇公社恢复称柳市镇,归柳市区管辖。镇政府机构驻设文昌巷。
1992年6月,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并入柳市镇。以原柳市镇、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柳市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镇政府驻东风村。1998年,汤一钧专著《
柳市镇志》,由
黄山书社出版,收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
南京图书馆。2007年,
乐清市在柳市镇开展门牌证数字化登记及推广试点。
2011年4月20日,乐清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获省政府批准。调整后,柳市镇辖6个社区、3个居民区、15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柳青南路2088号。撤销磐石镇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北白象镇。2011年6月市乡镇区划调整,原柳市镇、黄华镇、七里港镇、象阳镇4镇合并为柳市镇,合并后柳市镇区域面积92平方公里。2013年,柳市镇下辖西、东风、翔金垟、上园、 长虹、三里6个社区,七里港、黄华、象阳3个居民区;主要道路名称核定287条。
2019年4月底柳市镇已完成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表决工作,全部新村完成集中挂牌。柳市镇原有158个村、6个城市社区,优化调整后,现全镇共有89个村、5个城市社区。2022年2月,柳市镇域面积92平方公里,共有户籍人口23万人,外来人员22万人。
2023年3月,柳市镇前西垟村、翔金垟村2个村入选乐清市文明村,前街社区、长虹社区、东风社区3个社区获评乐清市文明单位(社区类)。12月9日,柳市镇新乡贤联谊会正式成立,将在助力柳市镇产业兴旺、文化建设、
乡村治理、生态宜居、公益慈善五大方面主动作为。
2024年2月29日,柳市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柳市镇2023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了“千亿”大关、达1024亿元,成为
温州市第一个工业产值“千亿镇”;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2个月保持高位运行态势,规上工业产值首超600亿元,达603.7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度近30%,规上工业增加值等7项重点经济指标增速超10%,税收收入增量居温州各乡镇第一。在2023年全国千强镇排名中,柳市更是
浙江省首个身“全国前十”的乡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柳市镇东北依乐成镇,南与七里港镇及黄华镇毗邻,东南傍象阳镇,西南临北白象镇,西北与白石镇接壤。中心地理坐标北纬28°03’,东经120°54’。全镇总面积92平方公里。
气候
柳市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性影响明显。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热量较丰富。沿海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37.2℃(2013.8.4),极端最低气温-5.8℃(1973.12.26),≥10℃活动积温5561.7℃,年平均日照时数1713.9小时,年无霜期258天。年平均气温自沿海平原向内陆山区递减,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气温下降0.55℃,无霜期也相应减少8~9天,年平均降雨量1556.3mm,降水量因受地域地形差异、季风和海流的影响,时空变化很大,年际降水量不平衡,丰、枯交替出现。
地形地貌
柳市镇位于
瓯江口北侧,东傍
乐清湾,西、北部依山。溪谷平原沿溪流下游分布,规模小,形态受溪流制约,成因属洪水冲积,主要分布在四都、淡溪、芙蓉、大荆等地,面积小者4平方公里,大者10平方公里,均以旱地为主。
柳市镇属滨海冲积平原地带,系虹(桥)柳(市)平原组成部分,兼属半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平均地高海拔4.85米。镇域可划分为三个地带:北、西北、东北部山区,系
中雁荡山侵蚀一剥蚀山地、丘陵、也是北雁荡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一个分支。东北部的犁头山顶为柳市镇第二高峰,海拔357米。象山自东面延伸入境,大炮头海拔234.7米。镇中北部的宝台山,海拔227米。东、中、中西部,
104国道线两侧区域系冲积平原,分布有古老残丘。南、西南部系滨海冲积平原。这里的柳市平原,阡陌相连,河道纵横交错,地势平坦。
水文水利
1997年12月统计,柳市镇河流水面面积328.49公顷,另有坑塘水面面积1.41公顷,沟渠面积35.35公顷。柳市镇域或流经柳市的河流有白石水库大坝脚至柳市、湖头桥至峡门夹、柳市至翁蝉、柳市至黄华陡闸、柳市至岐头陡、柳市至三屿陡、柳市至地团陡等。镇内主要河流有西运河、虎啸河、十浃河、麻园河等。除上述河流外,柳市镇境内其它小支流还有柳市、湖头、湖横、茗东等四个微型水系。上游多为山地或丘陵,建有小水库、水闸等水利设施;柳市地势北高南低,地表水自西北、中北、东北、东部分别向东南、中南、西南、西部流入河道,经黄华、七里港、翁蝉注入
瓯江或
东海。
柳市镇地下水总的流向自北向南运动。地下水的补给以大气
降水为主,滨江沿海地段有海水参与地下水活动,水质微咸或咸,不能饮用。平原地带地下水主要是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的孔隙承压水,埋藏二个承压含水层,埋藏深度分别达67.6米和78.9米,水质淡。此外,还有红层孔隙裂隙水。含水岩组为下自垩纪筏头组
粉砂岩,粉沙质泥岩夹火山碎屑岩,于东部、北部局部地段出露。
富水性极贫乏。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4年,柳市镇启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47亩,消化转而未供土地827亩,清理供而未用土地374亩,完成工业用地供地635亩。
2016年,柳市镇完成旱改水200亩,土地出让120亩,土地清理600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00亩。
矿产资源
柳市镇境内截至1997年已发现有铁、锰、铜、铅、锌、
黄铁矿、
石英等矿产资源。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2月,柳市镇共有89个村、5个城市社区。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2月,柳市镇户籍人口为23万人,外来人员22万人。
民族
根据2010年11月1日零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柳市镇有
汉族、
苗族、
布依族、
侗族、
彝族、
仡佬族、
壮族、
畲族等民族。
宗教信仰
温州基督教柳市堂,位于
乐清市柳市镇吕岙村,建于清光绪年间。自2013年重建开放后,柳市堂一直积极探索普法工程与宗教中国化间的最佳结合点。
经济
综述
柳市镇已形成以高低压电器、电子、机械、仪表等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拥有企业7000多家、47家
集团公司,其中5家企业集团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4家企业集团跨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
浙江省著名商标2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温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
2022年,柳市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4.83亿元,增长1.3%;限上批零住餐销售总额302.6亿元,增长4.9%;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2亿元,增长8.9%;财政总收入41.51亿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5.3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7.6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排名首次提升至第11位,继续位居
浙江省首位。
第一产业
2014年柳市镇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8个、现代农业
观光园2个;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11家,新增
温州市市级示范性农民合作社2家;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村20个,新增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805亩,流转率达91%。
2016年柳市镇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9个,现代农业观光园3个。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农村土地经营流转率达85%以上。
第二产业
2014年,在工业经济总量上,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9.1亿元,四年间增加了160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62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422.9亿元,分别增长7.4%和6.3%。
2015年,柳市镇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55亿元,同比增长9.35%,财政总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48.2%,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工业性投资完成64.3亿元,同比增长39.8%,在新一期的全国百强镇中列第16位,比去年提升1个名次,继续位居
浙江省首位。
2022年,柳市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4.83亿元,增长1.3%;其中工业投资17.6亿元。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中排名首次提升至第11位,继续位居浙江首位。
第三产业
2014年,柳市镇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6.9亿元,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2亿元,增长15%。
社会
教育
2020年,柳市镇完成
柳市职业技术学校搬迁,镇三小综合楼、十一小教学楼、六中教学楼、柳市中心幼儿园、公立幼儿园相继完工,柳市中学迁扩建工程主体竣工。
柳市镇第六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50年的农村乡镇级小学,学校地处湖横中心地段,座落在柳市张瞿村,南临104国道和乐运河,北接新光工业区,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方便,属闹中取静之地。学校占地面积24亩,建筑面积3505余平方米。柳市六小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生千余人,全校教职工4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5人。
体育
柳市镇作为体育强镇,体育氛围浓厚。为更好地满足大型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的需要,该镇投资3.5亿元,分二期推进体育中心项目建设。一期建设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局部三层)的主体工程,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打造体育馆、游泳馆、综合球类馆等场馆,包含篮排球场、乒乓球场、
羽毛球场及壁球练习馆等。
环保
加快补齐市政设施短板,改造提升上来桥、蟾东等4个垃圾中转站,环境面貌逐步改善。立体提升街景形象,完成柳青南路等道路两侧立面改造提升工程,在西至柳江路、东至沿河西路、北至车站路、南至溪桥路的区域范围实行环卫市场化运作,全年完成道路白改黑4.6公里,亮化、彩化7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绿化“提质增量”,启动中心大道两侧绿化提升工程,完成七里港大道绿化改造提升,为溪桥路、柳翁路等8条道路配置专业绿化养护队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7.1平方米。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完成林宅一期安置地方案会审和地质勘探,完成上园村控规调整以及南陈岙村拆迁安置工程招投标。
2020年1月,柳市镇入选
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2022年7月20日,乐清市柳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行政执法队、交警中队、环卫所等工作人员,有关社区、村社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联合出动,到车站路、大兴西路、惠丰路、柳江南路等道路,展开第七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行动采取“宣传教育+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道路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整治。
柳市镇持续开展精细化联合整治行动,规范劝导摊贩占道经营、店铺经营、餐厨垃圾处理、违规户外广告、店外乱堆杂物、车辆乱停乱放等影响市容问题,为广大居民提供整洁文明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文化事业
2019年,柳市镇新建50家农村文化礼堂、3家社区文化家园、1家城市书房和1家百姓书屋,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千余场。其中,柳市文化中心是
温州市、乐清市重点建设项目,该中心占地面积21亩,是柳市文化的地标性建筑、柳市片区首个文化综合体,其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北楼是文化大楼,南楼是大礼堂。
卫生健康
2018年,柳市镇实现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完成率91.5%。进一步加快医养结合改革,与38家居家照料中心签订医养合作协议,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781次,实现象东养老服务中心向镇级改造提升。其中,位于柳市镇长江路877号的
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创建于1952年,是一所全民所有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乐清分院、国家级
爱婴医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乐清市协作医院、
浙江省健康促进医院、乐清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单位、
温州市应急规范化医院。现有职工763人,其中卫技人员650人,高级职称79人,
中级职称175人。开设上级专家特需门诊5个,普通门诊38个,
病区14个,医技科室14个。承担着
乐清市西部地区及周边市县的医疗、急救、保健、教学和科研任务。
社会保障
2014年,柳市镇新增城镇就业3700人。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分别新增1479人和2041人。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医药费达16.4万人次共1.1亿元。设立社会救助窗口8个、爱心驿站3个,发放各项救助保障金1000多万元。建成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家。
2018年,柳市镇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225人。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改造提升村老年食堂107个,实现为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行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基本养老保险2500余人,支出医保基金1亿元,全镇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落实城乡低保制度、优抚政策和精准扶贫工作,完成低收入农户排查249户,发放优抚、低保、社会救助等各类救助金约1800万元。
2020年,柳市镇开展危旧房治理,完成37户贫困户解危、60户新增D级危房拆除工作,发放补助资金200余万元。旱情期间组织
消防车为群众送水,启动隔江海运应急供水方案,每日运水5000余吨。柳市镇建成4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家;开放百姓书屋2家、城市书房1家。同年,柳市镇全面推行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全镇医保参保率99%,支出医保基金1.13亿元。
交通
2022年,柳市镇全力保障重大交通项目建设,S2线柳市段、
甬台温高速公路柳市北互通工程加快建设,滨海大道二期柳市段启动拆迁签约,
104国道至325省道连接线柳市段和翁象大道启动施工,温乐快速通道、S325省道、甬台温高速扩宽工程等项目前期加速推进。加快推进镇域路网衔接,柳青南路延伸段、翁象路、兴校路建成通车,长江路、沿江东路(二标段)白改黑工程完成施工,柳华线、汤深线、苏吕大道等12条道路完成路面修复,溪桥路西延伸工程(一期)、苏吕开拓路提升、大兴路改造、滨江大道提升等项目加速建设,长虹隧道复线启动项目方案设计。更加注重设施完善。推动智慧停车体系建设,投用道路泊位停车收费系统,设置1363个智能停车泊位,建成智能停车场1个,新增建成区停车位350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人文
综述
柳川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自
北宋建镇以来,涌现了一批知名的文化贤达,传承了一批优秀的
文化遗产。尤其是近代以来,出现了
南怀瑾、
南式仁等一批大师,黄杨木雕、细纹刻纸、龙档、蓝夹缬等相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全都彰显着柳市镇雄厚的文化实力和广阔的文化发展前景。
文化古迹
乐清柳市镇的后市街中段,有一条古老小巷文昌巷。
新中国成立后,柳市镇政府及派出所、法庭都设在巷子里,还有柳市电器厂(原名柳市电工器材厂)、文昌酒楼、木材公司。文昌巷当时成为柳市镇的政治中心和经济要地。文昌巷的派出所办公楼,为柳市的文脉圣地——“文昌阁”,也是文昌巷的得名由来。
1999年12月,柳市文昌阁被列入
乐清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市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乐清黄杨木雕、乐清龙档、乐清细纹刻纸、蓝夹缬技艺和乐清首饰龙等5项;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石雕、竹壳雕、金漆圆木、保嗣酒、乐清彩泥塑等7项。
黄杨木雕,其技法是由“单体雕”发展到“拼雕”“群雕”,由普通“圆雕”发展到“劈雕”“根雕”,最终形成了以人物为主要创作方向的传统技艺,尤其是镂空技法,使得黄杨木雕作品形象生动、玲珑剔透。
全镇现有中国
工艺美术大师5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30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5人、浙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
习俗
乐清县柳市镇后西村民间,至今仍传承着一种独特的“成人礼”习俗――摆“保嗣酒”。即村民无论哪一家有儿子年满18周岁,都要摆上酒席宴请村中所有村民前来吃酒庆贺,祝福18岁的少年顺利成年。
风景名胜
综述
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
雁荡山脉的趾部,辖玉、西漈等七大景区,80多平方公里景区,有名景点300多处,峰雄、嶂险、峡深、石巧、洞幽、寺古,又水盈瀑美,湖峰相映,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游者登峰可级目千里观
东海日出,又见钟前、白石、龙山三湖无论春夏秋冬都似三面明镜镶嵌在群峰之间;歇息可柳荫垂钓,碧波泛舟,乐而忘返。玉甄峰拔地顶天,不沾尘埃,通体莹洁如玉,仰视玉屏顿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崇敬感。漫步深广景区,但见龙街郁郁葱葱,青松翠竹间充满鸟语花香;数不清的峡谷悬崖瀑布九曲八折,细细飘散。1985年5月,
中雁荡山经国务院建设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玉甑峰
玉甑景区是中雁荡山的首景,以玉甑峰为核心,峰险石润,洞深壑。
玉甑峰以石质润白莹洁如玉、形状似甑而得名,是中雁荡山的图腾。此峰海拔598.3米,拔地壁立,出自天然,且单立中天,一峰独出,“路从飞鸟头上过,人在白云深处行”便是南宋诗人王十朋在登玉甑峰时的感受,清代高僧德立的诗句“雁荡南立峥联蝉,此峰独居群山巅”,道出了它峥嵘轩昂的震撼力。秋深气肃,登绝顶拔萃峰,穷目周览,千里可瞩,钟前湖、白石湖、龙山湖及连绵的山峰和山谷中点缀的村庄,尽铺眼前,美如画卷。
东漈
东漈全长七里,迂回七折,两岸山石嵯峨,幻化出许多景观,它多瀑多潭,经年溪水淙淙。东祭是七曲下的钟潭和四曲中的梅雨潭,前者潭上有瀑,瀑上有潭,形、声、色皆绝;后者潭深水碧,盈而不涸,令人遐思。东西二祭(音)为
玉甑峰的两翼。西 以峰岩取胜,东祭则以瀑潭见长。东祭有溪名东龙街,迂回潺爰七里,串连了一系列各擅胜场的碧潭:钟潭、连珠潭、小龙潭、梅雨潭、莲花潭,穿插于这些碧潭之间的是浣纱瀑、马尾瀑、
梅雨瀑。中雁好水多在三湖、东漈二景区。中雁有此动静皆美的水态,与其山容相映衬相扶持,自然格外光彩照人。
西漈
西漈是一座峡谷,其谷底之石,平坦无沙砾,色,溪水流淌,犹如长龙游动,故称“龙街”。龙街逶迤数里。两旁峰岩相叠。步移景换,令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其上游之石门瀑、水帘洞, 下游之八折瀑、龙山湖。西漈是中雁的一个华彩乐章。
杨八洞
杨八洞(又称盖竹洞)是中雁荡的一段“引文”,它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作品。当中雁荡还叫作白石山的时候,它的大名早已载入宋代道书《
云笈七签》,被尊为“天下第十九洞天”。作为
道教圣地,杨八洞有一种浓厚的神话仙语氛围,单从那彼此套连的八个洞府的名字:宝光、
观世音、透天、透海、龙滚、
八仙、混元、玉蟾、即可见一端;而满山谷的松风竹韵,更使这种氛围得到了强化。杨八洞还以岩石胜,其石拟人象物一一酷肖,充满民间的谐趣。毕竟
杨八洞在人间而非天上,因此,不妨把它看作中雁荡引用的一个民间故事。
刘公谷
刘公谷是
中雁荡山最外围的一个景区,它和杨八洞分处于一山的两面。这个斜立的小峡谷得名于当地历史上的一位贤吏的姓氏,这位贤吏的德政之一是组织开挖了一条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运河。
凤凰山
凤凰山景区山麓绿水绕村,平畴远铺;山上曲径通幽,花香鸟语;林间古寺隐约,云烟飘忽,兼得田园和山林趣味。两山夹峙,境内岩峦重叠,以峰岩为主的各种景点多达数十处,其中鹰嘴、板障、穿鼻三岩横空出世。此岩凌空拔起五百余米,与道士岩(
玉甑峰)遥相呼应,俗称“道士岩影”。
三湖
三湖(白石湖、钟前湖、龙山湖)位于中雁荡山主峰玉甑峰下,总面积为692公顷,总蓄水量达3600万立方米。这里空气洁净,环境宜人,为泛舟避暑胜地。三湖是中雁的骄傲。有了这三个湖,中雁在和别的名山比美时才显得底气十足。湖山如画,作为一项水利工程,这三个人工湖把当年
谢灵运“千顷带远堤,万里泄长汀”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妙在这种包含功利目的的人巧,竟能和天工完美地熔于一炉。三湖可谓天人同构山水之美的一个范例。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乐清市柳市镇.https://town.zjol.com.cn.2024-03-04
乐清日报.https://www.yqrb.cn.2024-03-04
玉甑峰.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4-03-04
杨八洞.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4-03-04
刘公谷.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