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Shang Hai Mental Health Center),始建于1935年,是上海市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是担负着上海市市精神卫生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
心理咨询/治疗和对外学术交流等任务的精神卫生机构。首任院长为
陆伯鸿,现任院长为赵敏。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前身为上海普慈疗养院,2006年5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成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该中心同时也是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培训中心、国家精神药物临床试验机构、WHO/上海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该中心主要诊治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儿童青少年及老年期精神障碍、
神经症性障碍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及药物依赖患者。设有普通精神科以及老年、康复、临床心理、儿少、传染、自愿戒毒等临床科室。
该中心有徐汇院区、闵行院区两个院区。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878张,实际开放床位2141张。2020年9月,
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授予其“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在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该院综合排名位居全国90位,专科
精神医学排名位居全国第2位。
历史沿革
创建历史
上海市立精神病医院的前身是上海普慈疗养院(Shang Hai Mercy Hospital),院址在上海市西南郊区(现
闵行区),于1935年由“慈善家”
陆伯鸿集资建立,属教会管理。在当时这是
上海市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精神科专科医院。医院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有床位约300张,收治各类精神病人。由于当时精神科尚无特效治疗,所以多数病人属收容性质。建院时首任院长是陆伯鸿,当时仅有医师、护士各2人。1952年,普慈疗养院被当时的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改名为上海市立精神病医院,以后又聘请著名精神科专家
粟宗华负责医务工作,1956年改任院长。1954~1956年间,上海市当时所有的私立精神病院(包括虹桥疗养院精神科、中国疯病院、上海精神病疗养院等)的人员均先后并入市立精神病医院。
1950年代在中国是一个机构调整时期,在上海私立精神科机构归并完成以后,粟宗华又考虑筹建一所新的精神病院,形成一个新的联合医院。在1958年完成了这一联合, 与
上海市第一、第二医学院精种科合并后,在市区建立了一所新院,即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原上海市立精神病医院改成为新院的分院,为上海三大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并开始建立完善的精神疾病三级防治网络,被誉为“上海模式”并推广到全国。1981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标志着中心形成医、教、研、防门类较全、从基础到临床全面发展、 成为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精神卫生机构。1982 被确认为
世界卫生组织/上海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是中国首批WHO合作中心之一。 1985 更名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1997 被评为
三级甲等医院。同年自愿戒毒中心成立,是
上海市唯一经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自愿戒毒机构。 1998 成立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后更名为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 2006 成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
附属医院。
学科发展
2020年,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心理科共同参与,获得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重点学科建设心理和精神卫生领域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其中,是上海市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同时,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启动脑健康研究院揭牌,推进全民精神心理健康发展。同年,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召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精神卫生分中心成立仪式,正式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第9家
附属医院临床研究分中心。2022年10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共同建立上海交通大学语言与健康研究院。
2023年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重性精神疾病临床诊疗中心”项目
上海市开工,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23年6月16日,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牵头组建的
淮河生态经济带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在
淮安市正式成立。2023年9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参与组建中国儿童精神卫生精英教学医院联盟。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两个院区,徐汇院区和闵行院区,总占地面积13.16万m2,总建筑面积11.17万m2,开放床位2141张。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设有普通精神科以及老年、康复、临床心理、儿少、传染、自愿戒毒等临床科室。
该院中设有
上海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位于
零陵路604号,主要为各类心理障碍患者及受心理困扰的来询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开展多种心理治疗。“上海市心理健康热线(64383562)”,是上海市最早设立的热线电话之一。从2008年12月起,与“上海市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上海)”合并为“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上海12320-5)”,继续为上海市民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促进服务。
院区分布
徐汇院区
徐汇院区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43张。该院区设有七个特色专病门诊:睡眠障碍专病门诊、早期精神障碍专病门诊、老年精神障碍专病门诊、防治科门诊、焦虑障碍专病门诊、
心境障碍专病门诊、精神科简易门诊。
闵行院区
闵行院区占地面积90437平方米,核定床位数898张(实际住院病人数1300余人),
病区数19个,其中普通精神科病房11个,老年病房4个,精神科隔离病房2个,精神科A等病房1个,戒毒病房1个。闵行院区门诊主要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精神科门诊、心理咨询门诊、自愿戒毒(物质依赖)门诊。门诊功能区精心设计,巧妙区隔,采用预检、填卡、挂号、收费、就诊“
一站式”服务方式,同时实行一人一诊室,保护了求诊者的隐私。闵行院区门诊拥有全国著名精神科专家坐诊,坐诊医师均获得
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医师29名,
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19名。
上海自愿戒毒中心
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成立于1997年,是上海市首家医疗自愿戒毒机构,位于闵行院区内。该中心以药物脱毒治疗结合后期心理康复为主,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综合治疗模式。在药物
依赖心理康复治疗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2005年该中心被选为中国在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UNODC)国际药物依赖治疗与康复网络的唯一成员单位。该中心为半封闭式管理,有床位20张,包括普通病房和特需病房。中心拥有工作人员24名,包括
主任医师1名、
副主任医师2名,
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护士8名、保安8名。其中
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导师1名。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物质依赖专科门诊(睡眠障碍专病门诊)、精神病性障碍科、焦虑障碍科、
心境障碍科、老年重点专科门诊。
物质依赖专科门诊(睡眠障碍专病门诊)
睡眠障碍专病门诊依托于该中心物质使用障碍亚专科,通过西药、中药、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帮助患者解决失眠的困扰,减少成瘾性药物及其他成瘾物质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精神病性障碍科
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对于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疾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重要建设方向。中国外研究一致表明,首次发病是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治疗干预时机,而全程管理有助于构筑医患互助同盟,从而减少疾病复发,提高社会功能。精神病性障碍专病门诊和早期精神障碍特色病房重点关注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全病程管理和功能预后。
焦虑障碍科
焦虑障碍专病门诊依托于1988年成立的心身科病房和1998年成立的
上海市心理咨询及治疗中心发展起来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重点学科。该科室主要通过综合评估,提供优化治疗方案和全病程管理。实施个体化药物及其他躯体治疗,并以心理治疗为主要特色。需要时提供焦虑障碍的住院治疗,通过药物以及个别和
团体治疗,达到临床疗效最优化。为中国开展心理治疗项目最齐全的心理障碍诊治基地。
心境障碍科
临床二科(心境障碍科)由心境障碍特色
病区(六病区)、普通精神科八病区,心境障碍专病门诊及院外康复组织“心镜之家”组成,是该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精神病学重点学科的依托科室,上海交通大学心境障碍专病诊治中心牵头单位。心境障碍科是中国精神卫生专科机构走“亚专科化发展”之路的领头羊,也是第一个具备“专病门诊-病房-院外康复”体系的亚专科。科室核定床位111张,门诊/病区每年收治病人近30000人次。科室在编高级职称6人;
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8人。
老年重点专科门诊
老年精神障碍包括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
血管性痴呆、轻度认知障碍等老年期起病的精神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比如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焦虑症等等,可以表现为各种精神症状、记忆和行为的异常。老年专病门诊是该中心最早成立的专病门诊之一,该门诊还是
上海交通大学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心。
全部科室
医学成就
医学贡献
精神疾病方面
1989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徐教授发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的历史与现状”一文,较全面、客观和系统回顾及分析了中国精神疾病的分类,是研究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的重要文献之一,对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日趋成熟作出重要贡献。
药物成瘾方面
2014年1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赵敏主任参与的“药物成瘾机制及综合干预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经过20余年不懈的努力,在药物成瘾基础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成功构建了中国药物成瘾研究技术体系和干预技术体系,显著降低了
复吸率,被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推荐为“药物依赖最佳治疗实践”。
2015年,
赵敏团队首次把系统脱敏与生物反馈技术相结合,设计了有效降低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的干预方法,建立了新的线索诱发心理渴求评估方法,开发了海洛因相关环境线索诱发心理渴求实验标准,避免了以往测量的主观性,已用于上海、江苏等地的强制隔离戒毒的康复疗效评估及成瘾认定工作中。
心理疾病方面
2015年,该院王振教授领衔的团队运用磁共振等多种技术追踪分析PTSD患者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及神经心理特征,识别心理创伤早期的指标变化,探索早期预测指标。通过四个“首次”来整合构建出适合中国临床实践的心理应激与创伤评估体系。构建了中国首个心理应激与创伤评估体系。
2022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凝动万生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合作研发的《特定恐惧心理康复训练软件》,正式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Ⅱ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中国首个获批的基于VR(虚拟现实)设备的特定恐惧心理康复训练软件,也是全球首个适用于
特定恐惧症(
恐高症)的医疗器械。获批的“特定恐惧心理康复训练软件”,其设计思路是构建可诱发患者焦虑情绪的虚拟情境并将患者暴露于刺激中,通过精神科医生或专业心理治疗人员引导,帮助患者识别诱发和维持恐惧的适应不良性认知,对抗回避反应,使个体产生更为现实合理的评价和想法,进而以焦虑自然下降或放松训练逐步减轻症状。
医学实践
WARM干预模式的应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赵敏主任团队首次在中国将具有循证依据的、针对苯丙胺成瘾患者的多维度“WARM干预模式”, 应用于社区戒毒康复体系中推广应用,降低了成瘾行为的复吸率及相应的社会风险。
渐进式VR训练治疗
孤独症: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开发了一整套渐进式VR训练系统,将VR设备用于治疗自闭症儿童,包括从认识到情绪识别,再到高级的社交场景等,根据患儿的能力进行渐进性训练,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MDT诊疗方法治疗进食障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诊治中心在中国首次采用进食障碍MDT多学科诊疗模式(上海模式),治疗进食障碍。多学科诊疗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内科医生、儿科医生、营养学家、妇科医生以及社工等,通过双向联络会诊以及双向联络转诊。
教育科研
教育
关联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为国家“
985工程”“
211工程”和“双一流专项”院校,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
上海市共建的
重点大学。学校共有34个学院/直属系,12家
附属医院,3个直属研究平台,22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有专任教师3700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28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26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88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入选首批科技部“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其中医学院ESI最新排名中,4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学科。
临床医学引文数排名全球前百位,U.S.News最新排行榜中,4个学科中国排名第一,8个学科中国排名前三,11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
医院教培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作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硕士点、博士后工作站,心理学硕士点。同时还是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学教学研究与实践基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每年举办全国精神科医师、护理进修班和研修班等继续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精神科医疗、护理骨干。作为WHO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之一,自2009年起,中心成为
上海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中心也是
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等学术组织的挂靠单位。
科研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3月,设有药物依赖、生化、遗传、神经电生理、脑电影像、心理测量、临床流行病学、儿少行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司法精神医学、精神护理、危机干预等14个研究室,主要从事精神医学的临床应用研究。医院拥有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以及老年精神医学、预防精神医学等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而且是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等机构的挂靠单位。作为WHO精神卫生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之一,与世界各国的精神医学界进行着广泛的学术交流及科研合作。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1个市级重点学科,5个院校级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
市级重点学科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临床精神病学学科于2008年4月被评定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学科经过五年的建设周期(2008-2012)着重从
心境障碍的临床规范化诊疗模式研究、精神药理学方向的研究、精神疾病脑电影像与电生理研究几个方向进行拓展,同时逐步完善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院校级重点学科
生物精神病学
学科的载体是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所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导思想,在中国展开Alzheimer病遗传学病因的研究,生化室成立以来开展了5-HIAA的生化检验,同时展开了尿中氨基酸纸上色谱分析。研究所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863等课题的研究,于2008年列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级重点学科。
临床心理学
开展了
强迫症发病机制研究、分离性身份障碍和幼年虐待及Schneider一级症状之间关系研究,心理咨询师标准化培训与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疗效评估等系列研究;翻译和引进了大量的精神科专业书籍,在中国最早开展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发育性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遗传、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康复等研究。同时,该研究方向建成中国心理治疗培训项目最全、师资最雄厚、培训规模最大的培训基地,2001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项目48项,心理咨询师培训班10期。该研究方向于2008年列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级重点学科。
临床精神病学
是中国重要的精神卫生临床基地之一,该学科每年门急诊量达32万人次以上、年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次。该中心建院70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精神疾病临床诊疗水平的开拓与提高,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医疗水平的专科和亚专科建设。经过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中心的临床精神病学学科已经成为中国精神病与精神病学领域中实力与特色兼备的学科,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影响力,于2008年列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级重点学科。
公共卫生与精神病学
是最早设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并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机构之一,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中国影响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包括获得“
上海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的长达10年随访的“Alzheimer病发病率、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的系列研究”。在社区服务模式研究方面,率先建立上海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市-区/-街道/乡村的行政和专业并行的三级防治网络”,被WHO称为“上海模式”,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
一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预防
精神医学研究团队被确定为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2008年被列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级重点学科。
成瘾与司法精神病学
是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司法鉴定的量化评估、暴力行为预测和干预、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精神卫生相关规范与立法等研究,并在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心理渴求、复吸预防、手术治疗、心理社会康复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
临床试验机构
遗传研究室
该研究室于1965年创建,是中国精神科领域最早进行遗传研究的机构之一。早期主要从事精神疾病的细胞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转移到精神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及部分兄弟单位提供了遗传学研究的平台,广泛开展了
精神分裂症、儿童
孤独症、儿童多动症、情感障碍、
强迫症等各类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在中国外核心刊物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拥有实时定量PCR仪,
脱氧核糖核酸测序仪,DNA合成仪,凝胶成像系统等设备。
危机干预研究室
2010年初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危机干预研究室正式成立,聘请
费立鹏教授作为危机干预研究室主任。该研究室的工作范围不仅仅是危机干预,作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神医学研究方法协作组主任委员的费立鹏教授希望通过研究室这个平台,提高中国青年学者的科研水平。危机干预研究室申请并获批准的中国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级课题。
生化药理研究室
生化药理研究室成立于1959年,1997年8月份改名为生化药理研究室。
任主任李春波,医学博士,教授,生化研究室主任。Cochrane Schizophrenia Group编辑,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Health Information and Libraries Journal和International Journalof Nursing Studies等SCI杂志审稿人。担任几种中文专业核心期刊编委。主持和作为主要人员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和英国
联合利华公司研究与发展基金等,作为学术骨干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973)等。在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计划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擅长数据综合分析、大型科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荣获多项科研奖励,发表论文百余篇。
脑电磁影像眼动研究室
该研究室成立于2005年,开展了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等),
磁共振检查,跨颅磁刺激,眼动检测等。科室有医师5人,研究人员6人。配备的大型现代化仪器有:
德国BrainProduct公司的64导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记录和分析系统:电极帽BrainCap;放大器BrainAmpDC;记录BrainVisionRecorder;分析,Analyzer2.0和EEGlab;用于系列事件相关电位检测和分析;
西门子股份公司3T磁共振扫描仪(型号,Verio):用于头部sMRI、脑功能静息态等扫描;
丹麦Dantec公司生产的MagproX100型重复经颅磁刺激器,线圈型号为MCF125饼形液冷磁头,可用于抑郁症,顽固性幻听等的临床治疗及科研;
加拿大产加拿大Eyelink眼动追踪系统和
眼动仪,包括EyelinkDesktop桌面式眼动追踪系统、ExperimentBuilder—可视化实验设计软件、DataViewer—数据分析软件等眼动程序开发、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等用于各类精神障碍患者眼球活动轨迹的检测和分析。该科室除了承担医院常规临床诊疗任务外,还同时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十余项。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
该研究室是全国最早设立专门研究室开展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和调查工具研究的机构之一,是全国量表协作组的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之一。从拥有全国精神科学界的第一台电脑开始,开展了一系列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精神疾病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包括获得
上海市科技进步
二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
三等奖的长达10年随访的《Alzheimer病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和相关因素的系列研究》,该研究的抽样方法被用于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的参考范例。该研究室隶属于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承担着全市精神疾病监测、预防与控制、教育和培训、管理和督导的重任。
护理研究室
该研究室成立于1988年7月,主任由曹新妹担任(主任
护师、心理咨询师,任
上海市护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卫生专委会主任委员、交大医学院护理研究室副主任、《
中华护理杂志》编委、《
上海护理》杂志常务编委、《
上海精神医学》编委、《现代护理杂志》编委);成员共7名(其中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2名,
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学历均为本科;4名获得国家Ⅱ级心理咨询师资质),成员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神经电生理室
该研究室于1978年组建的神经电生理室,是中国精神科第一个开展脑诱发电位的实验室。
该研究室于中国及国际发表论文、综述、讲座345篇,其中中华系列及大学学报上139篇,英文33篇;被SCI收录19篇,1996-2000年中华精神科杂志刊载论著数该室排名第一,中文图书引文排名第五。2009年《
中华精神科杂志》统计该室为高贡献作者。著作有《脑诱发电位论集》、《脑诱发电位学》、《白痴学者》、《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等,参编有
沈渔邨院士主编《精神病学》、《中国现代神经精神病学发展概况》、《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器质性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实用英汉/汉英精神医学简明词典》、《现代痴呆学》、《儿童精神医学》等27部。获奖有国家卫生部1项和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2等奖2项,3等奖3项),上海市首届青年科技博览会银奖1项、
上海医学科技奖1项、上海市医务职工科技创新能手1项及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
银蛇奖。
多年来,该研究室培养硕士、博士生、
硕博连读21名,同时接受中国各地神经电生理进修生、研修生41名。此外,该研究室8种脑电生理临床检查纳入新版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
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所属的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3月,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主导思想,从临床应用出发,加强精神疾病的临床诊断、精神
药理学学、高发家系遗传学、脑诱发电位、各种临床心理测验、精神科评定量表和定式检查、各种心理治疗、推广
计算机在中心管理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等,下设有药理生化、遗传、神经电生理、脑电影像、心理测量、临床流行病学、儿少行为、
中西医结合、司法
精神医学、精神康复医学等14个研究室,主要从事精神医学的临床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级、卫生部、市科委、市卫生局科研成果奖共23项
杂志期刊
《上海精神医学》
是中国第一本精神科杂志。面向中国外精神卫生工作者和心理卫生工作者,主要栏目有:综述、论著、meta分析、论坛(来自中国外同行的评论)、病例报告及特色栏目“精神病学统计方法”。其中,meta分析并非仅仅依靠于国外发表的科研论著,而是综合了中国、外文献研究结果得到的。而“精神病学统计方法”栏目则由就职于海外的资深中国统计学专家负责撰稿。
《General Psychiatry》
General Psychiatry 创刊于1959年,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编辑部主办,作为中国第一本精神病学专业的
学术期刊,是中国精神科领域唯一的全英文杂志General Psychiatry 主要发表精神病学相关的原创性论文、病例报告、系统综述等,也辟有专栏刊登研究方法和专家论坛。于2019年,被
汤森路透正式收录于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数据库,证实了General Psychiatry 的权威性。
《心理学通讯》
《心理学通讯》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于2017年12月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刊。2018年6月将正式出版创刊号,季刊,一年4期。《心理学通讯》宗旨为刊载心理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等,促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临床心理、认知科学与脑科学的学术交流与发展。研究类型包括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体现应用心理学和人文特色。
声誉与排名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该院综合排名位居全国90位,专科精神医学排名位居全国第2位。
院内专家
赵敏
医学博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院长、副书记、纪委书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副主任、上海市领军人才及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精神科学科带头人。任联合国**与犯罪办公室科学家联盟专家组成员、
中国医院管理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及药物依赖学组组长、上海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等。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HO、美国NIH项目等10多个国家级与国际合作项目。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100余篇),主编专著6部,参编40余部,获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擅长领域:焦虑、抑郁、成瘾行为、冲动攻击等领域的诊治。
王祖承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任职卫生部麻醉品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行为医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酒中毒医学会会员、《
上海精神医学》主编、《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四川精神卫生》和《中国新药与临床》编委。
擅长领域: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心理治疗。
肖世富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精神科特需门诊的专家。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兼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
阿尔兹海默症诊治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药审中心评审专家,卫生部医学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临床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同时担任多本中外专业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
擅长领域:老年精神类疾病、阿尔兹海默症。
谢斌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
主任医师、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卫生系统劳动模范。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理事兼精神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抑郁障碍等的诊断与治疗,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仇剑崟
主任医师,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委员,上海市行为医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妇女精神医学学组委员,美国团体治疗协会会员。
擅长领域:青少年和成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各类
神经官能症、
性格障碍以及精神疾病、女性情绪障碍。
资质认定
1997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被评为
三级甲等医院。
参考资料
就医指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17
心境障碍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30
科研成果.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30
学院简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06-17
重点学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30
遗传研究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17
学术期刊.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官网.2023-05-30
专家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17
专家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17
专家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17
专家介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