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政村隶属于
彝良县洛泽河镇,地处镇西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镇道路为煤灰路,交通方便,距县26公里。东邻本镇
洛泽河村,南邻本镇仓盈村,西邻本镇
毛坪村黄木块自然村和龙潭村,北邻本镇毛坪村。辖李家院、干田、青树林等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810户,有乡村人口3623人,其中农业人口3623人,劳动力2619人,其中从事
第一产业人数1643人。
简介
全村国土面积18.94平方公里,海拔1303.3米,年平均气温20.7℃,年降水量5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
阳芋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5681.9亩,人均耕地1.58亩,林地16596.1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工资收入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681.9亩,人均耕地1.58亩,主要种植 玉米、洋芋等作物;拥有林地16596.1亩,主要种植
花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42.1亩;荒山荒地5083.4亩,其他面积1001.4亩。有煤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通路、通电、通话,不通有线电视、水部分通。全村有337户通自来水,有403户饮用井水,有6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有75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3%和52%);安装
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9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84户(分别占总数的36%和35%) 。
该村到镇已通煤灰路;进村道路为土、煤灰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3辆,摩托车9辆。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
太阳能农户3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无自然村通有线电视、电话。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41户居住
砖混结构住房;有37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83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162万元,占总收入的23.71%;畜牧业收入152 万元,占总收入的22.25%(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870头,
肉牛99头,
肉羊192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0.29%;第二、三产业收入350万元,占总收入的51.24%;工资性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0.44%。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工资收入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9人(占劳动力的4%),在省内务工94人,到省外务工35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62万元,占总收入的23.71%。该村目前正在发展
花椒特色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810户,共乡村人口3623人,其中男性1820人,女性1803人。其中农业人口3623人,劳动力 2619人。该村以
汉族2792人,少数民族831人,其中
苗族807人
彝族彝族24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3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106户,占农户总数的13%。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
建筑面积2965平方米,拥有教师23人,距离镇中学2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38人,其中小学生488人,中学生150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0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00亩。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有
固定资产1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级债权债务、收入支出、基础性建设工程筹资投工投劳开支等。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4个,下设7个
党小组,共有党员46 人,少数民族党员9人,其中男党员38人、女党员8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25人。
人文地理
发路行政村坐落在
洛泽河西岸,山势巨大,人们背山而居,居住地段属
断层山脉,地质构造极不稳定,
地质灾害频繁。这里有丰富的煤、铅、锌等矿产资源,煤素有天然“乌金”之称。
发路行政村聚居着汉、苗、
彝族。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经济文化水平相当落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薄弱。
发路行政村
苗族同胞们聚居比较集中,他们一般通苗、
汉语言,大多能歌善舞,热爱生活,每年他们都会涌向本镇簸迤或奎香乡赶
花山节,从而更加密切本县苗族同胞们的关系,始终保持着苗家人那份朴素的凝聚力。
新农村建设
2008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1、大多数自然村未通公路;2、人居环境差;3、多数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4、偏远的村民小组用电困难;5、学校教育设施不完善,许多学生上学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1、发展特色产业中的核桃种植面积50亩,增加
花椒种植面积200亩;2、争取资金解决基础设施等问题;3、发展养殖业中的猪200头、牛100头、羊500只;3、转移剩余劳动力200人以上;力争在“十一五”未人均收入由2008年的1050元增加到14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