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龙碑遗址
湖北襄阳市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雕龙碑遗址,全称“雕龙碑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位于襄阳市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因遗址附近曾竖一座飞龙的石碑,故名“雕龙碑遗址。 ”
遗址简介
枣阳雕龙碑遗址位于枣阳市区东北地区约27.5公里鹿头镇武庄村沙、黄两河交汇之处的台地上。东连桐柏山余脉,西望平川,南靠鹿头镇,北与河南省唐河、桐柏两县毗邻,遗址面积4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达3米。
现存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距今约6200年,是中原地区长江与黄河流域交会地带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氏族聚落遗址。1990年至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发掘。
雕龙碑遗址地处中国古代南北文化的接壤地带,它是长江流域发现的最重要的一处软陶泥遗址,其光彩可与北方的仰韶文化和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相媲美,可以说它汇聚了南北文化的精华,独具地方特色。其文化特色既具有地方特点,又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因而带有很强的独特性。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情况
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试掘,而后四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形式或不同用途的房址、窑穴(或灰坑),以及成人土坑墓、婴儿瓮棺葬等重要的遗迹(发现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基址15座,不同形状、不同性质的窖穴50座,成人墓葬132座,婴儿瓮棺葬57座),出土斧、、凿、铲、、犁、镰、等石质生产工具,碗、钵、盘、壶、瓶、缸、瓮、鼎等生活用具及装饰品约4000余件,经碳十四测定绝对年代距今5000至6000年。是一处典型的、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遗址出土石器有锛、斧、凿、铲、纺轮等。骨器有锥、镞等。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黑陶次之和少量泥质灰陶;纹饰有弦纹、刻划纹、绳纹、篮纹及镂孔、彩绘;器形有鼎、罐、盆、钵、豆、盘、杯、碗、瓮及器盖、器座等。
据雕龙碑文物管理处主任鲍明长介绍,雕龙碑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实物证据揭开了中原地区原始社会炎帝神农时代曾有过的辉煌。“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情景,在雕龙碑遗址中得到印证。
雕龙碑遗址1984年列为襄阳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归属
由于该遗址地处古代南北文化接壤地带,南北同时代的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及融合的结果,产生出一些不同于其他新石器时代的因素,如水旱农作物品种,类似日本和南朝鲜民间“推拉式”屋门的房屋建筑,与现今农村耕地用的铁犁极为相似的石犁铧,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婴儿瓮棺葬和氏族成员墓地等,构成含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中游和江汉平原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特征的独具特色的雕龙碑类型文化。
根据发掘对邻近地区考古调查研究确认,雕龙碑遗址一、二、三期之间有着继承发展关系,其中前两期特别是二期,与仰韶文化、大溪文化有着文化交往、融合并有发展关系。而三期已构成独特新颖的文化类型。故发掘者将其命名为雕龙碑文化。它与仰韶文化晚期仍保持着文化交往关系。与屈家岭文化有着渊源的关系。至少可以说三期是屈家岭文化的源头。总而言之,遗址有三个时期的堆积,分属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既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又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
遗址意义
主持枣阳市雕龙碑遗址考古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杰研究员称,雕龙碑遗址应是炎帝氏族的都邑。王杰专门撰写了论文《探寻炎帝氏族的足迹——从雕龙碑考古发现探讨炎帝都邑问题》。文中说,雕龙碑遗址具有产生炎帝氏族都邑的特征条件。而已发掘出土的遗迹遗物等实物资料,与传说中的炎帝氏族文化大多相符。
雕龙碑遗址发掘出土的不少器物是同时代其他遗址所没有的,尤其是一幢类似现代单元房并配有推拉门式的房屋基址,在我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古遗址中也属罕见。据专家考证,雕龙碑遗址距今为6000多年,是一处内涵丰富,保存完整的原始氏族聚落遗址,它地处古代南北文化的接壤地带。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可同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相媲美。人们参观这远古祖先生息的遗址,不仅可以了解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发思古之幽情,而且产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开放时间
10元/人
9:00至17:00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遗址简介
发掘情况
文化归属
遗址意义
开放时间
参考资料